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24年醫療信息化相關政策
回首2024年,醫療信息化領域充滿了挑戰與機遇,經歷了深刻的變革與發展。這一年,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推動醫療信息化創新和發展的政策措施。本文盤點了2024年國家層面與醫改、醫療信息化等相關法規、政策和通知,以饗讀者。
(1)“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國數政策〔2023〕11號)
發文機構:國家數據局、中央網信辦、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衛生健康委、應急管理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國家醫保局、中國科學院、中國氣象局、國家文物局、國家中醫藥局
《行動計劃》以推動數據要素高水平應用為主線,以推進數據要素協同優化、復用增效、融合創新作用發揮為重點,強化場景需求牽引,帶動數據要素高質量供給、合規高效流通,培育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充分實現數據要素價值,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強調堅持需求牽引、注重實效,試點先行、重點突破,有效市場、有為政府,開放融合、安全有序等4方面基本原則,明確了到2026年底的工作目標。選取醫療健康等12個行業和領域,推動發揮數據要素乘數效應,釋放數據要素價值。從提升數據供給水平、優化數據流通環境、加強數據安全保障等3方面,強化保障支撐。
網址:https://www.cac.gov.cn/2024-01/05/c_1706119078060945.htm
(2)關于推進兒童醫療衛生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國衛醫政發﹝2024﹞1號)
發文機構: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醫保局、國家中醫藥局、國家疾控局、國家藥監局
《意見》要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以推進兒童醫療衛生服務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堅持中西醫結合,強化體系創新、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創新,加快兒科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助力人口高質量發展和健康中國建設。
網址:http://www.nhc.gov.cn/yzygj/s3594q/202401/c458dff66b0249da84aec66d25065c86.shtml
(3)關于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的指導意見(國發〔2024〕3號)
發文機構:國務院
《指導意見》提出,要持續加強新技術全流程應用。按照成熟穩定、適度超前的原則,創新開展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應用,推動政務服務由人力服務型向人機交互型轉變,由經驗判斷型向數據分析型轉變。
網址:https://www.gov.cn/gongbao/2024/issue_11126/202401/content_6928804.html
(4)關于進一步加強醫學證明文件類醫療文書管理工作的通知 (國衛辦醫政函〔2024〕8號)
發文機構: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
《通知》就醫療機構內部加強醫療文書管理工作提出了統一要求。要求加強醫療文書核查管理,鼓勵有條件的醫療機構對醫療文書實行信息化管理,通過信息化手段加強醫療文書開具全流程追蹤和管理。
網址:http://www.nhc.gov.cn/yzygj/s7657/202401/31d8cca820224b678cfb72c167276d03.shtml
(5)關于實施“優質服務基層行”活動和社區醫院建設三年行動的通知 (國衛辦基層發〔2023〕22號)
發文機構: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國家中醫藥局綜合司、國家疾控局綜合司
《方案》提出,要加快基層信息化建設。加快統籌建設縣域衛生健康綜合信息平臺,推進電子病歷、電子健康檔案和預防接種等公共衛生信息互聯互通共享,以省為單位,2023年建成率達到40%以上,2025年達到80%以上。按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信息化建設標準與規范要求,提檔升級信息化基礎設施和設備,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至少明確1名經縣級及以上培訓合格的專兼職信息管理人員。用信息化提升法定報告傳染病和食源性疾病報送質量,到2025年基本實現在醫生工作站自動生成信息并按程序報告。加快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向居民個人開放。完善基層遠程醫療服務網絡,實現與上級醫院的遠程會診、診斷和培訓,推動基層檢查、上級診斷、結果互認。以省為單位,2023年遠程醫療服務覆蓋80%以上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25年基本實現全覆蓋,并推進向村級延伸覆蓋。
