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春杰:數據驅動的醫院智慧管理體系設計與思考
創建于1946年的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是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于一體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和天津市醫學中心。醫院2023年的門急診量為335萬人次,手術共7.1萬例,互聯網醫院診療為106萬人次。“醫院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信息化的支撐。在具體實踐中,我院在院黨委領導下,按照國家相關政策要求,積極探索‘三位一體’的智慧醫院建設,提升高質量發展新效能?!碧旖蜥t科大學總醫院智慧醫學信息管理中心主任、網信辦副主任靳春杰強調。
實現數據推動業務管理
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智慧醫學信息管理中心委托咨詢團隊先后開展了兩輪調研工作,發現了醫院信息化建設存在以下挑戰:信息化整體短板明顯,主要體現為整體系統和功能方面存在缺陷;在業務管理上缺少統籌,體現為醫院管理信息系統仍存在孤島和斷點現象;數據管理和利用率顯著不足,主要體現為尚未充分挖掘運營數據的價值,數據在運營管理決策支持、醫院運營監測以及科室運營效益提升等方面的潛力有待釋放。
“當前,數據整合、治理、價值挖掘以及應用,已成為醫院信息化建設的關鍵?!苯航苷f,“基于此,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領導班子從頂層設計著手,啟動‘天總中樞’項目,構建數據驅動的醫院智慧管理體系?!?/p>
在他看來,數據驅動對業務管理提升具有以下價值:實時監測和決策,可實時監測和分析業務運營情況,幫助管理層及時做出決策,提高業務運營效率;精細化管理和資源優化,基于數據分析進行精細化管理,優化資源配置,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和患者滿意度;預測分析與問題發現,預測分析可以幫助醫院提前發現潛在問題和趨勢,有針對性地進行規劃和應對,降低風險;績效評估與目標考核,及時的績效評估和監控可以實現目標考核的科學化、客觀化,促進醫院的持續改進和發展。
“數據會給醫院運營和決策帶來積極的影響,推動流程優化,合理配置資源,監測管理風險,對業務提供決策支持。”靳春杰談到,在開展數據驅動的醫院智慧管理體系設計時,醫院在安全合規的前提下,采取了以下設計原則:統籌規劃、協同建設;立足實際、合規優先;技術先進、經濟適用;重視資源、確保安全;靈活升級、擴展性強;保護既往投資、整合現有資源。
全方位設計智慧管理體系
靳春杰強調,醫院智慧管理體系的建設目標是以數據為驅動,構建全院管理協同、智慧決策的數字化管理信息平臺,實現醫院智能、高效的管理閉環,促進醫院的高質量發展,主要體現在規范管理、協同共享、便捷服務、數據互通、智慧決策等方面。
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的智慧管理體系采取了以下設計思路:
1.天總中樞駕駛艙:面向院領導、各職能管理部門、臨床業務科室多層次管理決策需求,以數據和分析支撐對醫院人、財、物、技術等核心資源進行科學配置和精細化管理;
2.數據中心:在臨床數據中心(CDR)的基礎上,及時、動態整合管理各環節數據資源,構建管理數據中心,統一支撐天總中樞決策分析場景;
3.協同體系:實現管理各環節的協同互聯與全流程閉環管理,打通人力、藥品、耗材、設備資產的全鏈條,建立院級PDCA(計劃-實施-檢查-行動)管理循環;
4.基礎系統:對照智慧管理評級要求,補齊各業務系統信息化功能。
“智慧管理是面向管理者的,我們的智慧管理主要構建了完備穩定的基礎職能管理系統,搭建了完整快速的管理數據體系,實現了協同一致的管理閉環,上線了智慧敏銳的決策分析系統?!苯航苷劦?。
他進一步指出,在設計智慧管理體系時,需考慮以下關鍵要素:
1.統籌兼顧,多部門聯合推動確保落地實施。按照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各部門協同推動,條件成熟的先建先行。
2.任務分解合理,確保推進進度可控。共分為兩個階段,完成管理數據中心基礎、數據模型管理與數據資產管理、醫療數據運營平臺(BI)建設。
3.全面考量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主要體現為提高工作效率、提升醫院資源配置管理效益、控制患者治療費用,社會效益主要體現為規范醫院管理、實現數據共享與互通、促進醫改及發揮公益性的作用。
靳春杰指出:“我們在開展智慧管理體系建設時,需搭建可靠的技術基礎設施,設計合理的技術架構,制定明確的數據隱私政策和安全保護措施,選擇合適的技術供應商和合作伙伴,建立有效的數據監測機制,不斷優化智慧管理體系?!?/p>
談及未來發展時,靳春杰表示:“我們將持續關注新興技術趨勢,擴展智慧管理體系的應用范圍,進一步加強數據分析能力,實現精細化管理,加強跨部門協同與信息共享,提升用戶參與和體驗,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機制,持續加強網絡安全防護措施,由此實現智慧管理體系的持續優化。”
上一篇: 洪石陳:從零啟幕,我與HIS的璀璨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