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打響改善醫療服務三年行動 未來掛號10分鐘內搞定
發布時間:2015-03-11
“從提高補助到跨省結算,再到方便百姓就近就醫,政府工作報告總體圍繞解決‘看病貴、看病難’兩大問題來談。”5日,政府工作報告一出爐,四川省衛生計生委主任沈驥立即召開專題會議,針對報告中提到的醫療衛生相關領域工作進行了專題研究,并逐條分解到今年的各項工作中。關于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全面推進縣級公立醫院改革,沈驥說,2014年我省全面啟動實施所有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84個縣(市)被列為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第二批國家試點縣(市),可以說,四川的改革走在了全國的前列。
對于市民最關心的看病難問題,四川從今年起將打響改善醫療服務三年行動,未來,就醫感受將不斷改善,排隊取藥將不超過十分鐘。常規檢查不到半小時可出結果。
提高報銷比例農民看病費用 2/3由醫保“買單”
“看病難,看病貴”,一直是困擾城鄉居民的兩大難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城鄉居民政府補貼標準將從每人320元提升到380元。四川會堅決落實新的補貼標準,同時,將采取措施確保農民醫療支出中負擔比重持續降低。對于新農合參保對象,沈驥說,今年要將新農合門診報銷比例從去年的71.4%提升到72%、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要從去年的76.8%提升為77%、實際報銷比例要由63.2%提升為64%。“如果實現這個目標,今后農民在醫院看病,大概1/3是由自己出,剩余的2/3是由醫保基金來支付。”
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今年在四川已是第二年,沈驥表示,去年全省366所縣級公立醫院破除以藥補醫,全面取消藥品加成減收13.69億元,今年將通過醫療服務價格調整,政府補償方面,進一步落實藥品加成取消后的縣級醫院新的運轉機制的鞏固。“合理調整價格后,漲價部分將主要通過醫保基金來解決。”
推行分級診療八成基層醫療機構 實現門診即時結算
從地方兩會到全國兩會,如果問醫療領域最熱門的話題是什么?必然是分級診療。
“分級診療是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重要舉措。”沈驥說,我們建立這個制度就是最合理的使用各種醫療資源,使極為有限的優質資源能發揮最大效應。
為引導患者到基層就診,我省加大了醫保政策向基層傾斜的力度。按照2014年調整后的新農合報銷政策,患者在鄉鎮衛生院就醫,起付線為100元,補償比例達90%;縣級定點醫院起付線為200元,補償比例為82%;市級定點醫院起付線為500元,補償比例為 65%,逐級拉開差距。2015年將進一步提高縣以下醫療機構補償比例。
我省還規定,參合人員除急診外未履行轉院手續越級診治的,原則上不予報銷。以往,門診費用需要先墊付,后報銷,為了方便老百姓就近就醫,今年全省80%的縣(市、區)實現鄉鎮、縣級定點醫療機構門診就診費用即時結算。
“今年四川還會制訂縣級醫院醫療病種目錄,健全常見疾病轉診標準,優化醫療服務價格梯度引導患者就醫,使小病在基層,大病在縣醫院,疑難雜癥在城市大醫院就醫。”沈驥說。
改善“三長一短”到醫院取藥、掛號 未來不超過10分鐘
目前《四川省醫療機構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實施方案》已于近日下發,從今年起,四川將打響改善醫療服務三年行動。沈驥說,利用3年時間,努力做到讓人民群眾便捷就醫、安全就醫、有效就醫、明白就醫,醫療服務水平明顯提高。四川省大中型醫療機構普遍存在的掛號候診時間長、取藥檢查時間長、繳費報賬時間長、診療時間短等“三長一短”問題,將有明顯改善。
“我們要求,各級醫療機構繼續優化診療服務流程,在掛號、出入院辦理、取藥和檢查檢驗等人流集中區域,設轉診服務窗口,做到人員導醫與標示告示導醫的有機結合,提高窗口服務效率。”沈驥說,至2017年,掛號、劃價、收費、取藥等服務窗口等候時間都不超過10分鐘。大型設備檢查項目出具檢查結果時間不超過48小時,常規檢查項目出具結果不超過30分鐘,急診檢查隨到隨查隨出結果。
四川22家醫院對新農合對象實現異地就醫即時結算
四川是勞務輸出大省,根據四川省衛生計生委統計的數據,2014年四川省流動人口為1811萬人。其中,跨省流出人口1272萬人,這其中就包括達州大竹縣竹陽鎮的農民劉欣。
“出去打工,不怕苦不怕累,就怕在外地生病。”在北京務工已有五年之久的劉欣有著親身的體驗。去年在北京膽結石住院,手術后無法及時報銷,只能自己墊付。這對于月薪僅有2000元的劉欣來說,成為不可承受之重。務工人群流動性強,如何破新農合參保對象的跨地區結算問題?
