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精準醫療健康的創新發展
信息時代背景下的數據逐漸成為一種新生產要素,組織形式呈現出精細化、社會化和協同化的發展趨勢,以更好地適應數據分享和分析的需要。精細化體現為消費者選擇的多元化和個性化,能夠充分挖掘網絡的長尾效應;社會化體現為互聯網參與主體的不斷增加,以及大規模協作效應的愈加普遍;協同化則體現為一種協作前提下的分工模式,而不是傳統的分工前提下的合作模式。互聯網平臺的協同化通過促進群體間協作,創造出更大的經濟價值。同時,互聯網平臺涉及多方參與,用戶可以在不同平臺間進行選擇,促使醫院間競爭更加充分、服務創新更加豐富,并且有利于形成良好競爭的醫療生態。互聯網本身具有去中心化的特征,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中國精準醫療的發展模式尚處于探索階段,在發展過程中還面臨著外部環境的諸多挑戰。同時由于醫療服務本身的特征,該領域存在行業標準制定難、商業模式界定難、服務效果評價難等問題。
建立一體化的智慧醫院使醫生參與到精準醫療的網絡當中,能夠通過各種智能終端和設備提高醫生工作效率,促進醫療資源的優化配置,提升醫院管理水平和方法,從傳統的粗放式向精細化管理轉變。通過智能篩選有針對性地引導和分流患者前往基層醫院就醫,防止醫療資源和患者向三級醫院過度集中。在掛號預約環節,患者可以進行網上掛號,減少患者的等待時間;同時,醫院可以根據患者預約的需求情況,對不同科室的醫生進行提前調配,從而大大降低患者掛號的等待時間。在繳費環節,網絡支付方式再加上醫保實時結算功能,能夠避免患者排隊繳費的麻煩。在查取檢驗報告環節,患者可以直接在手機終端查看報告,無需前往醫院進行打印。醫療聯合體內醫療機構間建立檢查檢驗結果實時查閱、互認共享,各個醫院之間可以利用遠程會診、遠程心電診斷、遠程影像診斷等數據進行科研分析。同時,醫療聯合體內的縣級醫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也可實現信息共享,快速提高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和效率。
摘自《中國醫院》雜志2019年第11期文章《 “互聯網+”精準醫療健康發展趨勢分析》,參考文獻略
點擊以下圖片可直接購買:《中國醫院》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