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7久久-久久97人人-久久97人人超人人超碰超国产-久久99-久久999国产免费-久久999精品

馮火:2020年醫信工程師個人總結

作者:馮火 發布時間:2021-01-19
瀏覽次數:
引文

個人總結對于我來說有兩種:第一種是工作總結,比如寫今年信息化有什么亮點、做了哪些項目、做了哪些事情等等;第二種,寫給自己的個人版,比如今年學了什么技術、自己做了哪些有意義的事、受到了哪些啟發、提高了哪些認知等等。接下來我寫的個人總結,屬于第二種,寫給自已的個人版。


2020年我寫了42篇原創文章。平均每篇大約3000字,共計約12.6萬字。??我個人覺得有幾篇文章值得拿出來總結一下。


第一篇,“如何成為寫SQL高手”,閱讀量已經接3萬+,我幫大家提煉了一個本質性的東西,SQL問題就是集合問題。估計有不少人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原理就這么簡單!的確就這么簡單。


第二篇,“臨床思維VS信息化思維VS醫保思維”,我成功預測了DRGs不是醫保的最終解決方法,而是一個當下最好的平衡方案。現在國家醫保局公布了DIP方案,印證了我提到的這一觀點。這是由于兩種思維模式不同,所導致的必然結果。


第三篇,“我從WINEX學到什么?”,發表在HIT專家網,主要分析了為什么以中臺構建下一代的系統將是主流。不是用戶的跟隨者,而是用戶的同行者。也就是說要做用戶的顧問,而非秘書。中臺最終目的是開發出學習你的操作習慣、偏好,而且具有機器學習功能的軟件,而這樣的軟件是會讓用戶“上癮”的。


第四篇,“有一種信息科叫作創業型信息科”,主要分析了黃瑜團隊,他們這種行事邏輯有點像公司,招聘人才主要看能力,自主研發系統等等,我當前實在找不到一個恰當的詞來形容,自己發明了一個概念“創業型信息科”。“創業型信息科”不是指開發幾個軟件就算了,而是你的行事邏輯像公司,現在這個概念越來越被同行所接受。


第五篇,“醫院信息集成平臺與面向服務架構”,搞懂了什么是面向服務架構,什么是集成。要真正理解集成平臺,就要區分什么是手段,什么是目標。集成平臺是手段,異構系統的集成才是目標。

    

2020年通過系統架構設計師考試。我最大的體會,笨辦法就是捷徑。畢竟這是一項高級認證考試,還是很有難度的。我在公眾號有寫經驗總結,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去看。



獵豹移動CEO傅盛說過,人和人之間最大的區別,在于認知,我個人非常認同。所謂透過現象看本質,只不過用新認知,回頭了再看過去的問題,才恍然大悟。


網上有個段子,說有位房地產老板開著豪車去某CBD見客戶,會談到一個半小時的時候,借機說有事出去一會兒,這位老板實際上去停車場,把豪車開出去兜一圈,再回到停車場,省了幾十元停車費,再接著去跟客戶談。在我原來的認知當中,這不就是“非理性經濟學”,寧愿花上100萬去買一輛豪車,也不愿意交幾十塊錢的停車費。人有錢以后,虛榮心膨脹,愛面子。


今年我改變這個認知,有個故事是這樣,有人去問一個包工頭,“你為什么要貸款去買奔馳,虛榮心膨脹了吧?你每年交的保險費,都夠我買一輛代步車”。“兄弟,我這個是沒有辦法,假設我開著一輛代步車去銀行辦貸款,誰會相信我是下一個馬云?假設我開著一輛代步車去工地,那些農民工看到我,心里會不會疑問,這老板這副窮酸樣,到底行不行啊?”。 買豪車的目的不是用來炫富、愛面子,而是問題的一種解決方案。開著一輛保時捷停在一家銀行的門口,辦貸款是不是比別人容易,開保時捷停在工地上,那些農民工,都知道你是成功人士,不差你們這點工資,他們是不是放心在這我這里干。


