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楠:醫療信息部門空心化原因淺析
空心化,指的是只有其表而無其里,空有名聲卻無法承擔相應的任務。醫療信息部門空心化的現象就是極其依賴軟硬件廠家,自己無法主導、實施信息化項目,除了低端維護類工作其他都無法合格勝任。醫療信息的空心化問題日益嚴峻。隨著醫院高速發展,信息部門并沒有得到實質性的發展反而愈發虛弱,所以也會出現所謂被廠家綁架的說法。
只有搞清楚是什么原因導致醫院信息部門空心化,才可能更好地采取應對措施解決當下這個棘手的問題。
根據工作中的實踐觀察,以及同兄弟單位的溝通,個人認為大致有以下三個方面原因。
一 醫院從業人員能力不足
醫院信息部門的從業者幾乎沒有專業對口的,可能是當下醫院中人員專業同工作內容最不匹配的科室之一。
首先,科室的帶頭人的專業不對口。如果信息科的帶頭人是從事計算機專業,都屬于相當對口的人才了。曾經有一段時間,有不少信息科主任是從黨政部門或者財務人事調任的。從側面體現出醫院對于信息科室的認識并沒有脫離維修計算機、打印機的范疇。這種情況在最近十年得到了明顯改善,特別是越來越多的計算機專業人才走上管理崗位,所以有了更多信息科主任對于空心化問題的思索。
其次,工作人員的能力嚴重欠缺。從技術角度,醫療信息化可以歸屬于信息領域,是更新迭代非常快的專業,而且是極其注重實踐的學科。而從個人觀察的情況來看,醫院信息部門許多工作人員都是剛剛從學校本科或研究生畢業后進入工作崗位。他們沒有實踐經驗,沒有大型、復雜信息化項目上線的經歷,完全是個行業小白。有多少學生在學校學到了有用的技能?有多少學生知道數據庫的SQL語句怎樣編寫?因此信息科要花費相當長時間對其培訓。根據個人經驗,培養出能夠獨立應對某個業務系統日常維護工作的人員,大概要花費一年的時間。遺憾的是當下醫院各種各樣的壓力,對于信息化的要求龐大而急迫,因此沒有足夠的時間讓醫院信息科人去慢悠悠推進。在巨大工作量的壓力下,信息科人員從專業性和經驗上當然無法同廠商人員相提并論,所以導致了廠家工程師代替了醫院信息科的現狀。
最后,教學的缺失。大學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地方,可是直到今日,醫療信息化專業仍然鳳毛麟角。人們對于醫療信息的理解有顯著的偏差,單純認為是計算機的分支。可是忽視了在醫院中信息化是要為醫療的運營服務的,是醫院管理部門意圖的體現,是業務流程優化的實踐。沒有豐富的醫學知識怎么能應對復雜的醫學需求?所以信息科人員面對復雜的專業需求時充滿了無助感。而廠商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信息部門擺脫了當前困境。
二 醫療信息化的定位不清晰
醫療信息化的出現幫助醫院快速發展是有目共睹的,各種專業信息系統幫助臨床科室主任解決了許多業務上的難題,也處理了部分管理困難。因此有的人得出“信息化萬能”的錯誤結論。他們認為當前的問題都可以通過信息化手段解決。的確在過去一段時間,信息化做出了些許成果,可是大家忽視了醫療信息化工具的本質。
信息化對于醫療來說就是一套高效的工具。它是管理者意圖的體現,而不是代替管理者實現運營目標。那么信息化就應當站在它應有的位置上,既不能被過分夸大也不能過分貶低。所以我們信息人要摒棄“顛覆醫療”的不切實際的想法,認真分析醫院的實際需求,不能好高騖遠,貼合自己的實際推進信息化建設,讓IT廠家成為醫院信息部門的技術延伸而不是信息建設的主導。當醫院信息部門成為醫院信息化建設的規劃中心,需求的提出、評估者,那么空心化的趨勢也就能夠得到扭轉。
三 缺乏行之有效的評價體系
現有的評價體系無法有效評價醫信人工作。醫院信息工作不同于傳統行政機關,也不同于專業極強的臨床,迫切需要建立一套自己的績效評價體系。因為無法得到有效積極的反饋,使得信息人工作全憑情懷。有較好素養的人不計得失愿意奉獻,而大部分人就會陷入干多干少一個樣的思維中,更加沒有工作動力。加上專業拼不過廠家,平時工作不注重思考,更愿意將分內工作交給廠家去完成,加重了信息部門空心化趨勢。
醫院信息部門空心化是很嚴重的問題,產生的原因有更深層次的根源。正確認識它才能夠有的放矢而不是隔靴搔癢:一方面我們要努力改變醫院對信息化的認識;另一方面也要在醫院協助下充分發揮信息人的因素,構建靈活的人才流動方式,輔以科學的評價體系,才能讓醫療信息化很好發展,為醫院做出更大的貢獻。
作者簡介
張楠,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信息管理處主任,CHIMA青年委員。
上一篇: 信息科“技術空心化”下的“職場空心病”
下一篇: 王磊:信息部門“技術空心化”如何自我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