沈驥說,2014年10月起,我省對新農合參保對象實現異地就醫即時結算。目前,省人民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省腫瘤醫院、成都軍區總醫院、省八一康復中心等22家省級定點醫院已實現省內異地就醫即時結算。
“跨省結算由國家來統籌,從技術條件來說,我省完全具備納入全國統一平臺的條件,一旦國家層面新農合信息平臺建設完畢,我們省將盡快接入。”沈驥說。這也意味著,未來,像劉欣一樣,一千多萬“務工川軍”可實現新農合跨省結算。
對于市民最關心的看病難問題,四川從今年起將打響改善醫療服務三年行動,未來,就醫感受將不斷改善,排隊取藥將不超過十分鐘。常規檢查不到半小時可出結果。
提高報銷比例農民看病費用 2/3由醫保“買單”
“看病難,看病貴”,一直是困擾城鄉居民的兩大難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城鄉居民政府補貼標準將從每人320元提升到380元。四川會堅決落實新的補貼標準,同時,將采取措施確保農民醫療支出中負擔比重持續降低。對于新農合參保對象,沈驥說,今年要將新農合門診報銷比例從去年的71.4%提升到72%、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要從去年的76.8%提升為77%、實際報銷比例要由63.2%提升為64%。“如果實現這個目標,今后農民在醫院看病,大概1/3是由自己出,剩余的2/3是由醫保基金來支付。”
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今年在四川已是第二年,沈驥表示,去年全省366所縣級公立醫院破除以藥補醫,全面取消藥品加成減收13.69億元,今年將通過醫療服務價格調整,政府補償方面,進一步落實藥品加成取消后的縣級醫院新的運轉機制的鞏固。“合理調整價格后,漲價部分將主要通過醫保基金來解決。”
推行分級診療八成基層醫療機構 實現門診即時結算
從地方兩會到全國兩會,如果問醫療領域最熱門的話題是什么?必然是分級診療。
“分級診療是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重要舉措。”沈驥說,我們建立這個制度就是最合理的使用各種醫療資源,使極為有限的優質資源能發揮最大效應。
為引導患者到基層就診,我省加大了醫保政策向基層傾斜的力度。按照2014年調整后的新農合報銷政策,患者在鄉鎮衛生院就醫,起付線為100元,補償比例達90%;縣級定點醫院起付線為200元,補償比例為82%;市級定點醫院起付線為500元,補償比例為 65%,逐級拉開差距。2015年將進一步提高縣以下醫療機構補償比例。
我省還規定,參合人員除急診外未履行轉院手續越級診治的,原則上不予報銷。以往,門診費用需要先墊付,后報銷,為了方便老百姓就近就醫,今年全省80%的縣(市、區)實現鄉鎮、縣級定點醫療機構門診就診費用即時結算。
“今年四川還會制訂縣級醫院醫療病種目錄,健全常見疾病轉診標準,優化醫療服務價格梯度引導患者就醫,使小病在基層,大病在縣醫院,疑難雜癥在城市大醫院就醫。”沈驥說。
改善“三長一短”到醫院取藥、掛號 未來不超過10分鐘
目前《四川省醫療機構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實施方案》已于近日下發,從今年起,四川將打響改善醫療服務三年行動。沈驥說,利用3年時間,努力做到讓人民群眾便捷就醫、安全就醫、有效就醫、明白就醫,醫療服務水平明顯提高。四川省大中型醫療機構普遍存在的掛號候診時間長、取藥檢查時間長、繳費報賬時間長、診療時間短等“三長一短”問題,將有明顯改善。
“我們要求,各級醫療機構繼續優化診療服務流程,在掛號、出入院辦理、取藥和檢查檢驗等人流集中區域,設轉診服務窗口,做到人員導醫與標示告示導醫的有機結合,提高窗口服務效率。”沈驥說,至2017年,掛號、劃價、收費、取藥等服務窗口等候時間都不超過10分鐘。大型設備檢查項目出具檢查結果時間不超過48小時,常規檢查項目出具結果不超過30分鐘,急診檢查隨到隨查隨出結果。
四川22家醫院對新農合對象實現異地就醫即時結算
四川是勞務輸出大省,根據四川省衛生計生委統計的數據,2014年四川省流動人口為1811萬人。其中,跨省流出人口1272萬人,這其中就包括達州大竹縣竹陽鎮的農民劉欣。
“出去打工,不怕苦不怕累,就怕在外地生病。”在北京務工已有五年之久的劉欣有著親身的體驗。去年在北京膽結石住院,手術后無法及時報銷,只能自己墊付。這對于月薪僅有2000元的劉欣來說,成為不可承受之重。務工人群流動性強,如何破新農合參保對象的跨地區結算問題?
沈驥說,2014年10月起,我省對新農合參保對象實現異地就醫即時結算。目前,省人民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省腫瘤醫院、成都軍區總醫院、省八一康復中心等22家省級定點醫院已實現省內異地就醫即時結算。
“跨省結算由國家來統籌,從技術條件來說,我省完全具備納入全國統一平臺的條件,一旦國家層面新農合信息平臺建設完畢,我們省將盡快接入。”沈驥說。這也意味著,未來,像劉欣一樣,一千多萬“務工川軍”可實現新農合跨省結算。
下一篇: 新疆:將實現區內醫療信息資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