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湖州醫改的惠民密碼:政府有為,讓百姓有感
“浙江省湖州市創造性地把‘三明經驗’與當地實際結合起來,在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建設優質高效的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等方面取得積極進展。”10月21日,在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秘書處、國家衛生健康委就湖州市學習推廣三明醫改經驗有關情況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體改司司長許樹強說。
政策的供給是否有效,取決于是不是朝著政府有為、市場有效、百姓有感的方向前進。浙江省衛生健康委主任張平介紹,浙江省已經把醫改工作納入對市縣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任期目標責任制考核的重要內容;已將全省2.8萬家村衛生室、診所、門診部全部納入疫情防控三級網格監管體系;家庭醫生重點人群簽約覆蓋率達83.7%,連續5年在全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核中列第一名。
湖州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有哪些惠民密碼?如何因地制宜地提供優質普惠的醫療服務?如何讓群眾感受到健康中國帶來的美好、愉悅與安全?記者日前來到湖州實地采訪。
“醫院不應該只有消毒水味”
走進湖州市中心醫院,患者不會受到緊張、焦慮的情緒。陽光透過落地窗灑在地面,周圍的墻上掛著書法、攝影作品,人們乘坐黃色、綠色、紫色的電梯上下樓,“健康號”“春風號”兩輛電車免費接駁患者,招手即停。落地窗外是藍天和郁郁蔥蔥的樹木、植物。診室集中不分散,患者不用跑上跑下就能完成檢查項目,掃碼即可實現院內的智能導航。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老年人可以到人工窗口用現金結算,有志愿者陪伴老人就診……
醫院大廳還有個“網紅打卡點”——一架寫有“讓音樂治愈心靈,歡迎演奏”的鋼琴。記者采訪時,一位女士正在演奏《友誼地久天長》。她指出,自己是陪朋友過來看病的,等待的過程中就來彈奏一曲。
早在今年6月,一位在該院化療的八旬奶奶彈奏《洪湖水浪打浪》的視頻走紅于網絡,有網友表示,被老奶奶積極樂觀的狀態感染到。
“醫院不應該只有消毒水味。”該院黨委書記馬建明介紹,希望通過打造公共區域的藝術景觀,提供多種便民服務,給患者帶來更好的、充滿希望的就醫體驗。
與“以患者為中心”并重的另一個理念是“以員工為核心”。圍繞這一理念,湖州市中心醫院還建設了“職工之家”和文體中心,推出“孕期半職工作制”“女性員工支持委員會”“職工子女夏令營”等關愛舉措。醫務工作者心情不好時可以到心理健康亭唱歌、朗誦,可以去咖啡廳、書吧、空中花園等地放松心情,暖心暖胃。
馬建明認為,解決員工生活上的關鍵小事,才能實現團隊的發展,讓員工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在‘十四五’發展新階段,我們將始終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加快鑄就‘在湖州遇見最美醫院,在湖州享有健康生活’文化品牌,為湖州建設長三角市域醫學高地、打造健康中國先行示范區作出更大貢獻。”馬建明說。
通過醫聯體實現“從無到有”“從有到強”
湖州市吳興區八里店鎮衛生院始建于1953年。該院占地面積11畝,服務管理常住人口近8萬人。
2019年3月,湖州市啟動城市醫聯體建設,該院納入湖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醫療保健集團統一管理,成為該院八里店院區。“通過近3年的城市醫聯體建設,醫院的醫療服務能力和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八里店鎮衛生院院長葉青談到。
據了解,醫聯體建設前,該院主要承擔轄區居民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設置全科、中醫、骨科、婦科等普通門診,整體醫療服務范疇和能力有限。醫聯體建設后,在總院的指導下,該院增設了康復科、高血壓和糖尿病全—專科聯合門診、耳鼻喉科、心內科、口腔科、皮膚科等專科門診,規范化預防接種門診和一個規范化住院病區。
“專科門診的不斷健全,一方面使群眾的基層就診率明顯上升,從2018年的84.54%提到2021年86.11%。另一方面轄區居民小病不出鎮,進一步提升了就醫獲得感。”葉青說。
醫聯體建設后,總院還依靠專家名醫、技術骨干力量,開展垂直排班、輪崗值班,對八里店鎮衛生院醫務人員的業務能力、制度建設、設備投入等給予協助指導。據介紹,2019年至今,總院各科專家團隊共下派骨干專家68名,開展幫扶工作968人次,開展門急診診療1.5萬余人次,開展業務培訓及技術指導50余場次。
“市級專家的下沉指導,增強了基層的醫療服務能力和水平,同時使轄區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市級三甲醫院專家的醫療服務。”葉青說。
智慧醫療“云”上見
浙江省湖州市人民政府市長王綱表示,改革越向縱深推進,就越需要數字賦能。“我們打造了聰明的‘健康大腦’,設立若干個實體和虛擬共享中心,推動各級醫療機構資源互聯互通,實現‘基層檢查、上級診斷、報告共享’;還實時歸集全市822家醫療衛生機構的業務數據和336.76萬常住居民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數據,協助各級醫務人員全面掌握健康大數據,推動精準醫療,減少誤診、漏診。”
數字經濟在浙江有著良好的發展基礎。近幾年,湖州衛生健康領域的信息化建設有很多標志性成果,比如“醫后付”“影像云”等。據了解,這些以便民、惠民、利民為導向重塑的就醫流程,已累計減少患者付費排隊2663.1萬次;累計節約患者膠片費用3.3億元。
在湖州市中心醫院,數字賦能加速打造智慧醫院新模式。馬建明介紹,該院“臨床數據駕駛艙”能全面掌控醫院實時運營狀況;員工辦事“智慧跑零次”,可以實現一鍵報修和中央配送;5G、AI技術實現門診合理用藥100%智能審方、智能快速篩查CT影像等。
基層衛生院同樣有“云服務”。
湖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醫療保健集團黨委書記董朝暉介紹,在總院醫療服務實現“數字化、移動化、常態化”的基礎上,結合幾個基層院區的實際需求,采用“互聯網+醫療”的模式,為行動不便群眾推出“云視訊”遠程在線視頻診療、無人機送藥到家等特色服務。
“通過‘云病例’‘云藥房’‘云檢查’‘云醫院’場景,實現數據(上級醫療機構診療信息)、資源(上級醫療機構門診號源、住院床位、檢查預約等)、智力(上級醫療機構專家會診、放射、心電、病理檢查會診)三下沉。基層不再受限于藥房規模、設備,上級醫院的藥品、床位、檢查設備、門診號源,均能一鍵開具、一鍵申請。同時,處方由上級醫院藥師審方,影像、心電、病理圖片均由上級醫院診斷,疑難病例由上級醫院遠程指導。運行3年來,成效顯著,基層就診率達73.1%,高出省均7.2個百分點。”董朝暉說。
來源:中國青年報
上一篇: 堅持“四個維度”,打造湘贛邊區域醫療中心
下一篇: 重慶“智慧醫院”應用場景不斷拓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