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7久久-久久97人人-久久97人人超人人超碰超国产-久久99-久久999国产免费-久久999精品

盤點2020年醫療信息化相關政策

發布時間:2021-01-13
瀏覽次數:

  2020年,信息化在醫療行業各環節的重要性凸顯,尤其是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互聯網+醫療健康”、遠程醫療等信息技術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國家在出臺的相關政策中,對借助信息技術推動醫療行業工作的開展做出了明確說明。本文對2020年政府出臺的醫療行業政策中,有關信息化的內容進行了盤點。

  (1)1月13日,關于進一步做好兒童重大疾病救治管理工作的通知(國衛辦醫函〔2020〕22號)

  發文機構: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

  文件摘要:各相關醫療機構要參考國家臨床診療指南、用藥指導原則、臨床路徑等,制訂細化相關病種的診療規范。要將診療規范嵌入醫療機構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信息系統,推進知識庫建設,強化智能審核功能,促進合理檢查、合理用藥、合理治療。

  全文鏈接:

  http://www.nhc.gov.cn/yzygj/s7659/202001/e458d9dd280640f388202bd665606127.shtml

  (2)2月3日,關于加強信息化支撐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國衛辦規劃函〔2020〕100號)

  發文機構: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

  文件摘要:主要包括強化數據采集分析應用、積極開展遠程醫療服務、規范互聯網診療咨詢服務、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加強基礎和安全保障等五個方面內容。要求各地積極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助力疫情阻擊戰,減少線下診療壓力和交叉感染風險,減輕基層統計填報負擔,對疫情發展進行高效跟蹤、篩查、預測,為科學防治、精準施策、便民服務提供有力支撐。

  全文鏈接:

  http://www.nhc.gov.cn/guihuaxxs/gon11/202002/5ea1b9fca8b04225bbaad5978a91f49f.shtml

  (3)2月6日,關于在疫情防控中做好互聯網診療咨詢服務工作的通知(國衛辦醫函〔2020〕112號)

  發文機構: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

  文件摘要:在疫情防控期間要充分發揮互聯網醫療服務優勢,大力開展互聯網診療服務,特別是對發熱患者的互聯網診療咨詢服務,進一步完善“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功能,包括但不限于線上健康評估、健康指導、健康宣教、就診指導、慢病復診、心理疏導等,推動互聯網診療咨詢服務在疫情防控中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同時,科學組織互聯網診療咨詢服務工作,有效開展互聯網診療咨詢服務工作,切實做好互聯網診療咨詢服務的實時監管工作。

  全文鏈接:

  http://www.nhc.gov.cn/cms-search/xxgk/getManuscriptXxgk.htm?id=ec5e345814e744398c2adef17b657fb8

  (4)2月21日,關于加強醫療機構藥事管理促進合理用藥的意見 (國衛醫發〔2020〕2號)

  發文機構:國家衛生健康委、教育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醫保局、國家藥監局

  文件摘要:規范“互聯網+藥學服務”。在開展互聯網診療或遠程醫療服務過程中,要以實體醫療機構內的藥師為主體,積極提供在線藥學咨詢、指導患者合理用藥、用藥知識宣教等“互聯網+藥學服務”。規范電子處方在互聯網流轉過程中的關鍵環節的管理,電子處方審核、調配、核對人員必須采取電子簽名或信息系統留痕的方式,確保信息可追溯。探索醫療衛生機構處方信息與藥品零售消費信息互聯互通。強化電子處方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不斷完善監管措施。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區域藥事管理或處方審核平臺,提升處方調配事中事后監管水平。

  全文鏈接:

  http://www.nhc.gov.cn/yzygj/s7659/202002/ea3b96d1ac094c47a1fc39cf00f3960e.shtml

  (5)2月28日,關于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開展“互聯網+”醫保服務的指導意見

