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上海市兒童醫院:“互聯網+”兒童醫療健康服務系統【CHIMA2018案例分享】
一、概要
上海市兒童醫院是一所集醫療、保健、教學、科研、康復于一體的三級甲等兒童醫院,前身是由我國著名兒科專家富文壽及現代兒童營養學創始人蘇祖斐等前輩于1937年創辦的上海難童醫院,1953年更名為上海市兒童醫院,是我國第一家兒童專科醫院。2003年成為上海交通大學附屬兒童醫院。
經過四年多的研究和實踐探索,上海市兒童醫院基于兒童就醫需求和醫療改革需求,結合“互聯網+”技術特點,提出并構建了“互聯網+”兒童醫療健康服務系統。該系統基于云平臺與移動互聯網設計,包括三個核心組成部分:一是以優化就醫流程緩解就醫難、提高服務可及性為目標的微信全流程就醫服務平臺,二是以增強醫患互動、提高健康醫療知識可及性為目標、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兒童健康教育服務平臺,三是以增強精準就醫、促進分級診療合理就醫、提高優質醫療資源可及性為目標的兒聯體分診與會診平臺。通過微信、家長學校、智能床旁、兒聯體、互聯網醫院的實踐,突破了信息交換壁壘和時間地域限制,創新了組織形式、服務流程、運行模式和技術業務,形成了一種全流程、線上線下、醫患互動、區域聯合、協調統一的兒童健康服務模式。上海市兒童醫院因在“互聯網+”兒童健康服務及醫院信息化工作方面取得的成效,獲得中國醫院協會2017年醫院科技創新獎二等獎,微信曾獲得全國醫院微信服務號第一、全國專科醫院微信公眾號第一、全國優秀政務微信公眾號,獲得2017年度上海十大健康微信公眾號。
二、 微信全流程就醫服務
上海市兒童醫院于2014年4月8日開通了醫療服務平臺(智能手機微信就醫導航系統),率先實現了微信在線掛號、在家候診,縮短了在院候診時間,同時也實現了專家預約、自助收費、在線候診、報告查詢、藥師在線、三維導診等全方位的信息化服務。
上海市兒童醫院微信公眾平臺有兩種形式:為用戶推送消息的上海兒童醫院健康科普(ID:shchildrenhealth)以及具有自定義回復功能的上海市兒童醫院微信服務號(ID:shchildren)。微信服務號通過“陽陽服務”“科室矩陣”“個人中心”三大板塊,為患者展示便捷的服務功能,極大地改善了到醫院排隊掛號付費的傳統就醫流程。微信公眾服務號得到了眾多患兒家長的關注與應用,截至2017年底,微信粉絲達到64萬。
三、 O2O兒童健康教育服務
微信醫療服務的發展,也推動了傳統健康教育模式的轉變。O2O(Online To Offline,線上到線下)的健康教育服務模式充分結合與發揮了傳統與新興媒體的優勢,讓兒童健康知識的科普,在維持科學性的基礎上,針對不同群體的需求開展精準科普,提高了健康的有效性。“
上海市兒童醫院家長學校”是利用O2O模式開展兒童健康教育的扎實實踐。依托醫院優質的專家資源和互聯網醫療服務多年的發展與積累,在線上,通過醫院官方微信、微博等媒體平臺,對家長咨詢最多、關注最多的話題進行征詢、并分類匯總,緊密貼合家長的迫切需求,同時結合國際、國內健康日主題活動,以及季節性疾病健康宣教的要求等,設置線下課程框架,課程內容涵蓋兒童疾病的專題講解、健康問題熱點和解讀、育兒知識與技能傳播等家長關心的各方各面。回到線上,醫院整理講課內容,以圖文和視頻形式經由醫院官方微信、微博等媒體平臺或組合發布,進行二次傳播、滿足不能來線下參加健康講座的需求。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家長學校”自2014年開辦以來,現已累計舉辦199場,線下直接受益家長近15000人次,間接受益達數萬人次。
四、 醫護患一體化互動服務系統(智能床旁)
上海市兒童醫院在醫患共同參與型關系模式基礎上,根據國內醫患關系現狀和兒童就醫大環境,充分利用移動通信、互聯網等現代化信息技術,建設并實踐一套醫護患一體化關系互動模型和系統(智能床旁系統)。它是基于移動互聯網技術,以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為載體,整合院內外信息資源,為醫患提供一體化、智能化互動平臺,真正實現“病人參與式管理”。
