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將實現區內醫療信息資源共享
今年是自治區第六個“民生建設年”,我區將安排首批資金21267萬元用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信息系統建設,該項目也是首次被列入民生工程項目。項目建設總工期為1年,擬定為2016年5月完成建設,具體進度計劃將在可研批復后編制實施。
“今后去醫院看病,患者不用再帶厚重的檢查結果,醫生從區域衛生信息平臺,通過身份證明就可以獲取患者的病歷及各項檢查結果,患者也不必再為重復檢查而煩惱。”自治區衛生計生委衛生統計信息中心副主任郭洪衛介紹說,該項目將通過加強頂層設計,統一標準規范,建立一個統一的平臺,今后所有醫療機構就診、采購、財務等信息將在當日內上傳至這一平臺,實現健康檔案查詢、電子病歷查詢、檢查檢驗結果共享,初步形成縱向橫穿國家—自治區—各地(州、市)—縣(市、區)—鄉(鎮、村),橫向覆蓋主要醫療機構、基于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門診統籌管理的基層醫療衛生信息化體系基本架構。
“這就是‘死檔’變為‘活檔’,居民、醫務工作者、患者三方受益。”郭洪衛表示,該項目將通過打通衛生信息“高速公路”,不僅實現自治區—地(州、市)—縣(市、區)三級平臺數據的互聯互通,降低醫療費用,方便群眾就醫,同時,構建實時動態監測,疾病防控和醫療服務行為管理的服務模式,提高衛生服務和決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