  發文機構:國家醫保局、國家衛生健康委

  文件摘要:對符合要求的互聯網醫療機構為參保人提供的常見病、慢性病線上復診服務,各地可依規納入醫保基金支付范圍。互聯網醫療機構為參保人在線開具電子處方,線下采取多種方式靈活配藥,參保人可享受醫保支付待遇。醫保部門加強與互聯網醫療機構等的協作,診療費和藥費醫保負擔部分在線直接結算,參保人如同在實體醫院刷卡購藥一樣,僅需負擔自付部分。為防止出現虛構醫療服務等違規行為,各醫療機構需落實線上實名制就醫和處方審核等措施,確保醫保基金安全。

  全文鏈接:

  http://www.nhsa.gov.cn/art/2020/3/2/art_37_2750.html

  (6)4月10日,關于進一步鞏固成果提高醫療機構新冠肺炎防控和救治能力的通知(聯防聯控機制綜發〔2020〕141號)

  發文機構: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

  文件摘要:各地要大力支持醫療機構加強信息化建設,開展預約掛號、預約檢查和預約治療,合理分配就診時間,實現分時段預約就診,減少人群現場聚集。將預約診療納入醫療機構制度建設,逐步擴大預約范圍,最終實現非急診患者全部“先預約、后就診”的目標。推進信息共享,實現線上預約診療時,有效識別“四類人員”(確診病例、疑似病例、發熱癥狀患者、密切接觸者),并采取針對性措施降低交叉感染風險。充分利用“互聯網+醫療”優勢,積極提供線上健康評估、健康指導、健康宣教、就診指導、慢病復診、心理疏導等服務,做好互聯網診療咨詢工作。

  全文鏈接:

  http://www.nhc.gov.cn/yzygj/s7659/202004/9ceeac520d944e1a94301d06d1e9dcce.shtml

  (7)4月30日,關于印發《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能力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 (發改環資〔2020〕696號)

  發文機構: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衛生健康委、生態環境部

  文件摘要:要在2021年底前,建立全國醫療廢物信息化管理平臺,覆蓋醫療機構、醫療廢物集中貯存點和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實現信息互通共享,及時掌握醫療廢物產生量、集中處置量、集中處置設施工作負荷以及應急處置需求等信息,提高醫療廢物處置現代化管理水平。

  全文鏈接:

  http://www.nhc.gov.cn/yzygj/s7659/202005/5b4273f46cd743298c9ad2416576daa9.shtml

  (8)5月21日,關于進一步完善預約診療制度加強智慧醫院建設的通知(國衛辦醫函〔2020〕405號)

  發文機構: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

  文件摘要:《通知》要求進一步建立完善預約診療制度,加強智慧醫院建設,大力推動互聯網診療與互聯網醫院發展。其中,智慧醫院建設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以“智慧服務”建設為抓手,進一步提升患者就醫體驗;以“電子病歷”為核心,進一步夯實智慧醫療的信息化基礎;以“智慧管理”建設為手段,進一步提升醫院管理精細化水平。

  全文鏈接:

  http://www.nhc.gov.cn/yzygj/s3594q/202005/b2adae99376d4af0834fd8d43c5ddb4f.shtml

  (9)6月2日,關于啟用三級醫院對口幫扶貧困縣縣醫院工作信息系統的通知(國衛辦醫函〔2020〕429號)

  發文機構: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

  文件摘要:《通知》強調,三級醫院對口幫扶貧困縣縣醫院工作信息管理系統主要用于縣醫院和縣、地市、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管理支援人員考勤及相關幫扶工作數據填報匯總,系統詳細功能和操作流程詳見《三級醫院對口幫扶貧困縣縣醫院工作信息管理系統操作手冊》。

  全文鏈接:

  http://www.nhc.gov.cn/cms-search/xxgk/getManuscriptXxgk.htm?id=62798712cbc34668a47b8c9ace7e045c

  (10)6月12日,關于印發醫療保障疾病診斷相關分組(CHS-DRG )細分組方案(1.0版)的通知 (醫保辦發〔2020〕29號)

