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為遠程醫療插上“翅膀”,從“可實現”到“可普及”還有多遠?
低時延、高速率的5G通信技術,為遠程診療提供了可能。記者日前走訪了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了解5G醫療目前的應用情況。
在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里,一套基于視頻眼震圖儀和轉椅的遠程診療信息平臺,讓BPPV(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的遠程診療成為現實。BPPV俗稱耳石癥眩暈,具有當頭位變動到某一位置時引起短暫眩暈發作的典型特征。
“社區醫生現場采集病人的信息,通過5G實時遠程傳輸的方式,傳到診療信息主平臺,眩暈??漆t生進行圖像的分析、診斷,再對病人的治療制定相應的復位方案,并及時與社區醫生互動、指導完成耳石復位,從而提高治療效率?!睆偷┐髮W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郭平這樣解釋遠程醫療的實際應用。
她表示,耳石癥是臨床中很常見的外周性眩暈疾病,診療關鍵在于對眼震的正確解讀,主要依靠從事眩暈診療的專業醫生的診斷,所以這(遠程醫療)極大緩解了眩暈專業醫生緊缺條件下,如何解決這類常見病的問題,“操作方式就是‘傳統的手法變位檢查+視頻圖像采集+5G傳輸到診療信息平臺’后,我們在后臺遠程診斷分析?!?/span>
遠程診療不僅助力“耳聰”,還助力“目明”。在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數字化裸眼3D裂隙燈也正在讓眼科遠程會診成為可能,遠在云南永平人民醫院的裸眼3D圖像,通過5G實時傳輸并呈現在本地裸眼3D裂隙燈系統上,依托3D場景同步再現,實現了遠程會診。
“(遠程)診治,低時延,無論是醫生對話還是診斷都沒有受到影響,5G可以說讓(遠程醫療)真正插上‘翅膀’??偟膩碚f,我們才剛剛開始摸索,希望未來能夠讓更多患者從中受益?!睆偷┐髮W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院長周行濤說。
他介紹,5G遠程醫療可以用于檢查和治療領域,“檢查領域,一些已經可以做到了,如裸眼3D裂隙燈。但在治療領域,這樣的例子還比較少。這方面的發展,還需要通過交叉研究予以推動?!?/span>
據了解,盡管5G技術已經開始用于醫療領域,但在遠程硬件設備、醫生使用習慣、在患者中的認知度等方面,其發展都還有待增強與適應。
周行濤說,現在大家對這些(遠程醫療)還不是那么了解,場景應用是需要我們去推動的,“我們應該主動去建立5G智慧醫療場景,主動應用起來,這樣患者的需求能得以保障。更重要的是,在實踐中,這樣的場景就會越來越多?!?/span>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上一篇: 浙江發展普惠應急救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