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智慧醫院集成平臺建設"三部曲":標準筑基、業務賦能、擁抱AI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統計信息中心發布《2023年度國家醫療健康信息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測評結果公示名單》,公布了16個區域和259家醫院測評結果。互聯互通測評不僅是促進衛生健康信息標準采納、實施和應用的關鍵指標,更是推進醫療衛生服務與管理系統標準化建設,實現醫療衛生機構間標準化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的技術保障基石。
在這一背景下,如何以電子病歷和醫院信息平臺為核心實現數據互聯共享,在滿足互聯互通測評的標準要求的同時,兼顧實際業務需求,還能面向未來,擁抱AI等新興技術,這“三部曲”是參評機構打造高質量平臺的重點。
惠每集成平臺憑借穩定可靠、靈活多變、便捷高效等優勢,為醫療機構打造醫療數據智能管理的新生態,助力醫院在互聯互通測評中脫穎而出,邁向智慧醫院建設的新征程。
圖1 惠每集成平臺應用架構
一 標準筑基:如何打破信息壁壘,讓更多系統實現標準統一
醫療健康信息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測評(以下簡稱“互聯互通測評”)工作自2013年啟動至今,一直備受醫院重視。在多個國家及地方政策中,“互聯互通測評”四級是醫院信息化建設的硬性要求。醫院想要達到這一要求,往往需要打破醫院信息系統之間的數據壁壘,甚至推倒重建,無論哪種方法都是一次嚴峻的考驗。
“互聯互通測評”總分為100分,其中有40分與集成平臺的技術架構、服務功能、運行性能相關。例如,四級乙等及以上要求有獨立數據中心、有平臺;各系統產生的臨床活動信息能夠進行集成與共享,并通過生成規定格式的電子病歷共享文檔進行歸檔、儲存和共享;建設多種臨床知識庫。五級乙等及以上要求在上述條件之上提供診療、管理等方面的輔助決策支持。
此外,智慧醫院建設等級評價體系的《電子病歷系統應用水平分級評價標準(試行)》明確:四級以上醫院要求建設醫院集成平臺,以實現全院信息共享;五級以上則要求全院各系統數據能夠按統一的醫療數據管理機制進行信息集成,并提供跨部門集成展示工具。
集成技術需可靠,集成監控需完備
惠每集成平臺對標“互聯互通測評”及“電子病歷系統應用水平分級評價”“考點”,構建了互聯互通交互服務、共享文檔CDA生成工具、單點登錄、統一門戶等功能模塊,并提供一套功能齊全的企業服務總線(ESB),可以不受技術和標準的限制,保障各類醫療信息系統間的互聯互通互操作性,實現在醫院內、院區間和區域內的系統對接和數據共享,助力醫院實現信息集成的自主可控,支撐智慧醫院建設。總結起來,惠每集成平臺在架構、運維、成本等方面具有多種優勢。
● 先進架構:支持大規模橫向擴展,支持分布式集群部署,支持單機、雙機熱備、集群模式;容災和性能強,覆蓋從二級醫院到集團化醫院超大規模集成能力,亞秒級自動快速切換。
● 開放平臺:基于Java平臺開發,易于二次開發及維護;具備開發、測試、監控、運維為一體的純web圖形化界面,簡單方便。
● 更低成本:提供多合一工具集,包括集成引擎(IE)、數據抽取轉換上報(ETL)、企業服務總線(ESB)、API、MQ等各種數據集成工具,適應各類集成場景,大大降低采購和實施成本。
● 強大功能:不僅能夠支撐單體醫院信息集成及互聯互通測評,還能夠支撐多院區/集團化醫院的數據中臺一體化集成建設、區域/醫共體的業務協同和數據集成,以及互聯網醫療的信息協同和接口服務。
圖2 惠每集成平臺一體化監控示例
此外,惠每集成平臺還提供全面的運行狀態監控管理,以保障平臺運行性能。通過對集成平臺技術架構、服務功能、運行性能等進行全方位完善,助力醫院各類醫療和管理信息系統實現交互協作,加速數據要素價值釋放,提高醫院診療質量與管理水平。
二 業務賦能:如何兼顧實際生產,打造可以全面支持智慧醫院建設的平臺
惠每集成平臺基于醫院業務特點與需求,深入分析各信息系統之間的數據交互需求,憑借先進的數據集成技術,成功打通了醫院各信息系統間的數據孤島。平臺對醫院海量的數據進行全局治理,將分散在各個系統中的數據進行整合、清洗、轉換和標準化處理,形成可共享和復用的數據資產。這些數據資產涵蓋了患者的診療信息、檢查檢驗結果、病歷資料等臨床數據,以及醫院的運營管理數據、財務數據等。
通過構建統一的數據服務平臺,惠每集成平臺為醫院提供安全而開放的數據服務,使得醫院內部各部門、各科室能夠高效獲取和使用所需數據,有效支撐了電子病歷系統應用水平分級評價、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測評等政策要求,助力醫院實現智慧醫院建設目標。
在業務層面,惠每集成平臺采用"場景驅動、彈性適配"的設計理念,針對醫療業務中高頻的復雜交互場景進行深度優化。例如在智慧醫院建設中,采用"前-中-后臺"解耦架構,既保證核心醫療系統的穩定性,又支持第三方服務通過標準化API快速接入。這種業務模塊化設計使醫院能像搭積木般靈活擴展智慧臨床、服務和管理場景。
在底層技術上,惠每集成平臺通過與Odin進行對接,通過發揮各自優勢,在功能開發和項目實施過程中實現了高效落地。Odin不僅在功能上具備了集成引擎(IE)、企業服務總線(ESB)、數據抽取轉換上報(ETL)三合一功能,還提供了開放的API,易于產品的整合及二次開發;在硬件架構上也完成了從單機冷備到高可用到集群以及國內領先的云原生架構的轉變,為新一代醫院信息系統建設打下堅實基礎,將集成平臺用到實處。
三 擁抱AI:如何通過集成平臺加快AI等新興技術需求的快速轉化
面對AI新需求,惠每科技基于集成平臺可實現AI數據集成需求的高拓展性,醫院能夠將其應用于各個場景,構建起豐富的應用生態。面向臨床醫生,惠每集成平臺通過與臨床決策支持系統(CDSS)等新一代醫療AI智能系統結合,能夠規范診療行為、預警高危風險患者等;面向醫務管理,其能夠實現單病種智能上報、病歷內涵質控等功能;面向醫院管理,其能夠助力三級醫院評審、DRG/DIP醫保支付入組等工作。通過與不同場景和管理環節的結合,惠每集成平臺在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和效率,降低醫療成本,提高患者滿意度等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全方面助力智慧醫院建設。
圖3 惠每集成平臺臨床應用示例
截至目前,惠每集成平臺已經助力多家醫院在數字化轉型道路上不斷加速,并通過了電子病歷系統應用水平分級評價和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測評,為醫院提供了高質量、高性能的集成平臺解決方案。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強調將開展‘人工智能+’行動”和“以患者為中心改善醫療服務,推動檢查檢驗結果互認”。隨著醫療AI和大數據技術的深入應用,醫療HIT將邁向應用現代化和智能化。在此過程中,惠每科技將與合作伙伴共同努力,釋放集成潛力,賦能更多醫院信息化轉型基礎建設,助力公立醫院深化改革和高質量發展。
(本文由北京惠每云科技有限公司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