  發文機構:國家醫保局

  文件摘要:各試點醫療機構醫保管理部門要協調病案、信息、財務等部門,做好有關數據來源的質量控制,確保醫療保障基金結算清單各指標項真實、準確、可追溯。要建立醫療保障基金結算清單和醫療服務明細信息表(KC22表)的唯一標識變量,并做好關聯工作,確保同一患者信息的完整性,按規定報送試點城市醫保部門。各試點城市醫保部門要加強信息系統改造,完善醫療保障基金結算清單和醫療服務明細信息的填報、審核、反饋等機制。

  全文鏈接:

  http://www.nhsa.gov.cn/art/2020/6/18/art_37_3240.html

  (11)6月28日,關于做好信息化支撐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國衛辦規劃函〔2020〕506號)

  發文機構: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

  文件摘要:從六個方面提出相關要求。一是強化疫情監測預警,支撐疫情防控工作。加強區域統籌,完善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強化疫情信息監測預警。完善預警指揮系統。二是完善健康通行碼政策標準,推動人員安全有序流動。優化防疫健康服務,完善健康通行碼“一碼通行”,推進多“碼”融合。三是推廣疫情期間線上服務經驗,大力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鼓勵“互聯網+醫療健康”規范有序發展,發揮平臺作用,強化數據共享,完善標準規范,擴大創新試點。四是拓展“互聯網+政務”服務,推動政務信息共享和“一網通辦”。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統籌推進醫療機構、醫師、護士電子證照建設應用,積極推廣“出生一件事”,推動政務信息系統整合。五是推進信息化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立應急指揮系統。持續完善平臺功能,建立基礎數據庫,建立應急指揮系統,開展大數據綜合分析。六是強化網絡安全工作,切實保障個人信息和網絡安全。落實網絡安全責任,加大網絡安全投入,加強網絡安全防護和保障能力,組織網絡安全宣傳教育和培訓。

  全文鏈接:

  http://www.nhc.gov.cn/guihuaxxs/s10743/202006/5a2bc24e181a43a6b242a86706c361a3.shtml

  (12)7月9日,關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下進一步提高院前醫療急救應對能力的通知 (國衛辦醫函〔2020〕557號)

  發文機構: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

  文件摘要:建立院前急救工作信息上報機制,依托國家衛生健康委醫療管理服務指導中心建立全國院前急救工作信息管理平臺,加強急救相關信息管理,健全急救系統監測預警機制,提高智能化預警多點觸發能力。各地要加強急救中心信息化建設,推動與通信、公安、交通、應急管理等部門及消防救援機構的急救調度信息共享與聯動,提高調度效率,探索居民健康檔案與調度平臺有效對接,提高調度水平,指導轄區急救中心制定相關調度原則和具體要求,有效提高智慧調度和信息分析處理能力。

  全文鏈接:

  http://www.nhc.gov.cn/yzygj/s3593g/202007/15d261bd1add4d4b9f523bf8ae9dcd10.shtml

  (13)7月20日,關于持續做好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國衛辦醫發〔2020〕8號)

  發文機構: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

  文件摘要:持續加強信息化建設。已經建立信息系統的醫療機構要將抗菌藥物管理相關要求嵌入信息系統,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對處方權限授予、處方開具、處方審核、預防用藥、標本送檢等重點環節的智能管理。探索感染性疾病臨床路徑、診療規范和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等的信息化轉化,進一步促進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的科學性、規范性。加強醫療機構實驗室信息系統建設,強化細菌真菌藥敏試驗結果報告并提升耐藥監測數據質量。

  提高監測分析水平。鼓勵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加入省級或國家級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監測網、細菌耐藥監測網和真菌病監測網,按規定報送相關數據。利用信息化手段對抗菌藥物使用情況進行動態監測,定期開展藥物使用基本情況和細菌真菌耐藥情況的調查分析,為及時采取干預措施提供科學依據。

