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韡:堅決守住網絡安全底線
近日發布的《“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規劃》針對網絡安全提出系統化要求,進一步夯實網絡安全在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對于衛生健康行業而言,需要將“統籌發展和安全”作為指導思想,將“堅持規范有序,安全可控”作為基本原則之一,把安全治理貫穿于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設管理應用全過程。要從制度規范的頂層設計出發,完善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制度,圍繞全鏈條、全要素、全周期,加強網絡安全教育培訓和宣貫,切實防范化解風險,提高安全防護能力。
為推動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設,《規劃》對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數據安全防護能力、密碼安全免疫體系提出系列要求。健康醫療數據是我國重要的基礎性戰略資源,堅持健康醫療數據安全與發展并重,是全民健康信息化高質量發展的必經之路。要根據《規劃》要求,制定數據分類分級指南,確定核心數據、重要數據和一般數據目錄,落實數據安全法規制度和標準,嚴格核心數據管控,加強重要數據保護,規范一般數據管理。
在重要數據和個人信息保護方面,要重點保護大規模個人信息和敏感個人信息;加強數據出境安全評估、監測和檢查,及時發現安全隱患。在安全監測與應急處置方面,要建設數據安全態勢感知平臺,強化技術檢查監測手段建設,組建行業專門技術支撐機構,落實風險評估、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等制度,提升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保護能力。
在數據安全人才培養方面,要通過開展行業網絡安全比武競賽、攻防演練等,提升行業實戰對抗能力,加強行業數據安全人才培養。加強信息化知識普及和法規宣貫,組織教育培訓,提高全行業人員信息素養以及網絡安全、個人信息保護的能力。與此同時,要推動關鍵技術研發和應用,運用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進行數據安全防護。
密碼安全是筑牢網絡安全的基石。《規劃》要求構建行業網絡可信體系,全面推廣商用密碼應用,完善衛生健康行業商用密碼應用體系;要建設可信數字身份管理系統,實現醫患可信身份電子認證和電子簽名,確保網絡行為可管、可控、可溯源,同時實現電子認證服務跨域互信互認。
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為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設提供了廣闊空間,也對戰略規劃、技術創新及應用管理提出新要求,因此要全面提升安全能力。一方面,要加強組織領導,制定標準規范。始終堅持黨對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發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決策、統籌協調作用。制定與發展相匹配的醫學倫理、數據確權、數據交易、網絡安全等方面的規章制度,完善適應衛生健康信息化行業特點的技術創新、知識產權、數據共享、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標準規范,堅守規范與底線,協調推進各項重大任務、重點工程和優先行動。
另一方面,要完善人才機制,強化能力建設。研究制定衛生健康信息化人員配備標準,突出加強數據分析、網絡安全等技術人員配備,并針對不同層次信息化人員制定系列培訓計劃。充分發揮專家在前瞻性研究、信息化規劃、重大項目論證、復雜技術處置等領域的智力支持,鼓勵各地探索建立首席信息官制度,營造交叉型人才協調發展的政策環境,培育衛生健康領域網絡安全人才,為推動全民健康信息化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來源:健康報
作者: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副院長 趙韡
上一篇: 漫談應用集成的現在與未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