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國心血管病領域的領頭羊,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率先成為北京市首家實現“北京醫保+非北京醫保”患者的一體化互聯網診療+藥品配送模式的三級甲等專科醫院。5月8日晚舉辦的第七期CHIMA大講堂走進阜外醫院,對其互聯網醫院建設進行全面解讀。本期大講堂由阜外醫院副院長趙韡擔任主持人,醫院醫務處處長、門診部主任楊國勝,醫保辦副主任魯蓓,信息中心移動與大數據研發技術總監褚丹奇,信息中心主任助理韓作為擔任嘉賓,分別從監管、醫保、研發和安全視角剖析了醫院的互聯網醫療建設,并與觀眾進行了深入交流。
阜外醫院的互聯網醫療服務自開通以來獲得快速發展。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醫院參與互聯網診療服務的醫師共160余名,互聯網診療平臺訪問數量為13953人次,參與互聯網診療的患者為9753人次(其中,外地患者5389人次),在線開具處方6806人次。對此,楊國勝處長談到,推進互聯網+醫療落實到位的關鍵是實現線上線下結合。當前互聯網診療醫療行為和質量管理面臨三大挑戰:醫患雙方對醫療機構互聯網診療業務相對陌生;在讓患者享受便捷醫療服務的同時,避免醫療機構在醫療質量、醫療安全和患者隱私等方面的風險;保證患者享受到與線下同質化的醫療服務。針對這些挑戰,阜外醫院制定了開展互聯網+醫療服務的總目標:將線下的優質醫療資源復制、整合在互聯網端,模擬建立“互聯網醫院”;推動線上、線下醫療服務同質化。為實現上述目標,醫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實現制度建設同質化,包括成立互聯網診療管理小組、出臺7項醫療行為和質量管理規范文件等;建設高水平醫師隊伍,打造線上、線下同質化,實現線上更優于線下;將電子病歷與問診記錄有機融合,做好線上、線下病歷同質化;推動質量管理同質化,強化醫療服務與質量持續優化改進,包括設置專員監督管理日常工作、開展臨床和患者規范化培訓、定期開展隨訪工作、建立流程和程序逐步完善機制等;實現線上線下立體宣傳,突出特色、精準服務患者。醫院在推進互聯網診療過程中,做好了線下與互聯網業務的深度融合,并積極推進“多樣化”互聯網診療業務,通過開通線上開檢查、自動預約等方式做好線上、線下醫療資源的整合與銜接。醫保曾是互聯網醫療發展過程中難以突破的一道屏障。目前,在政策的支持下,醫保壁壘已被打破。3月12日,阜外醫院順利通過北京市醫保局互聯網復診在線醫保報銷現場認證,成為北京市首家通過“互聯網+醫保”驗收的三級甲等醫院。魯蓓主任指出,醫保支付共有四個特點:先有收費標準(可收費),后有支付標準(可報銷);報銷政策多,體現為標準不一、報銷待遇由參保人身份確定;支付方式多,包括按項目付費、按床日付費、按人頭付費、按病種付費;對準確性要求高,有政策紅線,報銷金額必須準,否則即騙保。醫保線上支付的需求主要有兩個:脫卡,主要涉及參保人身份確認、醫保待遇準確、費用實施分割和線上移動支付;安全,包括互聯網復診、實名制就診、合理安全用藥、合理適當檢查。
阜外醫院“互聯網復診+醫保報銷+外配處方”的流程設計如下:在患者端,由患者下載阜外醫院APP并注冊,選擇就診人綁定醫保卡信息,并發起互聯網復診申請;在醫生端,醫生通過視頻確認患者身份,確保患者實名制就醫。在確認患者病情無變化后,醫生開具藥品,然后由臨床藥師審核處方,確保用藥安全。醫院針對病情穩定的醫保和自費患者,均推出復診患者的“藥品快遞到家”服務,真正實現了“線上申請+線上繳費+醫保報銷+藥品配送到家”的全流程線上操作。對于北京市醫保患者,由于目前還需要在專用醫保讀卡器上插醫保卡分解藥品費用,故患者需要將醫保卡寄送到選定醫保定點藥店,由藥店代為完成插卡繳費等手續,然后藥店將藥品和醫保卡寄回給患者,期間產生的快遞費用由藥店承擔。