  全文鏈接:

  http://www.nhc.gov.cn/yzygj/s3593/202007/8311bda4cf2443dfae4d719f1d0d72da.shtml

  (14)7月23日,關于進一步加強單病種質量管理與控制工作的通知(國衛辦醫函〔2020〕624號)

  發文機構: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

  文件摘要:各醫療機構要將單病種質量管理與控制工作制度作為醫療質量管理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明確管理部門和責任,充分發揮院、科兩級醫療質量管理組織作用,加強人員培訓,利用信息化手段統計、分析、反饋單病種相關質量監測信息,指導臨床持續改進診療質量。指定專人負責信息上報等日常工作,確保及時、準確、完整地向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質控組織報送相關數據信息。

  全文鏈接:

  http://www.nhc.gov.cn/yzygj/s7657/202007/b31755433b8e4a50b23906b9f1a07393.shtml

  (15)7月30日,關于印發醫院信息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測評方案(2020年版)的通知(國衛統信便函〔2020〕30號)

  發文機構:國家衛生健康委統計信息中心

  文件摘要:醫院測評工作包括信息標準符合性測試、信息化建設成熟度專家評審等兩個環節以及申請、準備、實施、評級等4個階段。醫院信息互聯互通測評的應用效果評價分為7個等級,由低到高依次為一級、二 級、三級、四級乙等、四級甲等、五級乙等、五級甲等,每個等級的要求由低到高逐級覆蓋累加,即較高等級包含較低等級的全部要求。

  全文鏈接:

  http://www.nhc.gov.cn/mohwsbwstjxxzx/s8553/202008/e80dafa1334c44c38f644602406a4973.shtml

  (16)8月13日,關于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績效考核的指導意見(試行)(國衛辦基層發〔2020〕9號)

  發文機構:國家衛生健康委基層衛生健康司

  文件摘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績效考核指標體系由服務提供、綜合管理、可持續發展和滿意度評價等4個方面42項指標構成。服務提供重點評價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功能定位、服務效率、醫療質量與安全;綜合管理重點評價經濟管理、信息管理和協同服務;可持續發展重點評價人力配置和人員結構情況;滿意度重點評價患者和醫務人員兩個方面滿意度。

  全文鏈接:

  http://www.nhc.gov.cn/jws/s7882/202008/0ad3357cf1c747e0af8e5e145698d571.shtml

  (17)9月2日,關于印發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及國家傳染病區域醫療中心設置標準的通知(國衛辦醫函〔2020〕767號)

  發文機構: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

  文件摘要:信息化建設要符合《全國醫院信息化建設標準與規范》的要求,信息化功能要具備《醫院信息平臺應用功能指引》的要求,信息技術要符合《醫院信息化建設應用技術指引(2017版)》的要求,數據上報要符合國家和行業數據管理相關要求。積極推進醫院電子病歷和信息平臺建設,實現醫院內部信息系統整合,與區域全民健康信息平臺開發對接,實現區域醫療資源安全共享。醫院電子病歷建設達到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電子病歷應用等級測評”四級要求;信息平臺建設達到“醫院信息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測評”四級要求;醫院核心業務系統達到“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三級要求,使用國產密碼對核心數據進行加密保護。能為國家中心的臨床、科研、教學和管理業務提供信息支撐。

  全文鏈接:

  http://www.nhc.gov.cn/yzygj/s3594q/202009/ec0e7083ab4a446a9f3e9e019166af5f.shtml

  (18)9月17日,關于印發進一步完善院前醫療急救服務指導意見的通知(國衛醫發〔2020〕19號)

  發文機構: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交通運輸部、應急管理部、國家醫保局

  文件摘要:加強院前醫療急救信息化建設。建立健全全國院前醫療急救工作信息管理系統,加強急救相關信息管理,健全急救系統監測預警水平。提高院前醫療急救信息化水平,推動院前醫療急救網絡與醫院信息系統連接貫通,推動急救調度信息與電信、公安、交通、應急管理等部門及消防救援機構的信息共享與聯動,探索并推廣急救呼叫定位,探索居民健康檔案與調度平臺有效對接,提高指揮調度和信息分析處理能力。

