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市中心醫院執行院長胡亞華:加快互聯網醫院建設 助力智慧醫療“加速跑”
疫情影響之下,傳統的醫療模式都有哪些新變化?日前,鄂東醫療集團黨委委員、副總院長,黃石市中心醫院執行院長胡亞華對此進行了詳細闡述。
疫情對就醫模式的改變,促使互聯網醫療時代加速到來。
“屏幕‘隔離’下的問診,有效地阻隔了可能發生的疫情傳播。而線上問診,則避免了普通發熱患者去醫院而可能造成的交叉感染,也讓診斷和救治變得更加高效便捷。”胡亞華介紹,疫情期間,互聯網醫院如雨后春筍般破土而出。
作為鄂東南地區唯一的三級甲等國有綜合醫院,鄂東醫療集團黃石市中心醫院承擔著為周邊地區廣大群眾提供醫療服務的重要責任,率先成立了黃石市首家互聯網醫院。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為方便廣大門診患者就醫,該院在實體醫院的基礎上,從2020年1月21日開始開展互聯網診療服務試運行,為患者提供“智能分診、預約掛號、移動支付、報告查詢、圖文問診、視頻問診、電子處方、藥品配送、病歷寄送、慢病管理、停車繳費”等一系列“互聯網+醫療服務”。同年2月23日,通過省衛生健康委遴選,順利獲批開展互聯網診療業務。
進入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2020年9月18日,鄂東醫療集團與第三方共同創建了“智慧醫療”服務云平臺,探索線上線下有機結合的移動醫療服務新模式。
同時,由鄂東醫療集團信息部牽頭,醫療、護理、藥學、客服、財務以及各臨床科室等多部門共同參與互聯網醫院的建設。目前,已基本完成電子就診卡、預約掛號、當日掛號、門診繳費、檢查檢驗結果查詢等功能模塊的接口。
“互聯網醫院建設的推進,讓患者就醫更便捷,讓員工操作更方便,讓決策管理更精細,帶來更多高效的享受和體驗,并積極延伸覆蓋區域內三級醫療服務網絡,讓‘互聯網+醫療健康’實踐結出新碩果。”胡亞華說,互聯網醫院的開通,實實在在緩解了人民群眾看病難問題。
互聯網醫院的加快落地,為老百姓尋醫問藥、復診續方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
“目前,我們實現了互聯網醫院為慢性病患者提供在線復診服務,患者足不出戶即可獲得醫生電子處方,并通過藥店配送或物流自提兩種方式獲得便捷的線上、線下服務。”胡亞華總結道。
據介紹,2021年1月12日,黃石市中心醫院互聯網醫院正式接入湖北省智慧醫保平臺,成為黃石市首家接入省醫保結算平臺的互聯網醫院。黃石市也成為全省除武漢市外,第一個將市級互聯網醫院接入湖北醫保智慧平臺的地級市。
另一方面,此前,由于黃石市中心醫院等綜合性醫院醫生電子處方不能流轉至零售藥店,導致零售藥店不能為患者配送處方藥品,成為醫院、醫藥聯通服務的堵點。
為此,黃石市通過省智慧醫保平臺,先行打通市中心醫院互聯網醫院和國藥控股黃石國大時珍藥房有限公司的信息系統銜接,為慢性病患者提供在線健康咨詢、遠程會診、慢病患者健康管理等診療服務。
同時,醫院通過合理用藥的審方制度,對醫生開具的處方進行后臺審核,保障患者用藥合理性和安全性。同時根據患者需求利用處方流轉平臺將處方流轉到定點零售藥房,藥房線上線下聯動,為患者配送處方藥品。
“依托互聯網醫院,我們打通了‘醫院、醫保、醫藥’三醫服務流程,實現了‘醫院就診及處方流轉、零售藥店藥品配送、醫保即時結算’三個環節互聯互通,使符合條件的慢性病患者足不出戶也可以享受慢性病診療和醫保報銷服務。”胡亞華說。
某種程度上,此次疫情也為互聯網醫院的加速建設帶來了契機。
“我們多年前就在著手準備,從過去的在線咨詢到拿到牌照后的在線診療、線上支付,沒想到在疫情期間發揮了獨特作用。”胡亞華表示,互聯網醫院的建設,讓公眾對互聯網醫療的認知有了質的提升,未來互聯網醫院的發展趨勢會進一步加快。
他進一步指出,疫情之下,將極大提高公眾對互聯網醫院的接受度。但疫情后,如何讓用戶對互聯網問診從“臨時性”變為“日常性”?大潮退去后,如何還能保持用戶的高活躍度和留存率?這是擺在首批準入的互聯網醫院的一個重要問題。
“與其他單純互聯網醫療平臺不同的是,我們的互聯網醫院以實體醫院為依托,線上互聯網醫院主要針對復診及慢性病患者,調動醫療資源平臺和數據,與線下實體醫院聯動。”胡亞華分析,互聯網醫院的上線,實際上是起到了輔助和補充的作用,線上無法取代線下,但線上線下相結合,才能給市民最完善和安全的醫療體驗。
“為此,我們將著力提供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全流程服務,構建‘醫聯體式’的互聯網醫院格局,打造符合分級診療要求的‘互聯網+醫療健康’新秩序。”胡亞華說。
值得一提的是,為滿足醫保慢性病患者線上復診購藥的需求,黃石市也已將“高血壓、糖尿病、帕金森病、慢性阻塞性肺病(重度)、肝硬化”等五類慢性病病人納入互聯網醫院復診試點范圍。
隨著更多新診療模式落地,黃石市中心醫院互聯網醫院正在搭建的“在線醫療”新場景,必將助力黃石智慧醫療“跑出”加速度,讓更多百姓獲得實實在在的便利。
來源:荊楚網
記者:呂鑒蕾、阮瓊、胡文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