對于自費患者,直接由合作藥店將藥品配送到家(藥店發票),或者部分需要醫療機構發票當地報銷的患者,也可由醫院對接快遞公司將藥品配送到家。這些藥品配送的新方式秉承了阜外醫院“用心守護健康”的服務宗旨,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讓信息多跑路,讓患者少跑路,實現了針對不同患者需求的藥品配送范圍覆蓋全國的復診開藥新模式。褚丹奇總監回顧了阜外醫院互聯網+醫療服務的歷程:實現無實體卡、無紙質號條、無紙質檢查單、無紙質處方、無紙質報告、無現金的“六無就診”,打通就診全流程,改善患者就醫體驗;實現互聯網+智能分診,從疾病、部位、癥狀、體征、俗語、目的六個維度進行專科分診,使掛號預約服務更精準;簡化線上服務就診,實現線上繳費+自動預約+自助改約,減少患者往返奔波;入院登記、預存繳費、住院點餐、病案復印患者排隊“一掃”而光。
醫院的互聯網+醫療服務包括在線問診、復診續方、脫卡醫保結算、電子處方外延、藥品快遞到家等內容,方便患者足不出戶,即可享受“一站式”線上診療服務。同時,醫院的互聯網+醫療實現了線上與線下、自費與醫保、問診和藥品的三個打通,方便自費處方外配,醫保處方外延,并開通了醫院藥房快遞到家。醫院搭建了互聯網+醫療支撐平臺,可無縫銜接患者既往診療資料,實時監督在線診療過程,并進行醫療文書簽名。目前,醫院的互聯網+藥品物流平臺既支持自費藥店,也支持醫保藥店:線上處方上傳至第三方平臺,患者可就近到藥店取藥,或選擇藥品配送到家;線上處方上傳到醫保平臺,患者持醫保卡就近到定點藥店結算取藥。如果患者在線支付藥費,藥品通過醫院藥房發出,直接配送到患者家中。目前,醫院處方外配支持北京15個區的114家藥店。隨著互聯網與醫療業務的深入融合,安全防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韓作為主任介紹,互聯網大門已打開,安全威脅與日俱增:網絡安全、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是智慧服務的基礎寶藏;醫院的互聯網業務越開放,安全威脅越大;內外網數據已打通,所有來自互聯網的攻擊已嚴重威脅內網業務連續性和數據安全。因此,醫院要做好網絡安全防護,需做到知己知彼:“知彼”主要是了解攻擊者眼中的安全弱點;“知己”是需要全面梳理信息資產,了解有哪些信息系統、有多少臺服務器、服務器安裝了什么軟件等。
醫院在安全防護上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加強了對資產脆弱性管理,進行周期性、常態化的風險監測,包括修補運維漏洞、防范健康性風險等。互聯網業務要做到縱深防御,包括互聯網暴露、威脅情報分析、防火墻端口控制、中間件漏洞阻斷、應用漏洞防控、內外網物理隔離等六大措施。安全開發需重點關注防欺騙、防篡改、防抵賴、防信息泄露、防拒絕服務、防提升權限等安全目標,梳理好開發流程,從而以最小成本管理好漏洞。醫院互聯網醫院實現線上線下結合后,要進行充分的門診業務應急演練。同時,要提升全員的安全意識,包括應用人員、醫生、護士、開發人員等全員,借此筑牢互聯網醫院的安全防線。大講堂最后,趙韡院長與四位講者針對互聯網醫院醫生績效、醫保對接等觀眾關注的話題,逐一進行了解答。正如本期大講堂提到的,互聯網醫療服務的發展更加凸顯了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互聯網安全保障應該如何規劃?采取哪些措施可有效保障患者隱私安全?5月15日舉辦的第八期CHIMA大講堂聚焦互聯網醫院的安全規劃,將與您針對上述話題進行深入探討,敬請收看。
CHIMA大講堂直播與回放:
https://djt.chima.org.cn
全國衛生健康行業網絡安全技能大賽:
https://chcsc.chim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