目前系統主要為患者提供兩類服務:①是連接醫院信息系統,為患者提供診療計劃、護理計劃、醫囑查詢、一日清查詢、檢查和手術處理說明、床前呼叫等醫護服務;②是滿足病人在日常住院的需要,提供訂餐、影視樂園等人性化服務。醫護人員也能借助系統了解病區患兒的病史、報告,制定治療計劃,并通過醫療系統實現日查房和患兒病情跟蹤。智能床旁系統的應用,患者滿意度高達95%,APP平均每年下載安裝量2.8萬次,實名注冊用戶6000例。
五、上海兒童醫療聯合體互聯網平臺
為切實解決目前存在的兒科就醫難問題,推進分級診療制度改革,上海市兒童醫院于2012年11月建立了滬上首家兒科聯合團隊——上海兒童醫院普陀兒科聯合團隊,現已覆蓋上海中西部5區33家各級醫療機構。醫聯體依托“上海兒童互聯網醫院”的建設,圍繞醫療資源整合、醫療信息共享、患者注冊管理及兒科人才培養四個方面,著力打造遠程醫療中心、醫療協作中心、健康數據中心和人才培訓中心。每年完成查房1100余例,疑難病例會診140余例,培訓兒科醫務人員80余人,自2016年上線至今,已為來自江蘇、浙江、湖北等31個地區的近10000名患者提供了在線預檢,并為4500余名患者提供了精準預約。
1. 遠程醫療中心
以上海兒童互聯網醫院為平臺,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通過遠程視頻開展面向醫院與醫院之間的遠程聯合門診、遠程聯合查房、遠程會診和遠程影像診斷等多種遠程醫療服務。
2. 醫療協作中心
實現雙向轉診服務,通過互聯網醫院的醫生協同平臺,醫生之間可實現轉診協作業務服務,為患者建立門診轉診和住院轉診的綠色通道。實現檢驗檢查預約,醫院向所有協作醫院開放共享檢查設備資源,各協作醫院可在線幫助患者預約醫技檢查項目,患者按時來院繳費檢查,檢查完畢報告返回給申請醫生和患者,實現檢查報告和醫學影像的共享和互認。
3. 健康數據中心
以新生兒為起點、患兒就診和保健為節點、注冊管理和危重轉運為切入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區級醫院與兒童醫院探索建立互聯互通的兒童健康三級管理網絡平臺,從而建設兒童醫療聯合體互聯、互用的共享健康數據中心,即兒童電子健康檔案庫,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健康大數據的有效利用,助力構建兒科醫療聯合團隊醫療和科研協作體系。
4.人才培訓中心
兒聯體內部搭建了基于遠程教學和遠程考核的人才管理平臺,由各專科專家團隊為醫療聯合體內各級醫療機構的醫生、護士等開展在線醫學教學和考核,提高基層醫療機構的診療水平,促進醫療服務的同質化。
六、上海兒童互聯網醫院
上海兒童互聯網醫院的建設,在兒科醫療資源供需矛盾突出的大背景下,依托互聯網技術,一方面,面向患者搭建線上服務平臺,與線下醫療有效銜接,另一方面,以上海市兒童醫院為主導,以兒聯體、協作醫院為建設核心,向基層醫院延伸,構建分級診療體系。致力于打造“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醫療模式、“互聯互通、資源下沉”的區域平臺,上海兒童互聯網醫院具有五大功能。
1. 網上預檢、精準預約 全天候在線為患者提供預檢服務。預檢護士根據預檢信息分診后,將患者精確導流給相應的專家團隊及醫生,患者可及時預約就診或與專家進行視頻問診,提高就診效率。
2. 視頻問診 身處不同地域的患者足不出戶即能零距離與專家互動,享受同質化醫療服務。患者與專家可通過視頻問診形式“面對面”交流,咨詢檢查檢驗報告、獲取用藥指導、開展慢病隨訪、開展日常健康咨詢和疾病預防等。
3 .團隊診療 組織兒童醫院醫生組團上線,打造知名專家和基層醫生“組團式”服務模式。即建立以知名專家為核心,主治醫師和住院醫師共同參與的專家團隊,并配備團隊秘書,在團隊內實施分級診療,使真正需要專家診治的患者能及時得到專家的診治,更有效的利用有限的專家資源。
4.聯合門診 通過在線會診平臺幫助基層醫生和同學科專家形成協同團隊聯合為患者進行診療。
5.遠程會診、雙向轉診 通過遠程音視頻、臨床數據共享,在兒童醫院專家、下級醫院醫生、患者共同參與下開展常規的遠程診間會診、住院查房會診、非醫療機構會診等多種形式的遠程會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