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醫院產品觀之四: 語音交互篇(上)
智慧醫院產品觀之四:
語音交互篇(上)
1 我熟悉的語音交互
我對于語音交互的第一印象來自于智能音箱。
正所謂“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一波智能音箱創業浪潮,不僅拉低了產品價格,更是豐富了業界生態,讓我有更多機會去體驗它。
用久了,我對語音交互“愛恨交加”。
愛它是因為,語音交互確實是懶人福音,無論是進屋來一句“**音箱,開燈”,還是冬日里蜷縮在被窩中來一句“**音箱,打開電熱毯。”,這種通過語音交互喚醒萬物的感覺,既讓人感受到科技的美好,也給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
但是,語音交互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戲路很窄”。現階段,我只能通過語音交互實現一些簡單的語音命令,稍微復雜一點的操作,還得我親自動手。
因此,對于以智能音箱為代表的語音交互產品,我最初的看法是,這的確是一種很高級、好玩的交互方式,但不是一個生產力工具。
沒有一點點防備,也沒有一絲顧慮,我對語音交互的態度,因為一次寄快遞的經歷而發生變化:
那天我正在開車,突然想起后備箱里有樣東西沒寄。更糟糕的是,這是一件網購退貨,當天就是退貨截止日期了。
我掃了一眼路邊,剛好看到一位快遞小哥,便趕緊將車停在路邊,并請快遞小哥留步。
當時的場景很有趣,我和快遞小哥都著急趕時間,但都希望接下這一單。
偏偏寄快遞是一件很麻煩的事,特別是填寫收件地址的環節,我得從手機聊天記錄中找到地址截圖,再轉抄到紙質快遞單上,或者是快遞小哥的手持終端中。
或許是看出了我的糾結,快遞小哥掏出自己的手機放在嘴邊,又接過我的手機,對著我剛找到的收件地址念了一遍。
我當然知道他在做什么,但心里還是免不了犯嘀咕:這....能行么?且不說這周圍嘈雜的環境,單就那冗長的退貨地址,語音識別靠譜么?
我的懷疑在幾秒鐘后得到了答案,我手機上的收件地址,經過快遞員的“語音轉述”,一字不差的呈現在他的手持終端里。
事后,我聯系了在快遞公司工作的朋友。一番溝通之后,他的解答也驗證了我的猜測:為了解決寄快遞中地址輸入這個“堵點”,很多快遞公司都引入了語音識別,并針對使用頻率高的電商和網購地址進行了專門優化。
這件事讓我印象深刻:經過一番調教,語音交互不再是私宅里的高級玩具,反而展現出成為生產力工具的潛質。
2 探尋語音交互在醫療場景中的可行性
隨著我對語音交互的認知有了積極變化,我開始帶著辯證的眼光去探尋語音交互在醫療場景中的可行性。
之所以說“辯證的眼光”是因為:首先我不冒進。我不是語音交互的產品經理,我不會為了推廣自家產品而強行制造痛點;其次我不懈怠。我相信語音交互和醫療之間,一定會有交集,需要的不僅是對于技術原理的理解,更需要對醫療的好奇、熱愛和敬畏之心。
2.1 門診病歷
門診診室是我觀察的第一站。通過觀察我發現,門診醫患溝通有以下幾個顯著特點:
首先它是一種引導式對話。目的是為了在有限的時間里,一邊把控話題方向,一邊讓患者說出更多有用的信息,從中尋找疾患的佐證和蛛絲馬跡。
其次它是一種混合式對話。在對話中,你既能聽到醫生的問診和安慰之辭,也能聽到患者的傾訴。正應了那句話:有時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
當問診結束后,醫生會回到電腦前書寫病歷,有些病歷內容曾明確出現在問診的過程中,有些則需要完成從“大白話”到“專業術語”的轉變,剩下一些則是歸納和總結。
除此以外,門診病歷并不是單純的文字錄入,而是混合了各種表單的集合(本身內容也不多)。如果在門診病歷的書寫中強行植入語音輸入,以達到全面替代傳統鍵盤鼠標輸入的目的,不僅在輸入效率上看不到顯著的提升(甚至會倒退),還會推翻延續多年的用戶使用習慣,恐怕是行不通的。
如果非要給語音交互在門診問診的醫患溝通場景中安排一個戲份,不知下面這個方法可否?
Step1:在醫患溝通時,激活醫生電腦端的語音轉文字功能,全程監聽和記錄雙方溝通內容,并進行分詞處理;
Step2:在醫生完成問診,準備書寫病歷時,將之前的溝通內容,以桌面小部件的形式呈現給醫生,既可以作為參考,也便于醫生進行復制、粘貼、拖拽等操作。
圖1:某品牌手機語音轉文字(含分詞)功能
這樣設計的初衷是出于以下幾個原則:
1. 盡可能尊重現有的、沿用多年的醫患問診和病歷書寫習慣。這套習慣可能不是最優解,但它覆蓋了最廣泛的用戶群體。任何試圖單方面改變海量群體用戶習慣的做法,大多會無功而返。最典型的例子莫過于對于qwerty鍵盤的強行改變。
2. 在病歷書寫這件事上,其實重點關注的是兩個指標:輸入用時和輸入正確率。更多時候,醫生會選擇在保證正確率的前提下,用盡可能少的時間完成輸入。在輸入內容較少時,傳統鍵鼠交互在首次輸入正確率和糾錯便捷程度上,明顯強于語音交互。
(未完待續)
作者簡介:
李楠,CHIMA青年委員。先后畢業于第一軍醫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和蘭州大學信息科學與計算機學院。從業至今,歷經基層醫院信息科、衛生行政機關等崗位,先后從事衛生統計、HIS系統開發和運維等工作,現就職于聯勤保障部隊第九四〇醫院(原蘭州軍區蘭州總醫院),從事信息化工作。
相關鏈接:
上一篇: 智慧醫院產品觀之四:語音交互篇(下)
下一篇: 曹劍峰:2020年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