再說一個今年得到的新認知。一個經典問題,“女朋友與你媽同時掉進水里,你只能救一個,你應該救誰”。最沒有文化的回答,“我救我媽”,對方回復“渣男”;“我救女朋友”,對方回復“禽獸不如”。稍帶智商的回答,“我先判斷,女朋友和媽哪個會游泳,我去救那個不會游泳的人”,對方回復“敷衍,你根本就不在乎我”。不管你怎么回答,或者你沉默不語,對方都不會滿意。面對這樣“左右都不是人”的問題,怎么破局?需要把這樣一種“三角關系”,變成“二角關系”,也就是去掉其中一個選項,標準答案,“我跟媽商量過了,我媽說這種情況,應該先救你”,或者“我跟女朋友商量過了,我女朋友說這種情況,應該先救咱媽”。


所以提高認知對于我們來說很重要, 2020年我己投入學習資金大概1600元(不包括考系統架構設計師的費用),我主要使用得到、極客時間、樊登讀書付費平臺進行學習,今年學習了27個課程,完成收聽樊登讀書一年50本的目標,看完劉潤公眾號幾乎每一篇文章。以下分享2020我學到的那些重要認知。


01
認知一:從管理角度看信息化的意義


說到信息化,我們首先想到的第一個作用是,給工作帶來便利性,提高工作效率。如果我們對信息化只有這么淺薄的理解,是做不好信息化的。


怎么樣才能進一步加深理解呢?我們必須對那些習以為常的基本概念,重新深入的理解。什么是數據?????有人說,數據就是一個值嗎?數據就是記錄?……,我認為這些說法都對,但是理解不夠深入。什么是數據,數據是對應現實事物某一時刻的一次映射。比如拍CT,形成一些圖像數據,這是對應某一時刻的身體狀況的一次映射。比如體溫36.3度,是對應某一時刻人體體溫的一次映射。我們知道體溫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變化。體溫記錄永遠只是某一時刻的映射。


既然數據是一種映射,那它的意義又在哪里?數據最大的特征是精確,把原來那種模糊的東西亮化出來。所謂數據的意義,在于對每件事情可以亮化表達。


舉個例子,假設現在做一個游戲,你開車帶幾個朋友上高速,你要求幾個朋友蒙上眼睛,猜一猜車速是多少,有人說80km/h,有人說90km/h,有人說100km/h。這種憑感覺猜測通常是很不靠譜的,但我們可以從儀表盤顯示看到當前時速,對車速進行了“亮化”,這就是信息化的意義,減少認知偏差。


接下來一個問題,什么是閉環?就拿開車這件事來舉例,為了順利完成開車這個動作,你需要知道,還有多少升油、時速是多少、導航地圖規劃的路線等等。我們把涉及開車所有內容進行亮化。有了這些指標以后,才能開好車。信息化閉環指在我們完成某一件事情的時候,涉及所有的操作都要進行數據亮化。


只有用數據對每件事進行亮化以后,而且每項業務做到閉環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對于管理才有意義。為什么這么說?比如我們對檢驗標本進行閉環信息化管理,假設現在要你分析急診標本的完成率情況,我們知道急診標本按規定應該2小時以內出報告。假設我們通過數據統計分析得到完成率只有90%,進一步分析發現,白天是98%,晚上是80%。再進一步發現,檢驗科安排的人手不夠,導致部分急診標本未能及時做出報告。


如果沒有信息化閉環,缺少標本采樣時間,標本接收時間,我們就不能得到急診標本的完成率,也無法找到問題的原因,對醫院管理問題給出建議也無從談起。


物聯網應用開始逐步滲透到醫院,其中一個重要作用,是提高數據的“分辨率”。舉例說明,比如體溫數據,護士一天最多對某個病人測量6次。如果存在一個體溫傳感器,幾分鐘就可以記錄一次數據,體溫這個數據可以亮化更細。比如測血糖,在物聯網環境下,幾分鐘測一次,血糖數據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好比原來你用手機拍照,只可以拍30萬像素的圖片,現在可以拍2000萬像素的圖片,這就是物聯網的一個重要作用,要解決數據的“分辨率”。


數據亮化,通過業務信息化閉環,再通過數據分析,讓問題被看見。讓組織當中存在的問題被看見,這就是信息化對管理的意義。


02
認知二:用戶需求


我們常說需求不對,什么都不對。什么才是用戶的真需求,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個人比較喜歡用“島”理論來解釋什么是用戶的需求,需求就像一座“島”。“島”水面以上的小部分是顯而易見的需求,“島”水面以下的絕大部分是隱性的需求。


