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虹: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多院區信息化建設實踐
CHIMA 2021大會將于7月29日-31日在青島紅島國際會議展覽中心舉行,大會將對多院區信息化建設等相關熱點話題展開探討,敬請關注。
創建于1907年的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簡稱“華山醫院”)是中國醫療領域的翹楚,擁有總院、虹橋、浦東、江蘇路、北院等多個院區。“為滿足不同院區之間業務能夠協同、資源可以調度以及同質化管理的要求,醫院對多院區一體化管理進行了相關的信息化改造。”華山醫院信息中心主任黃虹介紹,華山醫院各院區的信息化建設是在不同年代逐步建成的,大多采用單體院區建設模式,多院區一體化管理對醫院信息系統從單體建設向多院區融合提出了新的挑戰。多院區必須考慮對底層基礎設施進行充分地利舊和池化、應用層需要做到版本一致、邏輯一致、單院區1.0數據中心向多院區2.0數據中心轉變,多院區環境多樣化以及多個出口的信息安全 ,要有與傳統信息化建設不同的思維和考量。
加強數據標準化,升級數據中心
在2018年虹橋院區落成后,華山醫院開始了多院區信息化建設。“之前浦東院區和江蘇路院區是通過裸光纖跟總院連通,我們更多地把這些院區看成是總院的幾棟建筑物。作為華山醫院核心業務的虹橋院區,業務上來很快,病種、手術也比較復雜,擁有相對比較獨立的業務邏輯,因此采取裸光纖的簡單接入方式不合適。”黃虹指出,為了實現醫療行為的連續性(比如病史和醫囑),需要推進多院區間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盡量推動應用軟件的版本統一,從而能夠使業務過程中落地的數據一致。但是從數據層來講,多個院區可能涉及到多個庫、多個表、多個基礎數據定義,如何把異構系統的數據統一到一個數據的數據標準集里再傳遞出來,從應用來講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在具體實踐中,HIS、電子病歷等系統比較好實現交互。但是有些醫技系統,比如PACS系統,可能較難統一。“不同院區的醫生習慣了自己的醫技系統,不太能接受換一套系統。”黃虹談到。基于此,華山醫院尊重臨床選擇,沒有生硬地統一醫技系統,而是從數據層面進行交互,影像和報告盡可能通過后臺整合前臺調度模式。在此過程中,最大的挑戰永遠是數據標準化。黃虹強調:“要在多院區醫技系統已經定義好的主數據上面,再加一套主數據,以此使各自院區定義的主數據標準化,也就是給數據再做一套數據標準。我們正在為不同院區的同一類臨床項目進行數據標準化。這也就意味著醫院的數據中心正在從原來的單體醫院1.0向多院區2.0的方向升級,為單體院區的主數據再標注更高層級的主數據。”
據了解,華山醫院此次數據中心升級主要包含以下新功能:第一,為主數據再做一套主數據標準體系;第二,盡量把能夠一體化的系統一體化,比如HIS和電子病歷都統一為一套;第三,最大可能把質控和標準邏輯實現統一,這涉及到后臺邏輯的統一改造。
對于支撐應用系統的基礎設施層,比如服務器和數據庫,華山醫院在多院區信息化建設過程中采取的是雙活模式,未來根據醫院業務需要可能會采取三活模式,這相當于多院區的私有池建設。“雙活數據中心的作用,是把全院的業務分攤在各個院區的算力和存儲上。”黃虹表示,目前醫院把院區之間的服務器和存儲作為統一的資源池進行管理,一方面增強了醫院的算力,另一方面實現了多院區基礎設施的利舊和冗余支持。
統一調度醫療資源,方便患者就醫
過去,華山醫院設計信息系統時,更多考慮的是在單體醫院的業務流動。比如患者在總院預約CT,預約中心可以看到的是總院的CT設備,患者也只能約到總院的這些設備。在進行多院區信息整合后,醫院的預約中心不再面向單一院區,而是面向所有院區,實現了對全院醫療設備的統一調度。“通過信息平臺,把各院區距離的的劣勢變成多點開業的優勢,方便患者就近檢查,使各院區間醫療設備的利用率得到提升。既有效調度了醫療資源,也方便了患者就醫,實現醫患的雙贏。”黃虹談到。
華山醫院的PET-CT檢查中心在一個單獨的地址。過去,如果患者需要做該檢查,要到中心付費后再進行預約,耗時耗力。多院區建設改變了這一狀況。患者在醫院任何一個院區都可以預約,按照預約時間到場檢查即可,方便快捷。
加強信息安全,統一管理終端
過去,華山醫院的每個院區都設有互聯網出口。在進行多院區信息化整合后,醫院的網絡設施進行統一管理和調度。醫院把多個互聯網出口部署到統一的安全區域,采取統一的安全策略,避免了重復投資,降低了相關成本。也是通過這樣的配置,各個院區的互聯網出口資源通過統一調度可以服務到總院的各個院區,一個安全策略可以實現全部院區的管理。
終端管理也是如此。過去各自院區各自管理自己的終端。現在通過統一的多院區終端管理,統一設置醫院的防火墻、防毒墻、補丁管理、外設端口規則設定確保了多院區的終端安全。
通過多院區信息一體化的建設,醫院信息中心的人員管理也更加靈活。“目前我們員工采取多院區統一值班模式,這樣方便工程師熟悉各個院區的業務,對多院區之間的業務協同,基礎設施協同會有新的認識。”黃虹解釋。
給多院區信息化建設提出四點建議
針對醫院多院區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可能碰到的問題,黃虹主任給出了以下四點建議:
第一,基礎數據的統一是第一要素,將包括收費項目、科室、人員等在內的基礎數據盡快統一成一套體系,給各系統升級或對接提供一個參照物;
第二,網絡規劃從多院區角度出發進行整體設計,有統一的IP規劃、設備管理和策略配置;
第三,基于私有池模式,將全院的服務器和存儲等基礎設施能夠統一到一個大池子里,在此基礎上進行邏輯切割,實現對多院區算力、存儲的的統一利用;
第四,把單體醫院的數據中心升級為全院的數據中心,由此實現對醫療資源的統一調度、業務的協同和管理的統一標準。
華山醫院下一步多院區信息化建設主要集中在全院主數據建設、業務系統統一、算力和存儲池統一管理等方面。
“在開展多院區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必須意識到每套系統背后的邏輯都是管理的邏輯,而業務邏輯的統一是最難的。”黃虹強調。
(本文由CHIMA秘書處楊永燕采寫)
上一篇: “互聯網+醫療”背景下的醫保管理
下一篇: 基于物聯網模式的醫療設備管理系統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