網址:http://www.nhc.gov.cn/jws/s7874/202401/67145c77e61b405eb83e27f96bb1efe4.shtml
(6)2024年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工作要點
發文機構:中央網信辦、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工作要點》部署了6個方面17項重點任務。一是培育高水平復合型數字人才。二是加快彌合數字鴻溝,包括建設數字無障礙環境、提供普惠包容的公益服務。三是支撐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四是拓展智慧便捷的數字生活場景,包括推動數字公共服務普惠高效、提升重點生活領域數字化水平。五是打造積極健康有序的網絡空間。六是強化支撐保障和協調聯動,包括完善協同支撐體系、加大優質數字資源供給、積極參與國際交流合作。
網址:
https://www.cac.gov.cn/2024-02/21/c_1710183257270007.htm
(7)關于印發全國傳染病應急臨床試驗工作方案的通知(國衛科教發〔2024〕7號)
發文機構:國家衛生健康委、科技部、國家醫保局、國家藥監局、國家中醫藥局、國家疾控局
《方案》在建設統籌應急臨床試驗的公共平臺方面提出4項具體措施:一是建立健全應急臨床試驗資源統籌協調的管理體系,做好臨床試驗資源統籌;二是構建臨床試驗網絡和臨床試驗資源庫,開展臨床試驗資源調查,探索建立臨床前評價資源庫;三是建設統一融合的臨床試驗信息平臺,加強臨床試驗、傳染病監測等信息的對接共享;四是以重大傳染病為抓手,不斷完善公共平臺管理運行,為應急臨床試驗有序開展奠定基礎。
網址:http://www.nhc.gov.cn/qjjys/s7945/202402/c3d6ba7db81449af971724bce8068014.shtml
(8)關于印發國家臨床專科能力評估辦法(試行)的通知(國衛辦醫政函〔2024〕65號)
發文機構: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
《辦法》明確了臨床專科的定義,指出臨床專科是醫療機構圍繞危害人民群眾健康的疾病領域,以患者為中心,以疾病診療為鏈條,通過優化內部組織形式和運行機制,融合多個傳統臨床科室或學科,為患者提供全流程診療服務的組織或平臺;提出臨床專科能力評估的內容是“醫療能力”,并對評估的組織管理、評估對象、評估原則、評估方向、評估指標、評估方式、評估周期、評估數據來源、評估結果應用等環節和要素提出了基本要求,為國家和各地開展臨床專科能力評估提供了基本遵循。
網址:http://www.nhc.gov.cn/yzygj/s7657/202403/890392a6cddb4c35aa7ad25e0392dbd1.shtml
(9)關于進一步推進醫師電子化信息管理工作的通知(國衛辦醫政發〔2024〕5號)
發文機構: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國家中醫藥局綜合司、國家疾控局綜合司
《通知》提出了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進一步推進醫師電子化信息管理工作的具體措施和要求。一是要充分認識醫師電子化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積極運用信息化手段強化醫師信息管理。二是要依托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開發的“醫通辦App”等信息管理手段,強化醫師執業信息管理,在信息安全、保護隱私、責任明晰的前提下,逐步實現與“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醫師資格考試系統等信息平臺互聯互通與資源共享。三是強調繼續并行使用醫師電子證照和現行證照,明確兩者具有同等效力。鼓勵地方不斷拓展電子證照應用場景,鼓勵醫師通過醫師電子化注冊系統電腦端、手機端辦理相關業務,優化政務服務,提升管理水平。四是要加強組織領導、堅持問題導向、加強宣貫培訓,持續推動醫師電子化注冊和信息管理工作。
網址:
http://www.nhc.gov.cn/yzygj/s7655/202403/1152146dee16459bb4b80bee3843f922.shtml
(10)關于印發國家二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操作手冊(2024版)的通知(國衛辦醫政函〔2024〕86號)
發文機構: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室
《國家二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操作手冊(2024 版)》延續《國家二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操作手冊(2023 版)》中明確的績效考核范圍、指標架構和順序。指標名稱、指標屬性、計算公式、指標來源和指標導向等內容基本不變。為規范數據采集,統一指標說明、指標意義和相同數據的統計口徑。同時注意了準確性和簡潔性。
