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同濟醫院互聯網醫院:構建智慧云服務,探索診療新模式
10月24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以下簡稱“武漢同濟醫院”)互聯網醫院正式揭牌。在揭牌儀式上,國家衛生與健康委員會副主任王賀勝、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楊云彥、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李元元、湖北省衛生與健康委員會主任涂遠超、武漢同濟醫院院長王偉為同濟醫院互聯網醫院揭牌。武漢同濟醫院成為湖北省內首家正式揭牌的互聯網醫院,標志著醫院全面邁入信息化醫療的新紀元。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湖北省衛生健康委于2月23日公布的新冠肺炎防控期間互聯網醫院建設名單,武漢同濟醫院互聯網醫院是11家試點建設醫院之一;常態化防控期間,7月份醫院成立了專門的互聯網醫院管理辦公室,負責互聯網醫院管理的工作;10月15日醫院互聯網網醫院正式通過省衛生健康委的復評,并在醫院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上正式注冊第二名稱,獲得互聯網醫院資質,成為湖北省首批六家互聯網醫院之一。目前,武漢同濟醫院互聯網醫院是湖北省內首家正式揭牌的公立醫療機構。
擁有八大功能模塊
武漢同濟醫院互聯網診療服務發展較早,最早始于2010年,從最開始供線下門診預約掛號、線上繳費、在線結果查詢等互聯網服務用于優化線下門診就診流程;2019年7月醫院開始探索基于互聯網診療服務,將傳統的線下門診搬到線上,為社會公眾提供智能導診、視頻問診、圖文咨詢、線上處方、在線審方、藥品配送、線上繳費、檢查預約、住院預約、慢病管理、健康自評、遠程會診等多項服務,有效打通線上醫療服務和線下醫療流程,建立覆蓋診前、診中、診后的線上線下一體化、智慧化醫療服務模式。經過1年多的發展,武漢同濟醫院互聯網醫院逐步發展成八大功能模塊:
1.智慧門診
智慧門診以互聯網應用為基礎,開展在線建檔、智能導診、智能問診、預約掛號、院內導航、檢查預約、報告查詢、電子發票打印、線上自助繳費、自助入院、智能隨訪等貫穿患者診前、診中、診后全流程門診醫療服務。大大改善患者的就診體驗、降低患者的就醫成本,緩解患者就醫難的問題。
2.線上門診
將傳統線下門診搬到線上,患者可隨時通過手機進行圖文、音頻或視頻問診,醫生利用碎片時間在線接診患者,為患者提供線上門診開立處方、檢驗、檢查、治療、入院證等業務,患者只需要在手機端完成預約檢驗檢查時間,完成繳費,按時到線下醫院完成檢查檢驗,報告生成后自動推送給患者。引入互聯網醫院后,醫院的各項醫療服務延伸到離老百姓最近的地方,節省患者就醫時間成本,進一步提升醫院服務價值。
3.線上藥房
線上藥房主要提供線上門診開立處方郵寄、云審方、醫院自制制劑藥品的線上開立和郵寄,通過文字、圖片或視頻的方式與醫生進行溝通后,線上完成處方開立和繳費,線上藥房完成處方審核和藥品郵寄服務,為患者提供無接觸式醫療服務。
在武漢同濟醫院互聯網醫院,患者可在線就診、開立處方、郵寄藥品等,特別是具有醫院特色的自制“網紅”藥品,如維生素E霜、尿素軟膏、鞣酸軟膏、魚腥草滴鼻液等,也有了專門的線上“藥房”,患者可像在淘寶購物一樣,點擊自制藥品,加入處方購物車,由專業醫生開處方、藥師審方、線上支付后直接郵寄到家。
4.慢病管理
借助互聯網對于高血壓、糖尿病等慢病患者、手術出院患者、孕產婦、腦卒中康復患者提供健康監測和管理,提供定期線上門診指導、評估綜合醫療服務;同時借助互聯網及可穿戴設備,智能設備如藍牙血糖儀、藍牙血壓計、十二導聯心貼、胎心設備等,開展的遠程監測服務,對出院患者的心律、血氧等相關體征進行監測,為患者復診提供基礎數據的分析,自動生成健康報告。
慢性病患者回家后,系統將定期向他們推送疾病相關量表,通過可穿戴設備的采集,患者的體征數據將直接傳遞給慢病入組管理的醫生。通過連續、綜合、個體化的記錄,患者將獲得有效地院外管理指導。特別是針對“潛在危重癥”患者,系統地及時識別,有利于醫生早期干預。
5.健康管理