顯性需求我們可以通過問卷調查、用戶訪談、開會、現場調研等途徑得到。隱性需求是客戶也不知道他要什么,這樣的需求存在于人的潛意識當中。舉例說明,走進餐館,服務員熱情給你推薦店里的招牌菜,你也沒見過,價格不貴,點一個試試。服務員上菜,你嘗了一下,口感細膩,味道不錯。假設你問客戶,你喜歡吃什么菜,他最多跟你說“我曾經吃過什么”,很難想像世界上還有這樣一道菜適合他。用戶的需求,只存在一個人的“味蕾”當中,等著我們去發現。


如何獲得用戶的隱性需求,我個人總結了3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提高自己的認知,幫用戶看到那種長久以來的思維盲區。舉例說明,用戶到底需要的是短跑還是馬拉松?用戶說“我們不要輸在起跑線”,背后的隱喻,人生就像短跑,或者是競賽。用戶說“我們不要輸在終點線”,背后的隱喻,人生是一場馬拉松,最重要的是誰能贏在終點,而不是起點。


第二種方法,用自己的專業性知識來解決,用戶原來無法解決的難題。舉例說明,醫生在家里,空閑的時候,可以寫病歷,原有信息化技術水平,這個功能是很難實現的,因為醫院信息系統大部分都是局域網的。如果存在著一種成熟的云HIS系統,就可以解決醫生的這種問題。云HIS可以提供隨時隨地的服務。


第三種方法,通過數據分析、機器學習、深度學習技術,找到暗藏在數據當中的一些規律。舉例說明,啤酒與尿片的故事。啤酒與尿片,在我們正常認知當中,兩者之間,風馬牛不相及。但通過數據分析發現,買了尿片的人,就會去買啤酒。掌握到這樣一個規律以后,商家把啤酒和尿布放在同一個地方進行銷售,果然啤酒與尿布的銷售量大幅上升。研究發現,這是因為爸爸們去買尿片的時候為了犒勞自己,所以順手買了一些啤酒。


理解醫院信息化需求,首先要區分個人與組織需求之間的區別。舉個例子,一個男生看上一個女生,產生戀愛需求,只要這個女生也看上了這個男生,兩情相悅就可以了。當有一天男生和女生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變成了兩個家庭的事。比如男生是否有房、有車、高收入人群等等,女生是否年齡太大、教育狀況怎樣等等。最好是門當戶對,才能把這門婚事給辦了。


“戀愛”是個人需求,“婚姻”是組織需求。把醫院信息化的甲乙方,用“婚姻”類比,這是比較恰當的。醫院信息化是組織需求,也分為顯性需求和隱性需求,上文中有提及,不再贅述。什么是組織?組織太復雜,必須先用一個抽象的視角去看組織,再逐步還原解決現實當中的問題。


如果把組織比喻成一艘船。請問這艘船,最重要的是什么?有很多人腦子里冒出來的答案,應該是船長。一位管理大師給出的答案,并不是這個船長,而是船的設計師。不知道大家看過泰坦尼克號那個電影沒有?泰坦尼克號撞上冰山,其實就是在船底劃破一道口子,正常來說應該無關大礙,由于設計的缺陷,倒灌海水,最后是被腰折成兩段,沉沒到海里。如果一個船的設計本來就有問題,船長再牛逼也沒什么用。我們經常聽到一句話,結構不對,什么都不對,就是這個原因。


組織可以抽象成要素和連接關系。要素是否正確,連接關系是否正確,才能保證組織朝著一個正確方向前進。解決要素的問題,我們經常說的一句話,把正確的人放在正確的位置上。


什么是連接關系的問題。舉例說明,三個和尚,如何實現公平分粥。第一種方案,德高望重的和尚來分粥;第二種方案,每個和尚輪流分粥;第三種方案,任何一個和尚分粥,分粥者必須等所有人拿完以后,他拿最后一碗。第1種方案,有人說我的粥少了,德高望重的和尚說,天地良心,絕不會干這種事;第2種方案,分粥者自己最公平,其他人就不好說;第3種方案最佳,分粥者敢把粥分的不均勻,倒霉的一定是他自己。


所以搞清楚組織本身,就才能真正明白用戶需求。組織的管理模式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風格,我們有必要去了解。主要是兩個風格,OKR和KPI。不了解這種風格,就不會明白,為什么會把“勞斯萊斯”高大上的信息系統,開成“拖拉機”的感覺。我在下一個認知中詳細探討。