網址:http://www.nhc.gov.cn/yzygj/s3594q/202403/2850b447233e4d45aa0d5c006aa1b5fa.shtml
(11)關于印發國家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操作手冊(2024版)的通知 (國衛辦醫政函〔2024〕87號)
發文機構: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
《國家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操作手冊(2024 版)》增加了指標考核內容:一是在指標 8 原有內容基礎之上,增設非計劃重返再住院率的考核內容;在指標 36 原有內容之上,增設流動比率的考核內容。二是在指標 10 原有指標之上,增加腫瘤專業醫療質量控制指標,用于反映醫療機構利用相關醫療質量控制指標開展質量管理工作、持續改進醫療質量的情況。同時,補充及更新了相關工作要求,進一步明確指標內涵。
網址:http://www.nhc.gov.cn/yzygj/s3594q/202403/94a97921a9b043e8b8e3315aed9f1627.shtml
(12)關于印發急診醫學等6個專業醫療質量控制指標(2024年版)的通知(國衛辦醫政函〔2024〕150號)
發文機構: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
《指標(2024年版)》主要包括:《急診醫學專業醫療質量控制指標(2024年版)》《腦損傷評價醫療質量控制指標(2024年版)》《病理專業醫療質量控制指標(2024年版)》《放射影像專業醫療質量控制指標(2024年版)》《門診管理醫療質量控制指標(2024年版)》《醫院感染管理醫療質量控制指標(2024年版)》。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要充分利用相關醫療質量控制指標開展質量管理工作,不斷提升醫療質量管理的科學化和精細化水平。
網址:http://www.nhc.gov.cn/yzygj/s7657/202405/97077a8e0c7a4db68e8e6ad64a3880f0.shtml
(13)信息化標準建設行動計劃(2024—2027年)
發文機構:中央網信辦、市場監管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
《計劃》提出,完善人工智能標準,強化通用性、基礎性、倫理、安全、隱私等標準研制。加快推進大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標準研制。推動區塊鏈標準建設,加快底層平臺、智能合約、共識機制、跨鏈互操作等共性關鍵標準制定,推進重點領域的應用和服務標準研制。完善云計算標準,加快云原生、云操作系統、分布式云、邊緣云、云遷移、云化應用、智能云服務等標準研制。推進腦機接口標準研究,加強輸入—輸出接口、腦信息編解碼算法、腦信息安全與隱私保護等關鍵技術和應用標準研制。
網址:https://www.cac.gov.cn/2024-05/29/c_1718573626118437.htm
(14)關于印發全國疾病預防控制行動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國疾控規財發〔2024〕11號)
發文機構:國家疾控局、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財政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國家衛生健康委、海關總署、國家中醫藥局、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衛生局
《行動方案》提出4方面25條措施。提出要加強疾控信息化建設。加快實施傳染病監測預警與應急指揮能力提升項目,推進省統籌區域傳染病監測預警與應急指揮信息平臺建設。加快編制疾控信息相關標準,促進平臺互聯互通。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部署實施國家傳染病智能監測預警前置軟件,一數一源、一處采集,多級實時共享應用,推動建立醫防協同數據共享新模式。加強衛生健康監督信息化建設。
網址:https://www.ndcpa.gov.cn/jbkzzx/c100012/common/content/content_1830409892000542720.html
(15)關于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24年重點工作任務》的通知(國辦發〔2024〕29號)
發文機構:國務院辦公廳
