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醫保定點醫療機構互聯網診療服務納入醫保范圍,參保患者可在線復診、開藥,實時結算
重要政策回顧
2020年2月29日,北京市醫保局發布《關于開展“互聯網+”醫保服務的通知》,通知指出,北京市定點醫療機構經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批準開展互聯網復診服務的,按照自愿原則可向區醫保部門提出申請,按已公布的“互聯網+”醫保結算接口規范對HIS系統進行改造,做好與互聯網端口的對接,并同步進行醫保信息系統升級。驗收合格的,與北京市醫療保險事務管理中心簽訂《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服務協議書》“互聯網+”醫保服務補充協議,定點醫療機構為參保人員提供常見病、慢性病互聯網復診服務可納入醫保基金支付范圍。定點醫療機構應按規定嚴格落實互聯網復診服務醫療收費價格和醫保支付政策,所提供的互聯網復診服務納入醫保總額預算管理。
通知指出,要對“互聯網+”醫保服務進行實時結算。定點醫療機構為參保人員提供互聯網復診服務時應先對其進行電子實名認證,確認參保人員實名制就醫的,發生的“互聯網復診”項目(項目編碼AADG0000)可實時分解、即時結算;未實名制就醫的,應要求參保人員更正相關信息。參保人員憑定點醫療機構在線開具的處方,經定點醫療機構確認后可選擇到定點醫療機構取藥、到定點零售藥店取藥或藥品配送上門服務,三種方式在取藥時均可持社保卡實時結算。定點醫療機構根據參保人員病情需要,在保障用藥安全的前提下,落實疫情防控期間慢性病可適當放寬開藥量政策。定點醫藥機構須按有關規定向參保人員提供收費票據等材料。
在信息化方面,通知要求做好信息系統運行維護工作。定點醫療機構要確保網絡穩定,保證互聯網復診服務有關數據的網絡安全,防止數據泄露。定點醫療機構應定期更新疾病診斷、藥品、醫療服務項目等數據標準字典庫,提高數據上傳準確性。定點醫療機構要做好互聯網醫囑信息共享的配套管理,及時下載參保人員歷史就診記錄,防范醫保基金運行風險,并加強對互聯網復診服務費用等相關數據入庫反饋的分析,避免拒付情況發生。
首單“互聯網+診療”在線結算
2020年3月2日當天,北京醫保“互聯網+診療” 完成首單在線結算報銷。
北京市在燕化醫院開通首家“互聯網+”醫保服務功能,并完成了首單醫保在線報銷結算。一名64歲的冠心病患者在家下載燕化醫院APP注冊信息并進行在線預約,按約定時間上網就診,醫生通過視頻核對社保卡照片對其先進行身份認證、驗證通過后為其在線復診,通過詢問患者病情并結合之前開藥記錄為其開具了一個月的藥量,藥房收到處方信息配藥后將藥品送至患者家中,并通過移動支付終端刷社保卡進行實時結算,復診及送藥上門全過程簡便易行,患者足不出戶就實現了真正的“網上復診”。
最新進展
北京市參保患者可在線復診、開藥,實時結算。
2020年4月17日,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醫療保障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杜鑫介紹,目前,北京市已有中日友好醫院等五家定點醫療機構開通互聯網診療服務,醫保定點醫療機構開展互聯網診療服務均可納入醫保范圍,北京市參保患者可在線復診、開藥,線上實時結算。
據介紹,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為避免慢性病患者反復奔走醫院,不因開藥形成人員聚集,降低交叉感染風險,北京市醫保局與市衛生健康委協調聯動,同步推進,在全國較早啟動了互聯網診療定價、報銷及網上結算工作,并開創性的開展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送藥上門服務。
杜鑫介紹,截至目前,北京市已有中日友好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宣武醫院、北京燕化醫院、北京長峰醫院五家定點醫療機構開通互聯網診療服務,截至2020年4月16日,一共為260余名參保市民提供互聯網診療在線服務。
目前,還有14家定點醫療機構正在進行信息系統改造和與醫療保險聯通工作。北京市醫保局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定點醫療機構系統改造的指導,提升系統驗收通過率,積極推進互聯網診療,使北京市參保人員享受到更加便捷的互聯網醫療服務。
同時,北京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還為65歲以上診斷明確、病情穩定的家醫簽約老年慢性病患者和診斷明確、病情穩定的家醫簽約失能老年慢性病患者,提供送藥上門服務,打通疫情期間市民求醫問藥的“最后一公里”。
(信息來源:e醫療)
CHIMA大講堂第一期回放:
https://live.chima.org.cn/watch/975050
CHIMA大講堂第二期回放:
https://live.chima.org.cn/watch/997828
CHIMA大講堂第三期回放:
https://live.chima.org.cn/watch/1093145
CHIMA大講堂第四期回放:
https://live.chima.org.cn/watch/1112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