郭揚帆:HIS系統上線寶典|重整臨掛,報表對數
HIS系統上線期間,為快速解決問題,有很多需要臨時應急處理的地方,例如:寫死某些條件、增加觸發器、修改存儲過程、新增外掛程序等等。在系統上線穩定之后,需要進行梳理,以免影響系統性能或導致其他問題發生。
項目經理要時刻謹記有哪些臨時性的處理,還沒有正式進入編隊,能用程序實現的,不要用存儲過程;能用存儲過程實現的,盡量不用觸發器;外掛的程序要整合進主程序,能用界面維護的,不用進數據庫去修改。同時要具備很強的抽象整合能力,即能夠把各種不同條件下的子功能,整合成能自由適配的統一功能,這十分考驗總工、架構師和開發經理的能力。例如:出院費用結算功能,在欠費的狀況下,存在不同的結算需求:按住院先后科室結算?按財務分類的藥品、耗材、手術、檢驗、檢查、治療等先后順序結算?按押金所在科室繳納結算?還有最后某一項收費細目湊足押金后,存在部分未結,程序如何處理?可能還有更奇葩的結算需求,每家HIS公司處理的方案可能不盡相同,如果按照每一個條件分別滿足的話,程序就會做得很復雜,對應的參數設置也比較多。如果所有的收費細目由收費員自由選擇是否結算,用任意一筆押金來結算,最后一條收費細目回補一條未結金額記錄,那么基本上可以解決上述所有的問題。
很多時候我們都講每家HIS公司的產品相差不大,因為完成的基本功能都是相同的,看到的界面也大致相同,但內在的處理機制往往只有在真正使用時,才有深入地了解,此時改變產品底層架構可能是致命的需求,公司方往往也不愿意甚至不敢去改變。再例如:基礎字典數據結構,主鍵的選擇尤為重要,盡量不要把具有現實意義的編碼設為主鍵,不然后面就無法復用,如員工工號;另外如果沒有建檔時間和撤檔時間,同時也沒有將當時的數據名稱真實記錄保存,在后期查詢統計時也會導致不正確。
其實,每家HIS的差別還是很大的,早期北方的HIS公司與南方的HIS公司差別就很大:以眾邦和軍惠為代表的,在產品底層結構上相當完整強健;以巨龍、慧通、安易為代表的,在軟件易用性上比較好,其最明顯的區別在于醫囑和費用是分離的。而上海衛寧和重慶中聯的HIS走同一版本的商品化道路,在可配置化的程度上相當優秀,其最明顯的區別在于公司維護成本較低但醫院客戶升級較為困難。隨著各大HIS公司在全國拓展市場,也兼容并蓄其他HIS產品的優點,再入行的HIS公司基本上也是借鑒各大HIS公司的產品架構,現在趨同化的確存在。但無論開發工具如何發展,公司做好一套HIS仍然是十分艱難的事情,例如有些在電子病歷系統研發上很強大的公司,做一體化HIS的應用效果并不是很好。
回到重整臨掛。我們需要考慮完整性,不能丟失以前的功能,這是常犯的錯誤;需要考慮易用性,盡量不要改變原有的功能位置和操作界面,實在有改動,做好操作說明文檔,做好培訓;需要考慮風險因素,如接口可能需要重新設計、規則條件是否完善、極值處理和容錯性設計等等。
重整臨掛一般在上線穩定后來做,不只是從過往的需求修改上進行梳理。一是做專項梳理,例如:醫保相關的接口、算法,很值得去認真重整。二是從流程上進行梳理,例如:優化門診就醫流程,減少一些重復性的錄入工作,去掉一些不必要的環節。三是從反復出現錯誤和卡頓的地方梳理,優化接口方式,優化算法等等,例如:處方保存和提交會帶來大量的運算,極其影響速度,后臺附加的任務需要合理分配。這不是一次性工作,隨著不斷有新需求修改,這是一項長期要去做的工作,只是在上線穩定后,優先要去做這件事情。
報表對數,除了收費日報和病房日報、一日清單等每天都要去做的報表以外,其他報表一般都可以稍晚一些處理。HIS上線初期,新舊系統有交叉的情況,報表數據相對不準確,我們一般核對完整切換以后整月的報表是否準確,在核對報表的過程中,也會發現之前的功能存在的錯漏,及時進行修正。報表準確也是驗收的必要條件,這個工作量也相當大,常規三甲醫院都有500張以上的報表,并且每月都有新的報表需求。
報表太多也會影響HIS的性能,我們早期設計的報表,數據源都是在生產庫,出現過病人高峰期因為報表查詢導致嚴重卡頓的事件,一般是查詢的時間段跨度太長或關聯多張主表的報表。后面我們建立了運營數據庫,大量數據分析報表都遷移到此庫,另外又建立了一個鏡像庫,完全獨立于生產服務器和存儲,數據差異就幾秒的時差,然后把HIS自帶的報表、我院自主開發的報表管理系統、數據源全部定位到鏡像庫,就徹底解決了因為報表查詢導致生產庫卡頓的問題。
重整臨掛,報表對數,是HIS上線后最重要的工作內容,此時需要細致認真,有條不紊逐個去完善,沒有捷徑只有踏踏實實、反復驗證,才能做好此階段的工作。
作者簡介
郭揚帆,軟件工程碩士,高級工程師,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信息科主任。廣東省首席信息官協會醫療分會副會長,廣東省衛生經濟學會信息分會專家,廣東省醫療信息安全專業委員會副主委,順德醫學會醫學信息學分會主委等。主編著作二部《醫療衛生信息化項目管理實務》、《醫院網絡安全建設指引》,擔任多部著作編委。1997年從事醫院信息化工作,先后經歷過多次甲方、乙方角色換位,積累了豐富的項目管理經驗。
上一篇: 黃昊:電子病歷的臨床思維初探
下一篇: 基于MDT診療模式的基層醫院幫扶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