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疫情防控背景下基于“互聯網+”智慧核酸采集系統建設及應用
2022年醫院新興技術創新應用典型案例征集活動正在進行中,歡迎各醫療機構踴躍提交案例,入選典型案例將在CHIMA 2022大會路演并獲頒證書。
1 背景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各國暴發并不斷蔓延。截至2022年6月底,國內現有確診病例超60萬例,累計確診超90萬例。從新冠肺炎傳播特點及早期癥狀表現可以看出,規模化、非接觸、快速上報采集信息成為新冠肺炎監測的重點措施之一。同時,國外疫情持續嚴峻,國內因輸入性疫情導致反彈的風險持續存在,按照國家衛生健康委有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搭建能夠快速收集核酸檢測人員信息、滿足批量核酸檢測需求的信息化系統尤其關鍵,為阻止疫情擴散、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爭取寶貴時間。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以下簡稱“我院”)作為江西省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醫學中心,在常態化疫情防控期間,承擔著大規模、定期或不定期全市大規模群體篩查以及本院職工篩查的任務,不僅需要醫院人力物力等資源的支持,對信息化更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院互聯網醫院始建于2019年8月,是江西省首家進入內測的醫院。2020年8月江西省衛生健康委授予江西省互聯網醫療專業質控中心掛靠單位;2021年9月,獲得省衛生健康委頒發的運營牌照,成為江西省首批互聯網醫院。我院互聯網醫院集健康檔案、健康教育、健康指導、健康評估、健康監測、健康保健為一體,為患者提供在線咨詢、復診續方、檢查檢驗預約、住院開卡、居家護理、藥品配送、遠程會診等線上診療服務。經過近兩年的發展,互聯網醫院已積累29萬余注冊用戶,共有來自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等24個臨床科室的400余名醫生參與,線上累計診療咨詢數2.8萬余人次,服務總量達4.9萬余人次。
2 待解決問題
2022年3月初,江西暴發新一輪疫情,我院作為全省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醫學中心,在常態化疫情防控期間,承擔著大規模、定期或不定期全市大規模群體篩查以及本院職工篩查的任務。然而,現有的核酸采集信息系統存在諸多不足,主要如下:
(1)采樣人員需手動輸入人員的核酸條碼信息,效率低且易出錯;
(2)采樣工作采用“一人一管一條碼”的原則,對于醫院的資源帶來極大的不必要浪費;
(3)人員登記、采樣、檢驗、報告生成、報告查詢等環節相對獨立,缺乏全流程、系統化的平臺監管,中間過程無法隨時干預掌控,出現問題排查困難;
(4)人員管理方面,多以手工管理核酸人員名單為主,無法對常態化核酸檢測情況進行實時監管,缺乏相應的管理數據支持。
為解決上述問題,我院從疫情防控的大局出發,推進核酸采集信息化建設,加強醫院各系統互聯互通、區域間醫療協同、信息惠民等系統的建設。醫院從實際情況出發,自主研發構建了全流程、一體化基于“互聯網+”的智慧核酸采集系統。
3 實施過程
(1)整體架構設計
圖1 “互聯網+”智慧核酸采集系統整體框架
(2)系統功能
互聯網自助開單
居民可直接通過我院互聯網醫院APP進行線上核酸檢驗開單并按照院區及日期進行預約,預約成功后自動生成核酸檢驗申請單,線下醫院可直接憑此申請單進行核酸采集。互聯網醫院自助核酸自助開單是“互聯網+”助力智慧醫院建設的重要利器,不僅提高了患者的就診效率,還一定程度緩解了線下醫院人員聚集的現象,是常態化疫情防控的重要支撐。
信息采集與綁定
智慧核酸采集系統支持通過電子就診卡或核酸采樣申請單條碼采集人員基本信息,按照全院統一制定規則與“一人一管一條碼”的原則,預生成并打印試管條碼,采集人員通過掃描槍、掃碼墩或PDA對個人基本信息條碼和試管條碼進行掃描與自動綁定,從而保證了人員信息的唯一標識。
樣本轉運
采集工作人員采集完所有樣本后統一打包轉運,期間各個環節均可通過掃描試管條碼對其進行掃碼登記,以便隨時查看樣本轉運狀態,實現全流程的閉環追蹤管理。
樣本檢測
實驗室通過掃碼對樣本信息進行接收、登記、檢測、審核報告、數據上傳,該系統與省內“贛通碼”、“昌通碼”兩大健康管理平臺實現互聯互通,報告可自動上傳至兩大平臺,以便上級主管部門統一管理。
報告查詢系統
我院開放多種渠道支持居民查詢核酸報告,線下可通過醫院自助機直接打印核酸報告,線上可直接通過訪問醫院公眾號、“贛通碼”及“昌通碼”平臺進行自助查詢,為居民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管理決策支持
智慧核酸采集系統還嵌入了統計分析的功能,可對各采樣點或采樣人員的工作量進行統計分析,為醫院管理者調配醫療或人力資源提供決策支持。
4 建設成效
智慧核酸采集系統上線后,醫院合理調配資源,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全員核酸檢測任務,同時滿足常態化防控中“愿檢盡檢”、“應檢盡檢”的要求,檢測數據與“昌通碼”、“贛通碼”系統互聯互通,實現數據實時更新,為公眾提供基于移動端的預約、查詢、結果反饋等服務;為院外采樣點提供基于實名身份認證的采樣登記、管理服務;為醫院實驗室提供快捷的數據上傳服務;為管理部門提供實時準確的數據匯總、統計分析,實時掌握核酸檢測各個環節工作進度、合理調配資源提供數據支撐。同時該系統實現了核酸信息登記、采集、檢測、報告查詢的全流程閉環管理,系統當前日均承擔核酸檢測5000余人次,有效減少了醫務人員的工作量,同時避免人群擁擠交叉感染風險,提高了工作效率。
圖2 智慧核酸采集系統操作界面
打造核酸全程閉環管理,切實堵塞漏洞,牢固疫情防控體系。智慧核酸采集系統作為中樞系統打通了其他相關業務系統,打造了核酸登記、采集、轉運、檢測、報告審核及發布等全流程閉環管理,切實堵塞漏洞,牢固疫情防控體系。
“互聯網+智慧醫療”作用顯著,助力常態化疫情防控。新冠疫情以來,我院互聯網醫院在省內率先開通線上免費咨詢門診和核酸自助預約服務,截止目前已累計提供免費咨詢超4萬人次,自助核酸檢測超5萬余人次。我院互聯網醫院有效參與建設疫情聯防聯控網絡體系,不僅方便居民就診,還大大減少了院內人員不必要的聚集活動,是我省常態化疫情防控的重要支撐。
圖3 “互聯網+”智慧核酸采集流程
智慧核酸采集系統提供統計分析功能,助力核酸工作智慧管理。系統提供核酸采集點工作量、科室人員工作量、采樣簽收狀態等統計分析報表,為管理部門提供實時準確的數據匯總、統計分析,實時掌握核酸檢測各個環節工作進度、合理調配資源提供數據支撐。
圖4 統計分析助力核酸工作運營管理
申報單位: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案例技術方向:
互聯網+
案例業務領域:
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