03
認知三:OKR與KPI的區別


吳伯凡在他付費專欄里面,提到管理大師德魯克敏銳觀察到一個現象,很多組織都是一種假管理,人在管事。真管理,應該是事在管人。


什么是人在管事,事在管人?我拿足球比賽來舉例,假設我們設置KPI關鍵指標,人為設定了控球率、進球數、射門次數等等指標,只要達到指標,就能贏得比賽,如果達不到這些指標就進行懲罰。


假設在一場比賽中,為了贏得整場比賽,這次比賽輸掉是最佳選擇,如果贏了這場比賽,下一場面對強大的對手,導致整場比賽輸掉。


進球數是指標,贏得比賽才是目標。人在管事的時候是由指標去驅動完成目標,但是指標并不完全等于目標,往往事與愿違。事在管人是由目標出發,驅動由人來完成,比如為了贏得整場比賽,故意輸掉那場比賽,自己往自己球門射門,這樣奇怪現象就會發生。為什么說好的管理不像管理,壞的管理很像管理,這就是原因。


人在管事,其實就是制定KPI。事在管人,其實就是實行OKR。它們之間最大區別,KPI管理的是指標,OKR管理的是目標。OKR起源于英特爾,發揚于谷歌。由于德魯克反復強調,美國的商界都不再用manager,而是用executive來指我們通常所說的那個管理者。為什么過去把公司的一把手叫總經理,現在都叫CEO首席執行官。這并不是咬文嚼字,總經理更多的時候在行使一種職務權利,人在管事,而CEO是目標的執行者第一負責人,也就是事在管人。


我拿自己舉例,假設現在你為了幫助我更好地寫作,設置一些KPI,比如一年寫45篇文章,每篇寫3000字。寫作的目的本來是幫助自己深度思考。由于制定了KPI以后,就會把指標當成目標,我的目標變成了45篇文章和每篇3000個字。我為了完成這樣的目標,寫作質量肯定不是我最關心的,如何趕快完成這個數量,才是我重點要思考的問題。每篇有3000個字,我可能生拼硬湊了一些字上去。為了湊夠45篇,我可能找一些無關緊要的事寫一篇,而不是自己深度思考的事情。關心指標,不關心目標,會使我的動作變形。


管理者希望KPI設置的越高越好,被管理者的希望KPI設計的越簡單越好,多做容易的事、少干事、少出錯,雙方有著天然的矛盾。為什么績效考核管理系統很難上線,因為它違反人性,只關注指標,不關注目標,而指標不等于目標。


再舉例說明,有個患者來到醫院就診,發現醫院有提供飲水機,想過去喝水,他走過去發現,沒有一次性水杯了。他把這個情況告訴醫院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去了倉庫,發現也沒有一次性水杯了。怎么辦?只能等到倉庫進貨,幾天以后,水杯的問題才能解決。解決這個問題很難嗎?不難,一般醫院都有超市,跑去超市,花上十幾塊就可以解決問題。


換不換水杯其實是一個很大的難題。因為規章制度里面沒有寫,可以自己掏錢去買東西,再回去報賬。目標不是患者,而是規章制度。自己掏錢就是一種損失,最佳策略,只要沒有投訴,按制度辦理,走流程處理,至于患者不爽,不關我事。一般患者也不會因為沒有一次性杯子的問題去投訴,只是心里不爽。網上有一個視頻,有一位老人,冒雨去交社保,拿著現金發現交不了社保,工作人員告訴她只能用手機支付,不收現金,讓其家屬或親戚代交,辦事大廳墻上掛著“為人民服務”幾個字,顯得格外刺眼。目標顯然不是人民群眾,而是規章制度。


再舉例,有一次有個醫生打電話給我,他說家里有一臺閑置舊電腦,可以搬回醫院,把系統重裝,再裝好各種醫療軟件,再拿回他的科室使用。這本來是一件好事,自帶裝備回單位,舊物利用,對于單位來說,也節省一筆購置電腦的開支。我問了一下同事,看了一下規章制度,自帶電腦這種情況,如果需要維修,比如壞硬盤,如何報賬,都是一個問題,不知道怎么處理。于是我給他回電話,你還是寫一個購置申請,采購一臺新電腦給他使用。我那次也是對規章制度負責,沒有對目標負責。


