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較量,思想洗禮:那些年辯論賽的故事
2025年5月,一年一度的CHIMA大會將在福建廈門舉辦。作為一名醫療信息從業者,對于CHIMA大會早已是習慣和熟知了。但是當聽到第四屆HIT全國醫信工程師辯論賽將同期舉辦時,內心涌起的不僅僅是激動,更是一種深深的感慨。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對我和很多人而言,辯論賽已成為CHIMA大會最期待的活動之一。關于辯論賽的故事,也大概要從2021年首屆比賽講起,它幾乎改變了參加過比賽的每一個人。
從我和白老師的友誼講起
我和白老師是因為辯論賽結識的,彼時白聃老師是上海市奉賢區中心醫院信息科主任。未見其人時,以為白老師是一位典型的蘇吳之地的江南才女。見其人,方才知白老師是東北黑龍江人,十分干練,做事雷厲風行,執行力強,女中豪杰,醫療信息化界的“花木蘭”。
和白老師一起比賽的記憶,大概都淡忘了,記下的就是白老師本人。辯論賽改變了我,白老師也改變了我。我們很多人都曾離開,但白老師卻一直都在辯論賽舞臺。第二屆辯論賽,白老師是選手,第三屆辯論賽白老師是大會主席。
很多人大概都記下了第三屆辯論賽,白老師擔任大會主席和總教練。即使在家庭和本職工作的雙重壓力下,白老師卻從未缺席過一場排練培訓會議,她永遠是那么熱情,精神飽滿。記得比賽那天,白老師一個人長達十個小時的主持,未見她有絲毫的不適。
一個三十多歲的女性,對于一件事情能投入這般熱情和精力。從這一點看,白老師是一個高尚和純粹的人,一個對醫療信息事業由衷熱愛并愿意奉獻自己青春的人。
“創造者”汪老師
對安徽醫信行業同道的認知,是從汪平老師開始的。
其實在參加辯論賽之前,汪老師在醫療信息行業已經具備了相當的知名度。辯論賽對于汪老師而言,只是錦上添花。但他自己卻高度重視辯論賽,投入了很多精力。
好像不僅僅是辯論賽,很多CHIMA的活動,汪老師都積極參與,并且很認真很負責的協助組織,這大概是汪老師身上固有的優秀特質。
2021年首屆辯論賽,汪老師和我同為選手,但并未交鋒過。后來很多活動,包括安徽省辯論賽,都是他積極組織的,也因此能有機會跟他交流溝通。對很多專業問題,汪老師都能從很高的理論視角予以剖析。無論是國家協會,還是安徽省,或者六安地區協會的活動,他都會積極參與,并以一種高度負責的態度做好工作。
很多舞臺都有汪老師活躍的身影,與其用“參與者”,我更想用“創造者”來形容汪老師。在醫療信息化行業,汪老師在不斷地創造,為醫信工程師創造舞臺,創造機會。
“利他人者,眾人利之”,用這句話來形容汪老師,應該是再合適不過了。或者說可以用這句話來形容這些年為辯論賽付出過汗水的每一個人。
臺前和幕后,一年復一年。熱情也許會被澆滅,但信念不會被改變。
這是對一群同頻信念之人的最好描述。
等你來戰
三屆比賽,我們收獲的不僅僅是獎杯和榮譽,更是對行業的深刻理解和對未來的清晰規劃。辯論賽讓我結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我們來自不同的醫院、不同的企業,卻因為對醫療信息化的熱愛而走到一起。我們在賽場上是對手,在賽場外是朋友,更是共同推動行業發展的戰友。
更重要的是,辯論賽讓我看到了醫療信息化的無限可能。無論是通過人工智能優化醫療資源配置,還是通過區塊鏈技術保障數據安全,亦或是通過物聯網實現智慧醫院的建設,這些曾經在辯論賽上討論的話題,如今正在一步步變為現實。而我,也從一名單純的選手,成長為能夠將這些技術應用到實際項目中的行業推動者。
2025年5月,第四屆HIT醫信工程師辯論賽即將拉開帷幕。作為一名老選手,我深知這場比賽的意義重大。它不僅是一個展示才華的舞臺,更是一個學習、交流和成長的平臺。無論你是初入行業的新人,還是經驗豐富的專家,這里都有屬于你的機會。
如果你正在猶豫是否要參加這場比賽,我想告訴你:不要猶豫,勇敢邁出第一步。辯論賽不僅是一次技術的較量,更是一次思想的洗禮。在這里,你將看到醫療信息化的未來,也將找到屬于自己的方向。
期待我們能在廈門辯論賽上相聚!
(僅以此文向每一個曾經為辯論賽付出過工作和汗水的工程師致敬!)
作者簡介
吳坤,計算機專業碩士,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信息中心軟件工程師。專業計算機程序員,國內在醫療行業積極推廣IT技術的青年工程師和技術踐行者,熱衷于以信息技術提高醫療行業服務質量和改善患者就醫體驗。
上一篇: 張嘯:當AI叩響醫療信息化的門扉——醫信人的破局之路
下一篇: 醫療大模型從小事做起(五):知識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