  全文鏈接:

  http://www.nhc.gov.cn/yzygj/s3594q/202009/4b20d1ac72914b3997f76110ccc0103d.shtml

  (19)9月28日,關于印發加強和完善精神專科醫療服務意見的通知

  發文機構: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醫保局

  文件摘要:以提升精神專科醫療服務能力為核心,持續推進精神病專業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和疑難病癥診治中心建設,改善精神專科軟硬件條件,重點增強疑難危重患者的診療能力。加快推進“互聯網+”、遠程醫療等信息化服務模式,利用信息化手段引導優質醫療資源下沉,便捷患者就醫,提升醫療服務整體效率。

  全文鏈接:

  http://www.nhc.gov.cn/yzygj/s3594q/202010/807eb9f57e164abebb866103fb2acbfd.shtml

  (20)9月27日,關于印發醫養結合機構管理指南(試行)的通知 (國衛辦老齡發〔2020〕15號)

  發文機構: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民政部辦公廳、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

  文件摘要:有條件的機構可依托區域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建立老年人電子健康檔案,根據老年人日常住養和住院醫療兩種不同的需求,明確各自的管理路徑,按照《醫院信息平臺應用功能指引》《醫院信息化建設應用技術指引》等要求建立信息系統,確保“醫”“養”互換時信息準確切換并及時更新。可建立老年人健康信息管理系統,實現老年人門診、急診、住院病歷、日常巡查記錄、養老服務記錄等資料的信息化管理及信息共享、業務協同和綜合管理等功能,同時注意保護老年人個人隱私不被泄露。

  有條件的醫療機構可按照《全國醫院信息化建設標準與規范》《全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信息化建設標準與規范》等要求,加強基于電子病歷的醫院信息平臺建設,還可以建立預約診療系統、分級診療系統、遠程醫療系統等互聯共享老年人健康信息。

  全文鏈接:

  http://www.nhc.gov.cn/cms-search/xxgk/getManuscriptXxgk.htm?id=5ef52256dd284034ba72cfeec0fd5aa4

  (21)9月27日,關于加強全民健康信息標準化體系建設的意見 (國衛辦規劃發〔2020〕14號)

  發文機構: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

  文件摘要:明確了全民健康信息標準化體系建設的4項重點任務:一是促進全民健康信息基礎設施標準化建設;二是加強全民健康信息數據庫標準化體系建設;三是推進新興技術應用標準化建設;四是加強網絡安全標準化建設。《意見》要求圍繞分級診療、家庭醫生簽約、個人健康管理、區域醫療協同、醫學人才培訓等業務需要,加快研究編制全國統一的唯一對象標識、區域檢查和檢驗規范、藥品耗材編碼、數據資源目錄、對象注冊與解析等基礎標準。

  全文鏈接:

  http://www.nhc.gov.cn/cms-search/xxgk/getManuscriptXxgk.htm?id=4114443b613546148b275f191da4662b

  (22)10月14日,關于印發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付費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醫保辦發〔2020〕45號)

  發文機構:國家醫療保障局辦公室

  文件摘要:用1-2年的時間,將統籌地區醫保總額預算與點數法相結合,實現住院以按病種分值付費為主的多元復合支付方式。建立起現代化的數據治理機制,形成數據采集、存儲、使用的規范和標準。逐步建立以病種為基本單元,以結果為導向的醫療服務付費體系,完善醫保與醫療機構的溝通談判機制。加強基于病種的量化評估,使醫療行為可量化、可比較。形成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為下一步在更大范圍推廣打好基礎。

  全文鏈接:

  http://www.nhsa.gov.cn/art/2020/10/19/art_37_3752.html

  (23)10月24日,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醫療服務醫保支付工作的指導意見(醫保發〔2020〕45號)

