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高質量胃癌專病數據集:從醫療資源到數字化資產的實踐與探索
近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廈門醫院(以下簡稱“復旦中山廈門醫院”)傳來喜訊:醫院成功構建的“胃癌專病數據集”正式通過廈門市數據資產登記中心審核,獲得廈門市首張醫療數據資產登記證,成為廈門市首個胃癌領域權威數據集。這一重要進展標志著醫院在醫療數據規范化管理、合規流通與創新應用方面邁出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步,為推動醫療數據要素價值釋放提供了可借鑒的實踐范本。
圖1 廈門數據資產登記證書
數據資產化:從臨床資源到創新生產要素
此次登記的“胃癌專病數據集”覆蓋了患者診療全過程的關鍵信息,包含超過1200例高質量胃癌病例的多維度數據,涵蓋臨床影像報告信息、病理報告信息、基線資料、手術記錄以及實驗室檢查和治療隨訪等核心內容。通過嚴格的脫敏處理和標準化結構化加工,復旦中山廈門醫院確保了患者隱私的安全性與數據質量的可靠性。
數據集的成功登記不僅實現了醫療數據從“資源”向“資產”的價值轉化,更標志著醫院在數字化轉型進程中邁出了關鍵一步。它將為后續的臨床研究、藥物研發及醫療服務創新奠定堅實基礎,同時也為數據共享與跨機構協作提供了合規化路徑,推動醫療大數據應用邁向更高水平。
技術+制度雙輪驅動,筑牢數據安全屏障
作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單位,復旦中山廈門醫院始終秉承“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高度重視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在此次數據集登記工作中,醫院聯合上海觸脈數字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和福建信實律師事務所等專業團隊,從數據持有主體、數據來源、數據合規管理以及數據權屬等多個關鍵維度,開展合法、合規性評估,從而構建了一套覆蓋數據采集、治理、確權和評估的全流程管理體系。
圖2 基于NLP技術專病數據治理流程
通過引入AI數據處理等前沿技術手段,醫院實現了數據“可用不可見、可控可追溯”的安全目標,有效平衡了數據共享與隱私保護之間的關系。同時,醫院還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技術規范,確保數據全生命周期的安全可控,為醫療數據要素的合規化應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圖3 專病數據治理與應用邏輯框架
賦能臨床科研與精準醫療,造福患者健康
該胃癌專病數據集的成功登記將極大助力臨床研究和精準治療方案的優化。基于這一高質量數據資源,復旦中山廈門醫院將支持開展胃癌早期診斷模型構建、個體化治療方案優化等創新性研究工作,推動胃癌診療水平的提升。
未來,該數據集還將面向合規科研機構開放申請,促進多學科、跨機構協作,共同探索胃癌防治的新方法、新技術。這不僅有助于提高區域胃癌早診率和患者生存率,也將為全國范圍內胃癌防控策略的優化提供科學依據和實踐參考。
構建醫療數據生態新高地,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此次胃癌專病數據集登記工作是復旦中山廈門醫院響應國家“數據要素×醫療服務”戰略的重要實踐成果。下一步,醫院將繼續探索數據資產入表、多元主體協同開發等創新機制,推動醫療數據在醫保支付、藥械研發等領域的深度應用。
同時,作為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單位,復旦中山廈門醫院將充分發揮學科優勢和資源整合能力,攜手政產學研用各方力量,共同構建“產學研醫”聯動的醫療數據創新生態體系。通過持續深化數字化轉型與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復旦中山廈門醫院將以實際行動助力健康中國建設,為人民群眾提供更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背景鏈接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廈門醫院是福建省、廈門市和復旦大學及其附屬中山醫院等多方合作共建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是一所由全國首個獲批的綜合類國家醫學中心建設單位——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全面運營、一體化同質管理的現代化綜合性三級醫院,旨在讓當地百姓在就近享有高水平的優質醫療服務,打造“創新、關愛——家門口的上海醫院”。此次胃癌專病數據集登記工作在廈門市數據管理局、廈門市數據資產登記中心的指導下順利完成,不僅填補了廈門市醫療數據要素登記領域的空白,更為全國醫療行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可復制的“廈門經驗”。
(王學理:復旦中山廈門醫院信息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