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大同市構建三省教學協作醫聯體,積極探索醫聯體服務多點突破【CHIMA2018案例分享】
發布時間:2018-06-30
CHIMA 2018 醫院互聯網應用典型案例推薦
案例提交:大同市構建三省教學協作醫聯體,積極探索醫聯體服務多點突破
推薦單位:心醫國際
案例名稱:大同市構建三省教學協作醫聯體,積極探索醫聯體服務多點突破
- 案例概要
- 服務對象含及覆蓋范圍
- 服務內容
- 關鍵技術
一是共享優質醫療資源。大同市第三人民醫院的手術室在周六、日對醫聯體內的縣級醫院開放,下級醫院收治的病人可以用上級醫院優質的醫療設備進行手術,由后者提供技術支撐。優質醫療資源的共享,讓基層醫療機構提供的服務基本實現與大醫院“同質化”。
二是實現信息互認互通。通過多級診療協同平臺的信息互通服務,開展“同級檢驗檢查結果互認”,積極發揮遠程會診中心作用,不僅可以請上級醫院會診疑難病癥,而且和下級醫院簽訂遠程會診轉診協議,搭建分級診療模式,解決雙向轉診問題。
- 成果分享
二是強學科、重幫扶,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大同市區域醫聯體30家醫院每周積極開展包含神內、心內、護理、兒科、婦科等學科在內的多維度遠程醫學教育培訓。得益于心醫提供的基于醫聯體互動需求的定制化服務,讓學科建設互動有效,促使基層診療能力及地區醫療技術服務水平得到整體有效提升,實現區域醫療協同發展。大同三院有效利用遠程會診、遠程教育、遠程病例討論、遠程講座和討論等多種形式對基層實現幫扶,截止2018年5月,該醫聯體已面向晉冀蒙三省開展會診720次,并培訓超過4000位基層醫生。
- 經驗教訓
一是中心醫院:建設運營并舉,遠程醫療帶動醫聯體發展。2016年6月,大同市醫聯體遠程醫學中心正式啟動。大同市第三人民醫院作為醫聯體平臺中心醫院,搭建多級醫療協作平臺,協同北京、上海近50家國家級醫院,將遠程醫療與分級診療制度相結合,帶動整個醫聯體單位發展。同時,在明確協同方向和機制的前提下,將系統建設、運營等工作托付給心醫國際這樣的專業第三方機構運作,通過合理的架構和協同,讓醫聯體不僅建起來,而且動起來。遠程醫聯體服務包括重點專科對口扶持、綠色通道、遠程會診、業務指導、慢病團隊管理及績效考核評估等內容,使上端醫院、下端醫院、醫生、患者四方聯動,在解決基層群眾難以享受醫療資源問題的同時,實現對基層醫院的幫扶,提高基層醫院整體醫療水平,促進醫療資源均衡化。
二是基層醫院:循序漸進做好實施。醫聯體涉及上下級醫院,上級醫院的統籌設計固然重要,下級醫院的實施跟進同樣不可或缺。大同市第三人民醫院積極與醫聯體內基層醫院展開有效溝通,有效推進遠程醫療工作落實。以大同縣人民醫院為例,基層醫務人員年齡結構較大,不太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所以從一開始就從轉變員工的思維意識做起,加強培訓,“大會小會各種會反復講”,而“院長轉變思維方式尤其重要”;第二,為遠程醫療業務配置專人、專機、專房;第三,循序漸進,開始階段每科每月選擇兩例出院病人進行遠程病例討論,以熟悉流程和操作,逐步過渡到在院病人;第四,建立激勵機制,獎勵積極運用遠程技術手段服務患者的科室人員。
- 下一步發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