  發文機構:國家醫保局

  文件摘要:“互聯網+”醫療服務納入醫保支付的具體內容,開展“互聯網+”醫療服務的機構可申請簽訂醫保定點協議,線上、線下醫療服務實行公平的醫保支付政策。《指導意見》強調,做好“互聯網+”醫療服務醫保支付工作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則:一是優化服務,便民惠民。支持符合規定的“互聯網+”醫療服務發展,做好醫保支付政策銜接,發揮互聯網在提高醫療資源利用效率,引導合理就醫秩序方面的作用。二是突出重點,穩步拓展。優先保障門診慢特病等復診續方需求,顯著提升長期用藥患者就醫購藥便利性。在“互聯網+”醫療服務規范發展以及醫保管理和支付能力提升的基礎上,穩步拓展醫保支付范圍。三是線上線下一致。對線上、線下醫療服務實行公平的醫保支付政策,保持待遇水平均衡,鼓勵線上線下醫療機構公平競爭。要適應“互聯網+”醫療服務就醫模式改變,不斷改進和完善醫保管理工作。

  全文鏈接:

  http://www.nhsa.gov.cn/art/2020/11/2/art_37_3801.html

  (24)12月1日,全國公共衛生信息化建設標準與規范(試行)(國衛辦規劃發〔2020〕21號)

  發文機構: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國家中醫藥局辦公室

  文件摘要:針對目前全國公共衛生信息化建設現狀,著眼未來5-10年全國公共衛生信息化建設、應用和發展的基本要求,進一步明確和強化了全國公共衛生信息化建設的基本內容和建設要求。《標準與規范》的出臺,旨在全面規范推進公共衛生信息化建設,提高公共衛生機構信息化建設與應用能力,有效支撐國家和地方衛生健康委的管理與決策。一方面滿足“平時”國家對公共衛生機構的宏觀管理、政策制定、資源配置、績效評價等方面的管理信息需求;另一方面滿足“戰時”對建立健全分級、分層、分流的傳染病等重大疫情救治機制的有效支撐,提升公共衛生信息化“平戰結合”能力。

  全文鏈接:

  http://www.nhc.gov.cn/cms-search/xxgk/getManuscriptXxgk.htm?id=b3aecae6f82a497ea35a9c06b87c9f23

  (25)12月4日,關于依托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做好出生醫學證明電子證照應用推廣工作的通知(國衛辦規劃函〔2020〕967號)

  發文機構: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公安部辦公廳

  文件摘要:各地要加強婦幼健康信息系統建設,實現各助產機構信息系統與婦幼健康信息系統信息聯通,加快推進出生醫學信息聯通共享,逐步開展出生醫學證明線上申領,實現刷臉申請、在線核驗、機構審核、預約取證等。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積極爭取當地政策支持和必要支撐,推進出生醫學證明電子證照建設,確保出生醫學證明電子證照符合全國一體化平臺相關標準和要求。各地要按照全國一體化平臺安全保障要求,強化風險防控能力,加強對出生醫學證明電子證照信息的網絡和數據安全管理。

  全文鏈接:

  http://www.nhc.gov.cn/guihuaxxs/s10743/202012/4f69e3f4c6664b5f8e49d9688a1ac648.shtml

  (26)12月8日,關于進一步推進“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工作的通知(國衛辦醫函〔2020〕985號)

  發文機構: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

  文件摘要: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醫療機構要按照《“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工作方案》有關要求,規范有序開展“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工作。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制定完善“互聯網+護理服務”管理制度、服務規范和技術標準,確定轄區內“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項目。向社會公開符合條件的試點醫院,接受社會監督。加強對互聯網信息平臺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控和應對風險。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建立完善“互聯網+護理服務”的價格和醫保支付政策。試點醫療機構要依法合規開展“互聯網+護理服務”,對服務對象進行全面評估,選派符合資質和能力條件的護士提供相關服務,切實保障醫療質量和安全。

  全文鏈接:

  http://www.nhc.gov.cn/yzygj/s7653pd/202012/abdde45b8f1d4343ae41452d738dbf73.shtml