什么是KPI,要深入了解KPI的由來,必須要從管理學發展歷史來看,在工業社會,怎么樣衡量工人的工作量,那就是掐秒表,計算工作量。比如某個工人生產一個零件,平均需要1天。我們就可以設定一個指標,1零件/天。工人沒有完成,基本就是在偷懶,就扣績效,懶惰是人的天性,用KPI可以管理這種天性,KPI在這種體力流水線生產會有重大的價值。后來再把KPI逐步推廣到各個組織,沿用至今。但當KPI進入一個腦力勞動的管理體系中,有著明顯的副作用,比如你要求一個作家每天寫一篇高質量的文章,動作就會變形,為了寫而寫,而不是為了創作作品。


對指標負責,而不是對目標負責,指標不等于目標,這是KPI最大的弊病。在KPI的體制下,干活越多,往往指標越多,一旦達不到某個指標,就會有一定相應的懲罰,可能岀現一種極端情況,干的越多,拿錢最少。盡量不干事、少干事、干簡單容易的事,可能是KPI考核機制下最佳的生存策略。


區分了什么是指標,什么是目標。再來看信息化當中的問題,當我們把評級當成目標的時候,忽略原有的目標,信息化原有的那種便利性和易用性變得不重要,明明買的是“勞斯萊斯”高大上的信息系統,卻開成“拖拉機”的感覺。


04
認知四: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有效解決問題的方式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跨躍問題來解決問題,也就是讓那個問題本身不再成為一個問題,在另一個維度解決。比如打印機與無紙化的故事,打印機的最大敵人根本不是另一個打印機廠商,而是那些做無紙化的廠商。


第二種就是解決問題的問題,通常才是有效的解決方法。那什么是解決問題的問題呢?舉例說明,問信息科到底是后勤、醫技、行政?大家眾說紛紜,有人說是后勤,有人說是醫技,有人說是行政。如果你用解決問題的問題的思路去想這個問題,你會發現這個問題并不重要。比如一個人沉迷于游戲,玩游戲的問題的問題,某個人空虛,或者逃避現實等。


問信息科到底是后勤、醫技、行政?背后隱喻,信息科為什么沒地位,臨床科室肯定不會問這種問題,因為沒必要問。如何讓信息科有地位,第一個別人給你,第二個自己爭取。如果要別人給你,必須要回答,你能做什么,你己經做什么,你將來準備做什么。自己爭取,我能做什么,我己經做什么,我將來準備做什么,才能配得上那個地位。


我再舉個例子,假設我要去應聘一個架構師的工作,我不是先打個電話給老板,說我很勤奮,請給我一次機會當架構師。而是我重點關注的是做為一名架構師,我是否具備這樣、那樣的能力。


所謂地位,只不過是我們能力、業績,表現的足夠優秀的時候,別人送給你的一種精神上的鼓勵。


05
認知五:習慣的本質,不是堅持而是上癮。


先說一個幾乎人人都懂得道理,要做到非常困難。我們都說健康很重要,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適度鍛煉是一個保持身體健康的有效手段。我們都曾經想過制定一個周密的鍛煉計劃,常常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堅持不下去。


為此你想了很多方法。第一種方法,在“道德上綁架自己”。假如你制定了一個每天跑步的計劃,開始那幾天你嚴格執行計劃,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你松懈了,有幾天沒有去跑,然后你在心里對自己“破口大罵”,我怎么意志力這么差?第二種方法,利用人性中的弱點,厭倦損失。你鼓起勇氣,去健身房開了一個年卡,交了錢的,不去就是損失。有些剛開始的時候去了兩三天,之后再也沒有去過了,等于浪費了幾百甚至上千元。慢慢的覺得自己管不住自己,又打回了原形。


這是為什么?回答問題之前,我讓你堅持做另一件事情。假設我在那里每天堅持吃兩塊小蛋糕,相信99%的人都做得到。為什么一個讓你堅持鍛煉身體,一個讓堅持你吃東西,一個堅持不了,另一個能堅持?因為人的本性是好吃懶做,和人的本性去抗爭注定是徒勞的。人的本性就像一頭房間里的大象,你是拗不過它的,只能順著它來。


既然我們有人性的弱點,就不只有“好吃懶做”這一個,還有比如“貪小便宜”、“玩游戲上癮”等等。解決其中一個人性弱點的最好方法,就是用另外一個人性弱點來代替。有些看上去很耗體力的事情,為什么人們對它,樂此不疲。比如足球運動,那種經常踢足球的人,他在球場上大汗淋漓踢了一場球,從心理層面他是不會覺得累的。下了球場,他就會想著什么時候可以再踢一場。因為他們踢的不是足球,而是“足球癮”。我知道有很HITer是足球愛好者,應該對我上面的描述有所認同。