《任務》提出7方面重點工作。一是加強醫改組織領導,推動地方各級政府進一步落實全面深化醫改責任,鞏固完善改革推進工作機制,探索建立醫保、醫療、醫藥統一高效的政策協同、信息聯通、監管聯動機制。二是深入推廣三明醫改經驗,推進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提質擴面,深化醫療服務價格、醫保支付方式、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三是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提高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建設,有序推進國家醫學中心、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設置建設,深化緊密型醫療聯合體改革,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提升衛生健康人才能力,開展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改革試點。四是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重點部署推動各級各類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改革舉措。五是促進完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健全基本醫療保障制度,發展商業健康保險。六是深化藥品領域改革創新,完善藥品使用和管理,深化藥品審評審批制度改革,完善藥品供應保障機制。七是統籌推進其他重點改革,包括推進數字化賦能醫改、深入推進“一老一小”相關改革、加強醫藥衛生領域綜合監管等。
網址:https://www.gov.cn/gongbao/2024/issue_11406/202406/content_6958073.html
(16)關于進一步健全機制推動城市醫療資源向縣級醫院和城鄉基層下沉的通知(國衛醫政發〔2024〕19號)
發文機構: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國家疾控局
《通知》提出,要利用信息化手段連通各級醫療機構,加快推動信息互聯互通,積極開展遠程醫療,鼓勵提供互聯網診療。
網址:http://www.nhc.gov.cn/yzygj/s3594q/202406/5212c0dfd57a40e0a5afb55bf74a8863.shtml
(17)關于印發居民電子健康檔案首頁基本內容(試行)的通知(國衛辦基層發〔2024〕15號)
發文機構: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國家中醫藥局綜合司、國家疾控局綜合司
《基本內容》指出,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高度重視和加快推進居民電子健康檔案規范建設與務實應用,配合落實全國醫療衛生機構信息互通共享三年攻堅行動,依托區域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加快實現區域內醫療衛生機構電子病歷及婦幼保健、免疫規劃、慢病管理、老年健康等重點公共衛生業務系統與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的信息動態歸集和共享,有效提高電子健康檔案數據質量和服務效果。同時要強化信息安全管理,嚴格執行信息安全和健康醫療數據管理相關規定,依法保障居民個人信息安全。
網址:http://www.nhc.gov.cn/jws/s7881/202406/a8ad3600666646708f66e384f4a5f21d.shtml
(18)關于2024—2025年持續開展“公立醫療機構經濟管理年”活動的通知(國衛財務函〔2024〕132號)
發文機構: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
《通知》要求,大力推進公立醫療機構運營管理信息化建設。各單位結合運營管理實際需要,參考《公立醫院運營管理信息化功能指引》,建立健全以業財融合為核心的運營管理信息集成平臺,強化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應用,加快內部各類信息系統互通互聯、各類數據共享共用,充分發揮信息化在業務管理與經濟管理融合發展中的重要支撐作用,顯著提升運營管理精細化水平和效率效益。各地要加強配套政策支持,推進本行政區域內公立醫療機構運營管理體系建設,并積極搭建本地區信息化管理平臺,對各單位經濟運行等情況進行監測分析、跟蹤指導,大力提升治理水平。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試點醫院及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預算管理醫院要率先完成運營管理信息集成平臺建設,其他醫院要加快實施、有力推進。到2025年底,努力實現全國50%三級公立醫院具備和應用運營管理信息集成平臺;力爭到2027年底,實現全國三級公立醫院全覆蓋,全國二級公立醫院覆蓋率明顯提升。
網址:http://www.nhc.gov.cn/caiwusi/s7786k/202407/df1f6b2a90334d3291d94d22ea691f73.shtml
(19)關于印發國家人工智能產業綜合標準化體系建設指南(2024版)的通知(工信部聯科〔2024〕113號)
發文機構: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指南》提出,到2026年,我國標準與產業科技創新的聯動水平持續提升,新制定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50項以上,引領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標準體系加快形成。開展標準宣貫和實施推廣的企業超過1000家,標準服務企業創新發展的成效更加凸顯。參與制定國際標準20項以上,促進人工智能產業全球化發展。