  (27)12月4日,關于深入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五個一”服務行動的通知(國衛規劃發〔2020〕22號)

  發文機構: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醫療保障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文件摘要:深化“五個一”服務行動,主要包括以下內容:推進“一體化”共享服務,提升便捷化智能化人性化服務水平;推進“一碼通”融合服務,破除多碼并存互不通用信息壁壘;推進“一站式”結算服務,完善“互聯網+”醫療在線支付工作;推進“一網辦”政務服務,化解辦事難、辦事慢、辦事繁問題;推進“一盤棋”抗疫服務,加強常態化疫情防控信息技術支撐。

  全文鏈接:

  http://www.nhc.gov.cn/guihuaxxs/s7788/202012/15029c3f5e3f4dc78d6a7596567367c6.shtml

  (28)12月17日,關于加強老年人居家醫療服務工作的通知 (國衛辦醫發〔2020〕24號)

  發文機構: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

  文件摘要:加強信息化技術支撐。各地要充分借助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智慧醫療、移動互聯網等信息化技術,創新居家醫療服務模式,優化服務流程,實現服務行為全程追蹤,為發展居家醫療服務提供技術支撐,實現“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可依托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加強區域醫療服務監管信息平臺建設,逐步將居家醫療服務信息納入統一監管,對轄區內開展居家醫療服務的人員、行為、評價等情況進行監管。

  全文鏈接:

  http://www.nhc.gov.cn/yzygj/s7653pd/202012/19a2617ba8e641bea9ac2472ea04c82a.shtml

  (29)12月21日,關于加強公立醫院運營管理的指導意見 (國衛財務發〔2020〕27號)

  發文機構: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文件摘要:醫院應當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加強醫院運營管理信息集成平臺標準化建設。

  建立運營管理系統和數據中心,實現資源全流程管理。主要圍繞人力、財務、物資、基礎運行、綜合決策等5大領域,醫療、醫保、藥品、教學、科研、預防等6大事項,重點建設人力資源管理系統,資金結算、會計核算、預算管理、全成本管理、審計管理等財務系統,績效考核系統,物資用品管理系統(藥品、試劑、高值耗材、低值耗材及辦公用品、消毒器械及材料、物資條碼等)、采購管理系統(供應商、采購計劃、訂單管理等)、制劑管理系統(中藥材和制劑原料、中藥飲片和制劑成品)、資產管理系統(房屋、醫療設備、后勤設備、無形資產、在建工程),內部控制、項目、合同、科研、教學、后勤等管理系統,以及基礎平臺、數據接口和運營數據中心等。

  促進互聯互通,實現業務系統與運營系統融合。醫院應當依托信息平臺,加強信息系統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強化數據的協同共享,實現臨床與管理系統間的互聯互通。通過信息系統應用完成原有工作流程的重新梳理及再造,讓信息多跑路,實現業務管理與運營管理的充分融合。

  利用數據分析技術,構建運營數據倉庫。醫院應當從醫、教、研、防各業務信息系統中抽取用于支持運營管理決策的相關數據,經過清洗轉換形成運營數據倉庫,為運營數據分析展示和運營決策模型構建提供依據。

  全文鏈接:

  http://www.nhc.gov.cn/caiwusi/s7785t/202012/253d87a373194074b43ce57932b08e60.shtml

  (30)12月21日,關于印發三級醫院評審標準(2020年版)的通知(國衛醫發〔2020〕26號)

  發文機構:國家衛生健康委

  文件摘要:《標準》增加了醫院資源配置、質量、安全、服務、績效等指標監測以及DRG評價、單病種質控和重點醫療技術等日常監測數據的比重,指導各地由以現場檢查、主觀定性、集中檢查為主的評審形式轉向以日常監測、客觀指標、現場檢查、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評審工作模式。《標準》強調,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醫療質量管理工作取得明顯成效,能夠推動醫院評審更加科學、客觀、精細、量化,應當納入醫院評審工作中。

