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濟南:打造康養“互聯網+”婦幼健康服務升級版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我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的重要啟示,也是護佑群眾生命、建設康養濟南的根本原則。康養濟南,婦幼先行。近年來,濟南市衛生健康委積極探索在高危妊娠管理、出生缺陷防控、婦幼公共衛生項目等方面的全程、全時、全網管理,努力打造安全、規范、高效的“互聯網+”婦幼健康服務升級版。今年以來,全市孕產婦死亡率為零,嬰兒死亡率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降至有記錄以來的最低點,婦幼健康主要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居住在市中區的長清孕產婦張潔(化名)因重度子癇前期被評估為“紅色”,由于多種原因拒絕高危妊娠專案管理。經診的市五院、省千佛山醫院及槐蔭、市中、長清、歷下4個區的婦計中心,通過“濟南市婦幼保健信息管理系統”實時關注,專人盯守,追蹤隨訪,信息互通,從未讓她離開管理范圍。臨產的張潔一出現在市五院門診,醫院立即全面啟動危重孕產婦救治緊急預案,產科、內科、ICU、手術室等科室迅速集結全力救治,確保母子平安。
“母嬰安全指標是反映一個國家和地區衛生健康的核心指標。四區聯動救治一名孕產婦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在濟南衛健系統的生動詮釋,體現了‘一個也不放棄’的責任意識。經過三年多的探索,保健管理責任到人、線上線下業務協同的“互聯網+”高危妊娠管理和省、市、縣三級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聯動機制為母嬰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體現出了這支隊伍永不止步的進取意識。”濟南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馬效恩說。
濟南市歷城區王舍人街道的萬芳(化名)是一名高齡產婦,初為人母的她,看著懷里健康的寶寶,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誰曾想到,兩年前的她因胎兒被診斷為先天愚型而終止妊娠痛苦萬分。再次懷上寶寶,一家人喜憂參半。“開始非常擔憂,醫生指導我們做了孕前優生檢查,懷孕期間做了產前篩查,孩子出生后又做了新生兒篩查,醫生說孩子非常健康,我們全家高興壞了,關鍵一分錢沒花,政府太貼心了。”
我國是出生缺陷發生較高的國家之一,全國每年約有40萬個家庭陷入出生缺陷的噩夢。“覆蓋孕前、孕中、產后的三級預防是降低出生缺陷的關鍵,我市產前和新生兒篩查的數據量和質量全國領先,‘互聯網+’出生缺陷防控讓我們的工作更高效規范。”濟南市婦幼保健院新篩中心主任鄒卉說。“該系統可以完成孕產婦身份識別、隨訪管理等功能,改變了以往先付費后報銷流程,提高了篩查率和資金使用率。作為全市出生缺陷防控管理中心,我們的理想目標是讓濟南每一個寶寶都是健康的。”
乳腺癌、宮頸癌發病率占女性惡性腫瘤的第一位和第六位,定期檢查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為全市35-64歲農村和城市低保婦女免費進行“兩癌”檢查是今年濟南市政府為民辦實事之一,其亮點除了覆蓋面擴大,更在于搭上了“互聯網+”婦幼健康的快車。
濟南市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婦幼保健信息管理系統內部我們開發了‘兩癌’檢查項目子系統,通過初篩、檢驗、轉診、管理等機構設備終端個案信息的錄入、交匯和集成,使項目更加便民、規范和高效。”目前,包括“兩癌”檢查、孕產婦和0-6歲兒童健康管理等19項婦幼公共衛生服務,每天通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婦幼保健機構和助產醫療機構惠民便民。“互聯網技術只有與業務深度融合才有可能創造奇跡,‘互聯網+’婦幼健康服務升級版不斷完善提升將為建設康養濟南作出更多貢獻。”
來源:閃電新聞
記者:段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