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醫院信息互聯互通標準整合危急值管理流程研究與實踐
臨床危急值結果出現時,說明患者出現了嚴重異常或與正常參考值范圍偏離較大的檢查、檢驗結果,表明患者存在潛在的生命危險,臨床醫生需要及時得到檢查、檢驗結果的信息,迅速給予患者有效的干預措施或治療。否則就有可能出現嚴重后果,失去最佳搶救機會。
2011年原衛生部出臺《三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2011年版)》,對臨床“危急值”報告制度提出明確要求,醫技部門(含臨床實驗室、病理、醫學影像部門、電生理檢查與內窺鏡、血藥濃度監測等)需建立“危急值”管理制度與工作流程。2018年4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醫療質量安全核心制度要點》,進一步明確要求“危急值信息的傳遞必須準確、及時,信息傳遞的各環節無縫銜接,危急值報告信息流程中的信息關鍵要素可追溯”。
當前,對于臨床實驗室危急值基本實現了信息化傳輸與監控,但其他檢查的危急值大多利用人工傳遞、記錄和管理。在實際工作中,一方面難免出現報告不及時和誤報、漏報情況,增加了臨床安全風險;另一方面在醫院管理及質量控制方面,需要大量人力到臨床科室進行專項檢查或隨機抽查,增加了醫院管理人員的人力成本,也無法及時監控到危急值的回復及時性,不利于醫療質量的持續提升。
由于各類檢查信息系統相對獨立,又存在危急值報告模式不統一,發送方與接收處置方容易混淆各類檢查危急值,造成操作繁瑣,降低了臨床工作效率。另外由于后臺數據獨立存在于不同系統中,造成信息煙囪模式,不利用管理部門統一監控與管理。
2.1多部門協同建立統一標準和流程
本著強化“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療服務意識,加強對檢查、檢驗危急值結果管理,保證將危急值結果及時報告臨床,以便臨床醫師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措施,最大限度保障患者的醫療安全。信息、檢查、檢驗等醫技科室和醫務、護理等多部門共同建立聯合小組,召開工作協調會,及時收集各醫技、臨床部門對危急值報告和處置的需求,提高臨床工作人員對危急值報告和處置及時性及閉環的重要性認識。共同制定《檢查、檢驗危急值結果報告管理規定》,統一心電檢查、醫學影像檢查、超聲檢查、內鏡檢查、病理檢查、檢驗危急值報送與處置流程。
2.2基于信息化建立危急值閉環流程設計
(1)檢查、檢驗科室發現危急值結果情況時,檢查或檢驗者首先要確認儀器、設備和檢查、檢驗過程是否正常,核查標本是否有錯,操作是否正確,在確認檢查或檢驗過程各環節無異常的情況下,將檢查或檢驗結果發出。利用檢查或檢驗信息系統將危急值結果發送至患者所在科室醫生工作站,并將危急值結果以短信形式發送給責任醫師。30分鐘內臨床醫師未填寫處理措施,信息系統自動發送提示短信至所在科室科主任。
(2)臨床科室醫師在接獲危急值結果報告短信或工作站提醒,確認危急值結果存在時,應立即采取相應干預措施并記錄于危急值結果答復欄內。30分鐘內未填寫處理措施,信息系統自動發送短信至患者所在科室科主任,同時醫生工作站再次重復彈出危急值提醒。
(3)危急值報告結果和處理措施記錄于信息系統,臨床、醫技科室醫護人員可以在工作站查詢危急值。
(4)回復危急值后,危急值處置醫師打開該患者電子病歷時,自動插入該危急值報告信息。
(5)醫務管理部門通過報表,定期監控報告回復的及時率和回復處置質量。
2.3基于醫院信息平臺的危急值管理系統設計
危急值管理系統的設計出發點是實現基于全院統一的危急值信息化閉環管理流程,摒棄傳統手工低效的管理方法,依據醫院信息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測評工作的要求,實現基于醫院信息平臺的危急值閉環管理流程。危急值管理系統是一個在不破壞原有系統架構和用戶使用習慣的基礎上,將危急值信息進行危急值數據整合、危急值數據發送、危急值數據提醒、危急值數據查詢、危急值數據留存病歷等功能于一體的整合系統。
基于ESB總線技術發布的web服務將影像、超聲、病理、心電、檢驗等業務系統的危急值數據進行數據整合,通過內部業務邏輯實現危急值數據發送、實現臨床端的危急值數據提醒,調用院內總線上統一發布的短信平臺http服務進行短信消息的發送,同時危急值管理系統提供內部的數據查詢、數據統計分析等功能,最后危急值管理系統可將完全信息化的危急值數據共享給其他業務系統進行數據展示和數據分析及利用。
2.3.1危急值發送客戶端。在影像、超聲、病理、心電、檢驗等醫技科室在對患者的檢查或檢驗結果確認為危急值時,由醫技科室發起危急值,此時危急值平臺會將該危急值消息直接通過醫生工作站定位發送到臨床客戶端,同時給醫生發短信(門診發送給開單醫生的短信需包含患者聯系電話,發送給患者的短信中需包含開單醫生電話),需要臨床醫生處理對應的危急值。
2.3.2危急值反饋客戶端。臨床醫生接收到危急值后,需要對患者的危急值做具體反饋。在反饋的時候將危急值及預處理措施的消息分別后臺推送給電子病歷系統,由電子病歷系統將危急值和預處理措施插入到病程記錄中和門急診病歷補充記錄中。
如果臨床醫生超過30分鐘未處理,則給臨床醫生、臨床醫生的科室主任、危急值的發送人發短信進行通知提醒;同時在危急值發送端彈出30分鐘未處理的危急值消息,5分鐘彈出1次,需要危急值的發送人給臨床科室打電話溝通危急值處理情況,并將電話通知的時間和內容記錄在案后,可將此危急值消息彈窗關閉。臨床科室接到電話的人負責在系統將電話通知的時間和內容記錄在系統中。
2.3.3危急值質控管理。通過醫院臨床數據中心,將醫務管理系統、閉環流程監控系統與信息平臺進行數據對接,進行危急值回復效率的監控和閉環流程各節點的監控,從管理權限上實現臨床醫生、臨床科主任和醫務管理部門三級監控和管理。監控數據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報告發送人、檢查/檢驗日期、確認時間、報告時間、檢查/檢驗項目、測試項目名稱、報告結果、接收人、通知醫生姓名、處理措施等信息。
(1)通過危急值管理流程和數據的整合,實現了心電檢查、醫學影像檢查、超聲檢查、內鏡檢查、病理檢查、檢驗危急值上報、反饋和管理的全閉環流程統一管理,實現了界面統一、操作統一、數據統一、管理統一。
(2)通過危急值閉環流程梳理,實現了危急值管理醫院、科室、醫師三級質控模式,固化了溝通、反饋和持續改進機制,節省了管理人力資源成本,實現了精細化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和管理質量。
(3)通過危急值閉環管理流程的實施,醫技科室及時準確的檢查、檢驗報告可為臨床醫生的診斷和治療提供可靠依據,能更好地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及時的診療服務,有效避免患者意外發生,出現嚴重后果。
本文節選自《中國醫院》雜志2020年第5期
作者:程穎、高偉、戴飛、祁海霞
單位:河北省衛生健康委統計信息中心、河北省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