  全文鏈接:

  http://www.nhc.gov.cn/yzygj/s7657/202012/c46f97f475da4d60be21641559417aaf.shtml

  (31)12月22日,關于進一步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下醫療機構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聯防聯控機制綜發〔2020〕269號)

  發文機構: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

  文件摘要:醫療機構要大力推行非急診患者預約診療,實行預約掛號、預約檢查和預約治療,合理分配就診時間,并設置充足的等候區域。對于老年人等不會網上預約的群體,可采取電話預約、窗口預約、親友代辦等措施。鼓勵醫療機構在預約診療時,先開展網上預檢分診,減輕現場預檢分診壓力;在門急診規范設置預檢分診點,安排有專業能力和經驗的醫務人員詢問癥狀體征和流行病學史;門診出診醫師要加強對患者有關新冠肺炎癥狀和流行病學史的問診,落實首診負責制。對于發熱患者和預檢分診中發現的不能排除罹患新冠肺炎等傳染病的患者,要安排專人按照指定路線引導至發熱門診就診。

  全文鏈接:

  http://www.nhc.gov.cn/yzygj/s7659/202012/ec6dd39670c94f55ace6ac9b3c4fe3ec.shtml

  (32)12月28日,關于印發醫療機構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工作手冊(試行 第二版)的通知 (聯防聯控機制醫療發〔2020〕313號)

  發文機構: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醫療救治組

  文件摘要:各醫療機構應當建立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采樣操作流程制度,根據采樣對象類別確定具體采樣流程,包括預約、繳費、信息核對、采樣、送檢、報告發放等。應當利用條碼掃描等信息化手段采集受檢者信息。

  全文鏈接:

  http://www.nhc.gov.cn/yzygj/s7659/202012/b89bcd0813da41788688eb14787b3c72.shtml

  (33)12月29日,關于進一步規范醫療行為促進合理醫療檢查的指導意見(國衛醫發〔2020〕29號)

  發文機構: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醫療保障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衛生局

  文件摘要:醫療機構要加強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信息化建設,逐步實現檢查資料數字化存儲和傳輸。衛生健康部門要加強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建設,通過建立醫療機構檢查資料數據庫或“云膠片”等形式,推進檢查資料共享。鼓勵二級以上醫療機構面向區域內其他醫療機構提供檢查服務。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按照標準獨立設置醫學影像中心、醫學檢驗中心、病理診斷中心,并統一納入衛生健康部門醫療質量控制體系,為區域內醫療機構提供檢查服務,實現資源共享。

  全文鏈接:

  http://www.nhc.gov.cn/yzygj/s2911/202012/32d1e29d565944ecb263c54bf8f19ec6.shtml

  (CHIMA秘書處整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多波野结衣在线观看 | 1区2区3区产品乱码免费下载 | 午夜色网 | 一区二区三区日本在线视频免费 | 99国产精品自在自在久久 | 91看片淫黄大片.在线天堂 | 白嫩少妇激情无码久久 | 国产91久久精品一区三区 | 国产91chinese在线观看 | 午夜精品在线免费 | 91麻豆精品国产 | 午夜福利院中文字 | 爆乳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ai | 91精品视频在线平台优势解析 | httpwww色午夜com日本 | 97超级碰久久久久香蕉人人 | 国产爆乳无玛av在线播放 | 91免费版视频在线观看 | 爆乳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午夜精品一 | 91天天综合网 | 午夜成人亚 | 东京天堂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av中文字幕| 91视频国产 | 成人拍拍拍在线观看 | 果冻传媒aⅴ毛片无码蜜桃 果冻传媒app在线播放 | 91国产在线视频 | 午夜男女爽爽羞羞影院在线观看 | av中文字幕在线 | 91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 99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 福利姬液液酱喷水 | h网址在线观看 | 国产AV国片精品一区二区 | 午夜成人无码aaaaas级视频 | 91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成人午夜网址 | av蜜桃| 91黄色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md豆传媒一二三区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