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四川省崇州市衛計局:“健康崇州”便民醫療服務應用【CHIMA 2018 案例分享】
CHIMA 2018 醫院互聯網應用典型案例推薦
案例提交:四川省崇州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局
智慧城市是一個宏大的概念,內涵豐富,包括智慧政務、智慧交通、智慧電網等等。在2013年,崇州就已經進入了國家第二批智慧城市試點名單,而智慧醫療,正是崇州入選國家智慧城市試點之后,首個推行的民生類智慧城市項目。自國家“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大健康概念后,人們對診療保健的需求也開始發生了質的變化,從被動、應對性的就醫診療,逐漸轉向主動、常態性的預防保健。同時,隨著不斷涌現的移動醫療APP、醫藥電商、互聯網醫院,信息化、智能化的醫療事業逐漸成為大勢所趨。
2017年,崇州市衛計主管部門采用醫療資源加優質社會資本的建設模式,依托市民卡卡管平臺、區域人口健康信息平臺、“健康崇州”智慧醫療平臺,建設智慧醫療多功能便民應用,讓市民看病就醫更加便捷。
一、“健康崇州”微信公眾號/APP
生活在互聯網時代,幾乎每個人的手機里都有不少于一個APP、微信公眾號。不少醫院也推出了屬于自己的APP、微信公眾號,可以實現預約掛號等功能,方便群眾就醫。
“健康崇州”APP(微信)服務平臺就是這樣一個區域性的智慧醫療功能集成平臺。不單屬于某一家醫院,而是一個區域性平臺,目前包括崇州3家市級醫院以及26家鄉鎮衛生院,還通過對接打通了區域外部分醫院的數據端口,比如四川省人民醫院、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等。按照項目的計劃,下一步還會將崇州市內的民營醫院也接入進來,同時也在與省外一些醫院接洽合作。該平臺讓市民足不出戶就能預約掛號多家醫院。
預約掛號,只是“健康崇州”具備的功能之一。在這個平臺上,就醫患者還可以實現網上支付、查詢過往就診記錄、處方等。除此之外它還有一個特別的功能:網上簽約家庭醫生。近年來,成都市一直在各區(市)縣推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但傳統的方式是家庭醫生主動上門簽約群眾,“傳統方式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到各個村(社區)進行紙質簽約,最后再進行電子輸入建檔,費時、費力、費資源。現在不一樣了,市民只要關注了這個微信公眾號,就可以直接選擇想要的家庭醫生團隊簽約以及簽約服務包。”目前崇州已經完成了近13萬人簽約,其中有2.3萬人是通過微信公眾號完成簽約的,這個數量還在不斷增加著。
截至目前,“健康崇州”APP(微信)服務平臺在同類平臺建設中處于領先水平, 2018年1月15日正式上線并推廣,截止2018年6月1日,關注應用人數已達4萬多人,掛號人次4萬多人次,即為醫院窗口減少了4萬多人次的繳費流量。網上支付近400萬元。今年,崇州將進一步完善“健康崇州”分時段掛號、體檢,排隊叫號、電子支付、個人健康檔案查詢、健康資訊、床位查詢、導航等便民應用,并全面進行宣傳和推廣。
目前項目實施機構已經為崇州部分醫院投放、調試智慧醫療多功能自助機,是該微信公眾號的線下版本,功能基本相同,目的是通過多種渠道,提供多種產品,滿足不同群眾的就醫需求。
二、多渠道拓展智慧醫療內涵
在崇州,市民體驗智慧醫療不僅僅只有一個便民應用(微信)服務平臺,崇州市正在通過多渠道拓展智慧醫療的內涵。在上級衛計行政主管部門看來,傳統的醫療方法已不能滿足群眾的醫療服務需求,探索建設遠程醫療為解決這一矛盾提供了一個選項。為此,崇州市衛計局在智慧醫療項目建設中,已將遠程醫療列入規劃一同實施。
目前依托崇州市人民醫院、婦幼保健院、中醫院完成遠程會診中心建設。其中崇州市人民醫院實現與26家衛生院遠程影像會診和閱片,共進行近400次遠程閱片。遠程心電已完成部署,現處于調試階段,計劃今年9月全面完成。婦幼保健院實現了遠程胎心監測,已進行300多例遠程監測應用,其移動護理、移動查房也完成應用建設。中醫院實現與羊馬衛生院遠程中醫會診試點,計劃今年開始擴面推廣。通過開展遠程醫療工作,讓基層群眾在家門口就可享受到上級醫院的服務,減少了群眾為此到上級醫院花費的時間、精力和路費等支出。
在崇州市人民醫院,智慧醫療項目不斷增加。今年崇州將完善“云影像”項目建設,創建省內“無膠片化”示范樣板。通過自助取片機,患者可以很方便地取片,同時引入電子膠片的概念,患者拍的片子,直接顯示在手機上,既節省成本,還更環保。
借力智慧醫療,崇州市還在推進“醫聯體”內分級診療建設應用,以信息化手段打通分級診療信息通道,突破分級診療推進瓶頸,構建“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診、上下聯動”的市、鄉、村三級醫療服務體系,形成區域“醫聯體”內龍頭醫院與基層衛生院“人通、物通、醫通”一體服務為主要內容的分級診療新格局,基本實現了“小病在基層、大病到醫院、疑難重癥到上級醫院、康復回基層”的目標。
三、健康崇州產業大數據
對于普通市民而言,智慧醫療是看得見的先進設備、體驗得到的服務理念。但對于推動者而言,“看得見、體驗得到”的背后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2018年初,成都慧康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的國有企業正式注冊成立。它的背后正是崇州探索智慧醫療的一個重要嘗試。
在崇州,智慧醫療項目作為深化醫改的一個必要組成部門,在崇州市委、市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按項目模式,以“1+N”建設方式一直向前推進。1指的是國有性質的成都慧康公司,N指的是各種社會優質資本和優質企業。慧康公司代表政府,與各種優質社會資源合作推進智慧醫療項目。
萬丈高樓平地起。對于崇州市智慧醫療這座“高樓”來說,“平地”就是基礎的數據收集,而數據收集的渠道,目前主要有兩種:市民卡管平臺、區域人口健康信息平臺。
截止2017年底,崇州已完成居民健康卡發放近五十萬人,發卡率覆蓋率為80%,基本已經實現發卡全覆蓋,走在了全成都各區(市)縣前列。群眾只需使用這張卡,就可以在崇州市內任何一家公立醫院就診,無需再辦理就診卡,并且可以通過卡查詢近5次就診信息,極大地方便了群眾,并為醫生提供了輔助診療幫助。未來,崇州還將推出虛擬卡,爭取讓群眾只需帶著手機,不帶卡片出門就可實現上述功能。通過區域人口健康信息平臺的構建,崇州在成都市率先按照國家區域衛生平臺四級標準建設,實現了市、鄉、村醫院醫療業務的互聯互通、數據共享。
在崇州的“智慧醫療”藍圖部署下,下一步的建設道路已經明確:以“1+N”模式,全面推進智慧醫療建設,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方便快捷的醫療衛生服務,群眾就診獲得感進一步增強,并初步形成“健康崇州”產業基礎。
四、下一步工作目標
目前的崇州智慧醫療產業已初具規模,根據崇州衛計相關部門的規劃,下一步將不斷拓展醫療大數據的應用,通過智慧醫療這個項目的不斷推進,借助市民卡管平臺以及區域人口健康信息平臺等,實現更多的應用服務,引進越來越多醫療健康類的優質企業落戶崇州,為崇州老百姓提供更好的健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