我們為什么會對足球、籃球這種耗體力的事情上癮呢?因為它們是游戲化在現實當中的現身。可預期的目標、馬上反饋、結果不確定性。我以足球為例,特別說明,我不是一個足球的愛好者,我對足球的知識了解的很有限,所以我只會大概的說一下這項運動,大家請諒解。游戲規則,簡單的說有兩支隊,哪一隊球進的多就獲勝。


什么是可預期的目標?你有站在一個足球場的經歷,你會發現,雖然前面有個守門員在那里,這個球門很大,我只要一腳踢進去球就獲勝,在你的潛意識當中覺得這個目標是很容易達成的,但是實際沒有那么輕松,你和目標之間產生了一種距離感,你有可以達到目標的感覺,這種目標就是可預期的目標。


什么是及時反饋?當你把球踢進球門,你就知道自己到底贏了,還是輸了。不是那些裁判商量以后,過兩天再公布一下誰贏誰輸。


什么是結果不確定性?沒人能預測世界杯誰能得冠軍?結果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對于人來說是很有吸引力的。


平凡的教練教你堅持,優秀的教練叫你上癮。讓原本一個不太可能發生的事情怎么變的可能,我用我自己的親身經歷來為你舉例。因為我要去參加架構師考試,發現這考試除了拼智力以外,還要拼體力,考試時間從9:00一直到下午的5:00,考試時長5個小時,中午只能簡單的休息一下,非常考驗體力。為了能讓自己有一個好的狀態去考試,加上之前看過一個跑步教練寫的書。借此機會,我想試一下書中所提到的方法,真金不怕火煉,到底有沒有效?這套“上癮”的方法,親測有效。


堅持跑步,其實就是一個讓自己上癮的過程。雖然作者沒有寫過這句話,但是我從他的書中得到了這樣一個洞察。我也看過其他教練寫的一些課程,綜合實際情況,按“上癮”的邏輯,來對待跑步這件事。


先學習關于跑步相關知識,在我過去那種認知當中,這么簡單的東西還要學習,跑姿是否正確、短跑和長跑的區別、有熱身等等知識的了解,還是有必要學習,否則會出現一個運動損傷,得不償失。接下來,購買一些必要的裝備,因為我是業余中的業余,就買了裝備幾百塊跑鞋,一個華為手環。為什么需要一個手環?首先對自己的數據進行量化,心率、配速、血氧飽和度、時長、公里數等等,再形成閉環。有了這些數據以后,你就知道自己哪個環節薄弱,再有針對性的改進。


接下來開始行動,所有的習慣都是始于一個微不足道的開始,永遠不要制定一個讓你“痛苦”的目標,就像游戲一樣,一步一步把你滑進去,形成一個“上癮”的習慣。不要制定今天2公里、明天3公里、后天5公里,這種計劃,從開始到失敗是注定的。


第一天,你可以試一下跑100米、200米、300米都可以,千萬不要難為自己。我第一天只跑了800米,氣喘吁吁,感覺有點難受,心率很高,馬上停下來,心臟適應不過來,暗自給自己一個正反饋,今天很不錯,邁開了腿。由于自己跑姿可能不正確、又沒有做熱身動作,間隔一天,我的目標是1000米,岀門之前自己腦補了一些跑步非常多的好處,又愉快的完成了目標。今天比昨天進步一點點,當你堅持幾個月以后,你發現跑5-7公里都沒有問題。


對于普通人來說,如果單純是為了鍛煉身體,來自跑步教練的建議是,跑10公里以下就夠了。10公里以上要補充電解質,20公里以上要補充“能量膠”,需要一些更加專業的知識。最好有一個跑步教練來教你,進行專業化訓練,否則容易出現運動損傷。


因為有數據記錄,不斷給自己正反饋,可以達成的小目標,你會發現一直都在進步,自然也就堅持下來,形成一種習慣。這時候當你有幾天沒去跑的時候,你心里會覺得有一點難受,這就是有一點“上癮”的味道。你出去跑步的時候,驅動你的是“上癮”,而不是“堅持”。


