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州:“云”上診療
日前,福建省漳州市醫院互聯網醫院揭牌上線,成為全市首家互聯網醫院。這意味著,漳州市民只要打開手機,動動手指,就能在家與漳州市醫院的專家交流,享受優質的診療服務。
互聯網醫院是漳州積極探索“互聯網+醫療健康”的一個縮影。今年,漳州市衛生健康委聚焦群眾“急難愁盼”的健康需求,將群眾訴求作為“為民辦實事”的重要抓手,堅持“互聯網+醫療健康”建設,積極推動便民惠民服務向縱深發展,打造精細化便民平臺“漳州市統一健康門戶”,讓百姓享受更多健康紅利。
日前,漳州市醫院院長蔡銘智通過互聯網醫院網絡門診與復診患者李女士交流。他在線調閱了患者的就診記錄,包括用藥信息、檢驗檢查結果等,結合問診情況,為李女士開具了一張電子處方單。
李女士根據醫生開出的電子處方單進行線上結算,結算完成后選擇藥品快遞到家服務。當天,藥品就送到她家中。
“如今,通過線上看病方便多了,再也不用來回奔波了。”作為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李女士需要定期到漳州市醫院復查開藥。每次往返醫院加上排隊看病、取藥,就要耗費掉半天時間,而如今在家看病成了現實。
足不出戶完成線上診療,是互聯網醫院的核心理念。漳州市醫院互聯網醫院已開設4個專科及30余名專家門診。從門診預約到診間問診,再到用藥配藥,只要關注微信公眾號“漳州市醫院互聯網醫院”,進入“互聯網醫院”微首頁,病人一步都不用走,就能享受到診療服務。
漳州市醫院副院長張家祥介紹,互聯網醫院融合圖文、語音、視頻等交互手段,形成“線上咨詢+復診續方+藥師審方+藥品調劑+配送到家”的服務體系,覆蓋就醫全流程各環節。
互聯網技術的普遍應用,給群眾看病就醫帶來全新變化。但老年人、兒童或其他不熟悉互聯網操作的群眾,卻會因為數字鴻溝而造成就醫不便。
如何化解老人、小孩使用智能手機就醫的難題?漳州市衛生健康委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聚焦群眾就醫高頻服務,依托“漳州市統一健康門戶”上線“親情賬號”服務。市民只要綁定“親情賬號”并通過關系認證后,即可為父母、子女、配偶或其他親友代申請線上就醫服務,包括線上掛號代預約、就醫費用代充值、檢查報告代查詢等,讓親友也能享受數字生活的發展紅利。
漳州衛生信息中心副主任肖賢惠說,為確保用戶資金安全和隱私,平臺對“親情賬戶”各類代辦服務設定不同權限,如“就醫費用代充值”權限僅對父母、配偶、子女之間開放,“檢查報告代查詢”僅對14周歲及以下兒童的父母開放。
漳州市衛生健康委還依托漳州市統一健康門戶建設滿意度調查系統,市民通過平臺預約就診結束后,平臺將自動發送滿意度服務評價消息通知,市民點擊即可評價。針對“不滿意”服務評價內容,系統自動下發任務,由醫療機構整改并完成患者回訪工作。系統全流程記錄患者評價、醫院整改與回訪情況,市衛生健康委實時監管,實現患者滿意度調查閉環管理,促進醫療機構不斷提升服務水平。
8月,國家工信部和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發布首批“5G+醫療健康”應用試點項目名單。漳州市衛生信息中心的“漳州市區域醫療急救協同應用項目”入圍“5G+急診救治”方向。
今年底前,“漳州市區域醫療急救協同應用項目”將逐步投入使用,屆時將在漳州市各地投用多部5G救護車。在急診患者坐上救護車后,借助車上的5G醫生工作站、智能車載監護以及高清攝像頭設備,專家們在醫院內就能實時獲取救護車中患者的生命體征數據并指導救治。
此外,漳州市級試點救護車(市醫院、市急救中心)還將針對腦卒中患者實現在救護車上遠程刷卡、繳費、查體、診斷、開處方、采血等,特別是對于需要提前采血化驗的患者,可以在救護車上先行完成,到院之后需要做的檢查檢驗都能在救護車上提前開單。當救護車到達醫院時,患者已提前辦理好手續,醫生已提前做好手術前的準備,以便立即投入對患者的救治。
肖賢惠表示,5G信息技術賦能急診救治領域后,將極大縮短搶救時間,為患者爭取更大生機,實現“患者未到,信息先到”、患者上車即入院,全面落實患者救治“零等待”、綠色通道“零距離”。
來源:福建日報
上一篇: 醫療信息化新聞一周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