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信息部門負責人必須親自做的大事
最近花了些時間干了件大事,也是這兩年每個醫院信息部門負責人必須要做的大事。哈哈,我也不賣關子了,其實就是填寫了電子病歷測評需要的各項數據。本來呢,我作為混入市級專家組的磚頭,早就應該去熟悉這項工作才對,但是作為軍隊醫院來說,又沒有硬性要求去填寫,所以前兩年確實偷了個懶沒有做。對于一名醫療信息化從業人員來說,沒能參與電子病歷申報總還是有些遺憾的,沒有切身的體會,也難免會被恥笑的。就如同讓農學院的教授教種莊稼,要想讓莊稼漢信服,還得親自下地去露兩手才行。古人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還好還好,天空飄來五個字“這都不是事”,我也成功的申請到了用戶名及密碼,可以正式申報了。
http://sjzx.niha.org.cn/
這是電子病歷數據申報網站,官方名稱“電子病歷系統分級評價平臺”,這網站可不是隨時開放的,錯過了時間就得等下一次開放了。
《電子病歷系統應用水平分級評價管理辦法(試行)》明確規定,二級以上醫院要全部按時參加分級評價工作,鼓勵其他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積極參與。看到了吧,管理辦法開始把軍隊醫院也涵蓋進來了的。軍隊醫院信息化建設的多年成果,如何去符合國家相關測評標準,也是我們軍隊醫院信息部門負責人需要嘗試和探索的。
廢話不多說了,選好良辰吉日,沐浴更衣,開始填數據了。
首先,得把醫院的基本數據搞清楚。評審涉及面還是很廣的,需要提供很多的數據,得開會分任務先,HIS、LIS、PACS,各路大將聽我號令,速速統計近三個月來的相關數據,不得有誤,統計師負責將各路數據進行復核,確保數據的準確性。話說,這些數據準備起來真的蠻麻煩的,還得細心錄入,反復核對再提交,不然想改就只有等來年了。
從填報過程來說,有以下幾點感觸:
1. 這填報工作,真的要花一些時間,沒有個3-5天,是很難完成的。當然了,花一年甚至幾年時間做的信息化建設,成果能通過幾天的數據填報反映出來,也是很厲害了。
2. 信息部門負責人要重視這事,不能交給手下人填報。這項工作非常繁瑣,統計數據也多,除了需要調取醫院運營數據,還需要反復核實數據真實性,需要對醫院信息化全面的了解,普通員工難以完成好此項工作。
3. 數據填寫過程也是學習和理解新版電子病歷評審標準的過程。實話說,電子病歷評審標準我看了不下五遍,但是很多地方還是理解不了。但是通過這幾天的數據填報工作,知道了評測點在哪里;知道了數據之間的關聯性;也知道了自己醫院信息化建設與國家標準的差距,這就讓原來的評審標準更具體化了,理解起來也更深刻了,而且這項工作對于之后的產品選擇和質量把控點都有幫助。我在學習標準時,就根本看不懂它的評分標準,別人我不知道,反正我是迷失在計算公式里了,后面的評分細則更是成了一團漿糊,但是順著數據填報流程走一波,基本上就明確了評審要求,再回頭看標準,清晰了許多。所以呀,這也是我強調的,作為信息部門負責人,必須要來填寫一次評審數據,這應該是理解評審標準最好最直接的方法了。
4. 零級電子病歷怎么產生的?在2019年重慶醫院電子病歷復核中,我們也是聽到個別醫院反映,系統給出的等級與醫院信息化實際建設現狀不符合,甚至出現了零級電子病歷的情況。填報數據時,如果不注意很容易被迷惑了。
例:(1級選擇項) 輸入的病人基本信息、住院記錄作為護士本地工作記錄。當看到這個選項時,我第一反映是,這種情況我們不存在呀,十多年前我們就已經是網絡版的了,數據全部存在服務器端的,不是存在本機呀。肯定打否了,啥情況,這個項目填寫完了!!!零分!!。好吧,選擇是,原來這樣才能繼續下面的內容。我估計呀,這些零級醫院的填報人員,如果對醫院整體信息化不了解,應付了事的話,零級很可能就這樣誕生了。
5. 這個平臺最大的好處還可以利用它與管理者溝通,比如我們說到治療記錄、說到數據質量。傳統的都沒有人重視的建設內容,但是拿平臺的數據一呈現給領導,呀我們距離三級標準都還很大差距,管理者自然就明白了。有朋友更是說,現在每建設一個系統,就拿電子病歷評級涉及的內容摳出來給使用部門看,讓他們多參考標準干活,順便他們自己也就知道了處于什么級別的水平,讓信息化建設也更順暢了。一些聰明的信息科主任,就是這樣利用工具的。
6. 實事求是的填寫數據,真實反映信息化建設現狀。有人說,既然數據都是填報上去的,那么我豈不是很好填報出一個六級甚至七級來呀。其實標準制定者早就預防到這手了,所有數據需要專家進行復核,五級以上甚至需要國家衛生健康委派人前往現場復核。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而且信息化建設是需要拿效果說話的,造假出來的可無法呈現喲,還是腳踏實地的建設好吧。
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于行止矣---荀子
本文作者為CHIMA常務委員,其單位為重慶大坪醫院信息科。
下一篇: 薛萬國:醫院大數據中心建設的技術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