特別注意,醫生建議,當你感冒的時候,最好不要出去跑步,不要逞強,如果在跑步過程中爆發病毒心肌炎,后果很嚴重。跑步是手段,健康才是目的,不要本末倒置。


我們說一個人的習慣可以分為好習慣和壞習慣。好習慣是那些被社會解讀為積極向上、正能量的習慣,比如堅持跑步;壞習慣是那些社會不提倡的行為,比如抽煙。習慣的本質都一樣,不是堅持而是“上癮”。


06
認知六:普通人的榜樣曾國藩


2020年,在樊登讀書聽了,解讀了張宏杰寫的《曾國藩正面與側面》這本書,非常震撼。原來曾國藩是一個體弱多病、愚笨、脾氣爆臊、情商低的普通人:體弱多病表現在32歲就得了害眼病,36歲以后幾乎看不清人影;愚笨表現在考秀才考了7次,最后一次還是倒數第二名考上秀才;脾氣爆臊表現在北京當官非常不愉快,跟同僚,甚至好朋友,一言不合就吵架;情商低表現在有一次干脆豁出去了,寫了一封奏折,直接批評咸豐皇帝,差點丟了性命。把皇帝氣得要命,要法辦他,幸好皇帝有明白人趕緊勸,說這種人是個人才,你不能就這樣法辦。咸豐硬是摁住了怒火,還假惺惺的表揚幾句曾氏,然后寫了一長文章來辯解,其實就是反駁他。


曾國藩就是這樣一個普通人,居然立下千古偉業,一定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勤與恒。他到底有多勤奮?據考證他這輩子寫了大概2000萬字,按30年計算,每年寫60多萬字。完成這樣一個工作量,人家作為國家高級干部,一方面對付官場,一方面人家還要帶兵打仗,人家是用毛筆,而且是正楷字,不是在記流水賬,把想法和收獲認真梳理,真是了不起,按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修身養性。這是一個一生極其勤奮的人。恒,短暫的勤奮人人都做得到,但是勤奮一輩子就難了。


他做事拙與誠,跟太平天國打仗,他發明一個著名的”包工頭“打戰策略,”結硬寨,打呆仗“ ,因為過去和太平天國打仗過程中吃過很多虧,甚至自己差點丟了性命,想透一件事,什么東西最重要?先讓自己安全地活下來,然后再談如何干掉敵人。所以每到一地,不管部隊有多累,先挖壕溝,再筑城墻,防止偷襲。本來敵人具有明顯的優勢,你來攻城墻,傷亡會很大,不一定取得勝利。現在變成我在你城墻外面挖一圈壕溝,把你包圍起來,我就等著你彈盡糧絕,敵人反而具有明顯的劣勢。你來攻城墻,我來防守,這一招太厲害了。做笨事,而且很認真地做,太平天國也傻眼了,居然遇到這樣一個對手,就跟你耗,耗到你失敗為止。


堅持學習,時常反省,當讀到老子和莊子的書,大徹大悟。意識到原來自己的工作方法,有著明顯的問題,說話直來直去,不注重別人的感受等等。后來的曾國藩,別人回憶,”曾大帥為人寬厚“,對誰都和氣、謙虛、照顧周到,完全變了一個人。


從曾國藩的身上,看到一個沒有任何先天優勢普通人,也可以取得很大的成績。靠的是極度的勤奮、持之以恒、笨人做笨事、持續學習、提升認知、時常反省。


我也是沒有什么天賦的普通人,雖然做不到曾國藩那樣優秀,但也可以按勤、恒、拙、誠、省標準來做,也可以取得相應的成績。勤、恒,堅持寫作。拙、誠,做人自帶三分蠢性,做事用笨辦法,比如我考架構師,別人寫5篇,我就寫10篇,為了保證效果,我就一字不差背下5篇。學習集成平臺,就自研集成平臺,雖然走了很多彎路,以失敗告終,但收獲不少。省,堅持學習,不提高自己的認知,應對這個復雜的世界。


07
認知七:打造π字型人才


我們身份可能是工程師、CIO 、CEO、丈夫、妻子、父親、媽媽、同事、同學、兒子、女兒等等,各種身份就像不同的角色。你既是別人的父親,也是別人的兒子,也是別人的同學,也是別人的同事。處在不同的角色里,都有一套對應的腳本,按照這個腳本去扮演這個角色,這是我們每個人都在干的事。


