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信息化新聞一周回眸
國內新聞
《“十四五”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國家標準體系建設規劃》印發
為貫徹落實《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指導國家標準的制定與實施,加快構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國家標準體系,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會同有關部門組織編制了《“十四五”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國家標準體系建設規劃》。到2025年,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國家標準體系基本建成,國家標準供給和保障能力明顯提升,國家標準體系的系統性、協調性、開放性和適用性顯著增強,標準化質量效益不斷顯現。(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關于加強信息化支撐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中醫藥防控工作的通知
12月15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關于加強信息化支撐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中醫藥防控工作的通知》解讀。文件提出,鼓勵中醫醫院運用互聯網技術或依托互聯網醫院,在線開展部分常見病、慢性病復診,減少不必要的醫院就診,降低交叉感染風險。鼓勵組織中醫藥專家資源,開辟在線應急咨詢通道。鼓勵開發與應用基層新冠病毒肺炎中醫藥防控相關的云系統、APP等,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跨省住院費直接結算覆蓋全國,聯網定點醫藥機構超12萬家
12月10日,國家醫保局舉行跨省異地就醫費用直接結算工作例行吹風會。會議介紹,截至11月底,普通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已經覆蓋全國97.6%的統籌地區,聯網定點醫療機構達到4.32萬家,定點藥店機構8.02萬家,合計約為12.34萬家。在異地就醫比較集中的地區,即北上廣地區,已基本實現了二級以上醫療機構的全覆蓋,這幾年的住院和門診跨省累計直接結算雙雙突破1000萬人次。(國家醫保局)
國務院醫改小組關于新增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試點醫院的通知
12月13日,國務院醫改小組發布《關于新增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試點醫院的通知》,決定新增京滬皖湘粵等地共14家醫院為試點醫院。《通知》指出,各試點醫院所在地方要加大對試點醫院的支持力度,協同推進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國家衛生健康委)
兩部門關于面向醫療領域征集機器人典型應用場景的函
近日,工信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關于面向醫療領域征集機器人典型應用場景的函》。征集方向包括但不限于外科手術、消毒清潔、護理輔助、巡診查房、遠程問診、配/送藥、康復訓練、介入式診療等方面。鼓勵運用5G、AI、大數據等新技術,提升機器人應用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形成良好的示范效應。要求關鍵技術應處于國內領先或國際先進水平,且無知識產權糾紛等。(工信部)
廣東回應《關于大力發展和完善云診室和網絡醫院管理的提案》
日前,廣東政協委員提出《關于大力發展和完善云診室和網絡醫院管理的提案》,受到廣東省衛生健康委的高度重視。廣東省衛生健康委積極吸納建議,對全省21個地市開展書面調研考察,進一步完善互聯網診療監管制度,優化互聯網醫院平臺助力疫情防控。在21個地市重建實時視頻系統,累計開展重癥和危重癥患者遠程會診143次、病例討論24次、培訓380萬余人次、影像診斷5651例,視頻會議139次,有效助攻戰“疫”決勝。(廣東省衛生健康委)
《廣州市數字政府改革建設“十四五”規劃(征求意見稿)》發布
根據相關文件規定,廣州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組織起草了《廣州市數字政府改革建設“十四五”規劃(征求意見稿)》。《規劃》提出,力爭在未來五年,繼續將廣州打造成全國數字政府建設的標桿,實現廣州全面數字化發展走在全國前列,并設置了具體可量化的指標。征集意見時間至2022年1月8日。(廣州政府網)
河南省制定全民健康信息標準化建設三年行動計劃
日前,河南省衛生健康委發布《河南省全民健康信息標準化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提出建立健全政府引導、市場驅動、統一協調、運行高效的衛生健康信息標準化工作新格局,提升行業標準化建設水平,以信息標準化引領技術創新、驅動事業發展。(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2年年底,河南三級醫院將全部實現醫療廢棄物信息化管理
12月15日,記者從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召開全省“智能醫廢”經驗交流暨全省三級醫院“智能醫廢”管理啟動會獲悉,到2022年年底,全省三級醫院將全部實現醫療廢棄物信息化管理。(騰訊網)
蘭州新區智慧醫療項目驗收通過,將實現掛號到檢查“一卡通”辦
12月16日,蘭州新區智慧醫療項目系統功能符合設計要求且試運行正常,項目成功通過驗收即將上線運營。據了解,新區智慧醫療項目的建設實現了“讓信息多跑路,讓患者少跑腿”,實現了新區區域間醫療資源的協同整合。(蘭州晚報)
西藏深化醫保改革
近日,西藏政府發布《關于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實施意見》核心是保基本、可持續、全覆蓋,通過6大任務22條明細,搭建未來近10年西藏醫保制度改革的“四梁八柱”。《實施意見》要求,到2025年西藏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三重保障功能日益完善,到2030年,全面建成醫療保障制度體系。(西藏日報)
香港醫管局推逾90項智慧項目,助智慧醫院提升工作效率
香港醫院管理局(醫管局)12月16日舉行大會,公布“智慧醫院”推行成果,指出過去兩年醫管局推出超過90項智慧項目,幫助九龍東醫院聯網的智慧醫院提升工作效率。據介紹,醫管局于2017年開展“智慧醫院”工作,以將軍澳醫院、基督教聯合醫院及靈實醫院組成九龍東醫院聯網,是香港首個推行“智慧醫院”概念的醫院聯網。“智慧醫院”主要圍繞現代化醫療、個人化診治體驗、智慧物流、智能工作間及尖端基建五大方向開展。(中國新聞網)
國際新聞
美HHS本周向小型醫療機構分發新冠救助基金90億美元
美國衛生和公共服務部(HHS)宣布,已向醫療機構發放了90億美元的救濟金,以填補疫情造成的資金短缺,更多的資金流向了規模較小的醫療機構。這筆錢是醫療機構救援資金(Provider Relief Fund)1780億美元的一部分,而在今年早些時候,HHS因分配資金不夠快而廣受詬病。(外網)
杜克大學、梅奧診所和其他機構發起創新人工智能合作計劃
在周二舉行的在線HIMSS機器學習與人工智能醫療活動上,來自杜克大學、梅奧診所、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其他機構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員和技術領導人公布他們新的醫療人工智能合作伙伴計劃。該協作項目旨在作為一個“創新和學習網絡”來幫助實現更安全、更有效的AI軟件部署,旨在幫助解決一些AI新算法面臨的挑戰,因為這些新算法的應用無論大小在整個醫療領域都在加速發展。新的創新計劃名為:“醫療AI合作:創建有擔當且高效的AI軟件(Health AI Partnership: Creating Responsible and Effective AI Software)”。(外網)
東盟首家5G智慧醫院項目在泰國啟動
12月16日上午,泰國瑪希隆大學附屬詩里拉吉醫院、泰國國家廣播和通信委員會與華為泰國公司在詩里拉吉醫院聯合啟動了5G智慧醫院項目,該項目成為東盟首個5G智慧醫院項目。據了解,在華為技術支持下,5G智慧醫院項目將5G、云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引入泰國詩里拉吉醫院,推動醫院的智能化改造。(人民網曼谷)
上一篇: 什么樣的集成平臺中間件才能助力醫院實現深層次自主可控?
下一篇: 智慧醫療讓呼和浩特群眾享受就醫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