借助互聯網開展健康管理服務,為患者提供健康畫像、健康監控等功能,從檢測、評估、干預、監測四大方面對患者健康進行管理,為患者建立健康檔案,對患者體檢檔案集中管理、提供健康自評服務,通過在線完成相關的自評測試,定期對患者健康狀況進行評估,系統自動完成評分評級生成報告,并提供相對應的專家教授對其進行咨詢服務,實現數字健康管理閉環。
6.協同醫療
借助互聯網,武漢同濟醫院互聯網醫院為醫聯體內的社區醫院開放預約掛號、檢查預約、床位預約、雙向轉診等開放平臺,對于醫院的預約資源,提供醫聯體內的醫療機構綠色通道享有優先預約權,方便社區老齡患者就診需求,為醫聯體患者提供優質醫療服務。
目前武漢同濟醫院互聯網醫院首批打通了與花山、古田等醫聯體內社區醫院的綠色通道,借助互聯網,提供掛號、檢查、床位預約、雙向轉診等優先服務,方便社區老齡患者就診需求。
7.遠程醫療
互聯網遠程會診診室對醫院協作醫院、托管醫院等在診療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復雜問題提供遠程會診支持;借助互聯網遠程MDT門診,為患者提供遠程MDT門診服務,實現精準醫療;同時提供遠程影像診斷、遠程病理診斷、遠程心電診斷、遠程檢驗等遠程醫療服務。通過遠程網絡使患者免去長途奔波之苦,有效解決了偏遠地區病人看病難的問題。
8.健康宣教
借助互聯網醫院,醫生和病人實現了連接,通過公眾號、APP等渠道,定期為患者推送健康宣教知識如出院指導、飲食宣教等,同時提供醫生科普直播、增強與患者的互動,不斷增加患者的就醫粘性,為患者提供可信的健康教育服務。
開辟云戰場,對抗新冠疫情
2020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武漢同濟醫院迅速響應,利用“互聯網+醫療”模式在全國率先開通“新冠肺炎線上發熱門診”,隨后開辟兒童、心理、婦產等多個專區。而后,武漢同濟醫院又在全國率先開通“網絡視頻問診”及藥品郵寄,52個專科,1100多名醫生的線上團隊,服務人數近40萬人次,其中發熱患者近10萬人次。3月19日,武漢同濟醫院線上發熱門診在全國率先開辟海外專區,海外華人華僑通過手機即可向武漢同濟醫院抗疫一線的專家進行免費圖文咨詢。
云戰場的開辟在疫情期間主要發揮了如下作用:1.減少線下接觸、人員聚集,降低醫生、患者的感染風險;2.避免長時間的排隊候診,提升患者就診效率;3.新冠肺炎出院患者隨訪,及時發現異常并通過視頻問診進行診療;4.相比線下門診,打破時間空間限制,增加了服務時長和號源數量,提升了門診的服務能力。
推廣互聯網醫院覆蓋,聚焦三方面服務
互聯網醫院發展因此次疫情實現彎道超車,武漢同濟醫院在全國率先開通線上發熱門診、實現藥品郵寄和全面線下線上服務打通。作為省內首批正式授牌醫院,武漢同濟醫院互聯網醫院無論從服務量還是服務內容在區域內都絕對領先。后疫情時代,互聯網醫院如何憑借無接觸、響應快、突破空間地理等優勢,使大眾更為認可和接受?如何讓線上就診服務覆蓋更全面?如何讓老齡群體更便捷地掌握就診技能?是未來武漢同濟醫院互聯網醫院發展的主要目標。
經過近1年的運行、完善、調整,武漢同濟醫院互聯網醫院已經形成了一套全新的醫療服務模式。目前,武漢同濟醫院互聯網醫院形成的8大服務模塊主要聚焦三方面:
1.實現線上線下診療全程智慧服務,打造了一種全新的醫療服務模式。從線上視頻問診、圖文問診、醫囑開立、藥品郵寄、線下檢查檢驗、入院證開立、慢病隨訪的全流程閉環線上服務模式,提升百姓就醫體驗,節約患者就醫成本;
2.促進醫院流程優化再造,強化精細化管理和服務品牌建設。不僅在疫情常態化防控期能更好的進行常態化防控,醫院的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利用信息技術為患者提供更多的醫療服務,醫生利用空閑時間服務更多患者;
3.讓醫療插上信息技術翅膀。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可穿戴等技術和設備,開展健康管理、慢病管理、區域協同醫療等,打造全新的就醫模式和健康服務體系,促進了交叉學科的優勢互補,促進信息醫學大力發展。
未來,武漢同濟醫院互聯網醫院將繼續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則,以互聯網醫院為依托為患者提供更智慧、貼心的醫療服務,助力實現“健康中國”宏偉藍圖。
(作者單位:武漢同濟醫院互聯網醫院管理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