回到HIT,我扮演醫信工程師這個角色,當然也有一套與之匹配的運行腳本,比如解決技術問題。當我處于這樣一種角色當中,很容易被局限窄化到工程師角色設定的腳本當中,可能產生的一個問題,感覺手里有一把錘子,看到什么都是釘子,什么問題都想著用技術去解決。如果扮演的是CIO的角色,看見什么問題都是管理問題,往往忽略技術的重要性。


所以我們要學會跳出自己的角色腳本,才能更加深入的去理解問題,再從根本上去解決問題。一個理性的選擇,腦子里安裝很多角色腳本,隨時切換去思考問題。好比我們爬到最高樓頂層去看整個城市的全貌,再帶著這張全貌地圖,然后回到地面精確行動能力,不至于在大方向上面走偏。


上文所描述的這種情形,就是我們常說的要“T字型”人才。T上面那一橫杠是代表著是廣泛的涉獵相關知識,重點在了解如何使用,而不是精通,比如管理、心理學、經濟學等等。T下面那一豎是代表著你的看家本領,重點在精通,深入其中,比如我是醫信工程師,需要精通SQL技術、編程技術、搞懂醫療業務、精通數據分析等等。


T字型人才可以幫助一個人成為這個行業的資深專家。有了T字型,為什么我們還需要π型人才?這跟自己相關,我們所從事的事業是未必是我們熱愛的事業。比如你非常熱愛音樂,但在現實當中,音樂職業是有門檻的。前些年筷子兄弟唱的那首《老男孩》,其實就是表達這種情感。


T字型基礎上再增加一條豎線就變成了π字形。一條豎線表示經營你的主業,另一條豎線表示要經營與你的主業基本不相關的副業。著名作家劉慈欣就是典型π型人格,原來的主業是在電廠上班,副業是寫小說,他那本《三體》非常出名,從副業變成主業。


π字型人才最大的意義,就是幫你找到你最熱愛、愿意為之付出、存在的職業,將來可以實現跨界,實現你的人生意義。所以在新加坡這樣的國家,特別希望你能成為一種π型人才。如何找到你熱愛的事業?行業專家建議,你拿起筆,給自己畫了三個圓圈,擅長、熱愛和機會,你往里面填內容。在三個圓圈交叉的地方里面出現的內容,就是你最應該去經營的第二職業。


08
最后的話


文章篇幅有點長,堅持看到現在不容易,希望對你有所啟發。你問我又要處理工作的事、又要寫作、又要學習,會不會覺得累,不累是假的,累是肯定有的,但是心里覺得很充實,自己沒有虛度光陰。就像一個人去跑步一樣,在跑的過程中,可能會氣喘吁吁,大汗淋漓,跑完以后感覺內心很充實。當然2020年,我也有“放鴿子”的時候,原計劃要搞懂的“數據分析”,沒有學。2021年,我已經下定決心,不管遇到多少困難,不管付出多少代價,必須搞懂。為了保證完成這個任務,可能停筆幾個月寫作,不過也要注意勞逸結合。最后我用詩人木心的一句話做結尾,“歲月不饒人,我亦未曾饒過歲月”。



作者簡介

馮火,資深醫信工程師,系統架構設計師

本文提到的文章如果您興趣需要閱讀,請訪問作者簡書賬號和公眾號。

簡書賬號:https://www.jianshu.com/u/c3f998bbefd8;公眾號:掃描以下二維碼,即可訪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91足控脚交在线观看 | 99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www.国产精品视频 | 福利卡—卡二卡三卡四卡 | www.久久久 | va在线看黑人 |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入口 | 国产av一区二区最 | 91精品国产手机 | 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 | 99久久国产露脸精品竹菊传媒 | 91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国产aⅴ精品 | 顶级私人家庭影院 | 91精品一区二区三 | v一区二区三区 | 97干色|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 高清成年美女黄网站免费大全 | 91有声 | 潮喷诱惑中出在线 | 97超碰伊人久久精品欧美 | 搞逼网址| av先锋影音资源男人站 | 91久久香蕉国产线看 | 高潮毛片无遮挡高清视频播放 | 成全视频高清免费 | av无码中 | 99在线视频免费 | 99久久最新视频免费观看 | 午夜理论 | 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成人影视神马 | 高清无码黄色网站 | 丰满熟女人妻一区二区三 | www在线观看免费 | 国产成都一二三四区 |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久蜜臀 | 91国内在线视频 | 69无人区码一码二码三码区别 | 丰满少妇a级毛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