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無必要設立信息科和臨床交流的具體職能人員或科室?|醫院信息化百問百答
目前,CHIMA正在開展“百問百答”活動,根據已收集到的醫院信息化管理者聚焦的關鍵問題,邀請CHIMA委員進行解答,以期通過專家的“分布式智慧大腦”,尋求破題思路。
在醫院信息化建設中,經常遇到臨床科室不一定能清晰準確表達自己的信息化需求的現象,那么有無必要設立信息科和臨床交流的具體職能人員或科室,將臨床需求真實向醫院IT建設部門以及第三方闡述規劃清楚?對此,專家們進行了解讀。
有無必要設立信息科和臨床交流的具體職能人員或科室,將臨床需求真實向醫院IT建設部門以及第三方闡述規劃清楚?
"專家A:
可以建立科室信息化專管員,負責臨床科室信息化問題收集和需求溝通。起到橋梁作用。信息部門需要常態管理和支持這些人,而不是流于形式。
"專家B:
醫院沒有必要設立專門的部門完成臨床科室的需求調研和規劃,現在隨著技術進步和信息化程度普及,醫生和護士都具備較高的素質,建議兩個方案:1.信息中心有能力和有人力,派工程師到臨床科室作為“信息管家”,協調和收集科室的需求,幫著科室進行信息規劃;2.培養臨床科室人員成為自己的“信息管家”,具備一定的信息化建設思路和方法,自己完成信息需求整理和規劃制定。
"專家C:
有必要,如項目管理人員。
"專家D:
沒必要一定是臨床科主任。但有必要設置臨床信息聯絡員,由科副主任或助理擔任。現在我院已在主要部門設有信息聯絡員制度,護理已有專責信息聯絡員,一周3天在信息中心,2天在臨床了解業務需求。
"專家E:
從本質上講,需求調研能力是信息從業者的基本功之一,這個飯碗建議端在自己的手里,如果用戶恰好能夠將臨床需求真實向醫院IT建設部門以及第三方闡述清楚,可默認為是意外的收獲;反過來,信息中心在工作的過程中,發現信息素養較高的科室和個人,可以多多鼓勵和借力,甚至邀請加盟信息部門,同時還需要去主動影響和提升其他科室和人員的信息素養,這又是另外一部分信息中心需要注意關注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