網址:https://www.miit.gov.cn/jgsj/kjs/jscx/bzgf/art/2024/art_87c0ceb25bea473ea732ea4a6fb5e470.html
(20)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
《決定》共15個部分、60條,分三大板塊,提出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施健康優先發展戰略,健全公共衛生體系,促進社會共治、醫防協同、醫防融合,強化監測預警、風險評估、流行病學調查、檢驗檢測、應急處置、醫療救治等能力。促進醫療、醫保、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設分級診療體系,推進緊密型醫聯體建設,強化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深化以公益性為導向的公立醫院改革,建立以醫療服務為主導的收費機制,完善薪酬制度,建立編制動態調整機制。引導規范民營醫院發展。創新醫療衛生監管手段。健全支持創新藥和醫療器械發展機制,完善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機制。
網址:https://www.gov.cn/zhengce/202407/content_6963770.htm
(21)關于印發按病組和病種分值付費2.0版分組方案并深入推進相關工作的通知(醫保辦發〔2024〕9號)
發文機構:國家醫療保障局辦公室
《通知》要求,原則上2024年新開展DRG/DIP付費的統籌地區直接使用2.0版分組,已經開展的應在2024年12月31日前完成切換準備工作,提高支付方式規范統一性。在確保DRG核心分組和DIP病種庫分組規則全國一致的基礎上,各地可結合實際調整本地細分組和病種。
網址:https://www.nhsa.gov.cn/art/2024/7/23/art_104_13313.html
(22)關于印發重點中心鄉鎮衛生院建設參考標準的通知(國衛辦基層函〔2024〕269號)
發文機構: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國家中醫藥局綜合司、國家疾控局綜合司
《通知》對重點中心鄉鎮衛生院建設的信息化建設提出了參考,建設與服務需求相匹配的電子病歷系統,規范電子病歷臨床使用與管理,促進電子病歷有效共享。健全電子病歷的制定、記錄、修改、使用、存儲、傳輸及質控等管理制度。按照有關要求參加電子病歷系統應用水平分級評價。實現電子健康檔案數據與醫療信息互聯互通,提高健康檔案的建立、更新、開放和應用水平等。
網址:http://www.nhc.gov.cn/jws/s7874/202407/34a2626f1e0049cdb29951169cc8063a.shtml
(23)關于印發《中醫藥標準化行動計劃(2024—2026年)》的通知(國中醫藥法監函〔2024〕116號)
發文機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行動計劃》要求加快推動中醫藥信息標準的制修訂。健全中醫藥信息標準體系,加強中醫藥信息基礎標準、管理標準和技術標準研究與制修訂,大力推動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中醫藥深度融合應用相關標準的制修訂,推進中醫藥數據獲取、處理、儲存、交換、共享、管理、應用、安全等關鍵技術標準研制,多形式開展信息標準應用落地見效。
網址:http://www.natcm.gov.cn/fajiansi/zhengcewenjian/2024-07-30/34574.html
(24)國務院關于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國發〔2024〕18號)
發文機構:國務院
《意見》提出要培育壯大新型健康消費。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盡快實現醫療數據互聯互通,逐步完善“互聯網+”醫療服務醫保支付政策。鼓勵開發滿足多樣化、個性化健康保障需求的商業健康保險產品。進一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支持醫療機構開展醫養結合服務。支持中醫藥老字號企業發展,提升養生保健、康復療養等服務水平。強化零售藥店健康促進、營養保健等功能。
網址: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408/content_6966275.htm
(25)關于印發《關于促進數字中醫藥發展的若干意見》的通知(國中醫藥綜發〔2024〕6號)
發文機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數據局
《意見》提出20條具體舉措,提出用3~5年時間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數字技術逐步融入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全鏈條各環節,全力打造“數智中醫藥”,為數字中國建設提供中醫藥實踐,為中醫藥現代化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在數字化輔助中醫服務能力提升方面,《意見》提出,鼓勵中醫醫療機構推動業務流程數字化轉型,打造集預防、治療、康復、個人健康管理于一體的數字中醫藥服務模式。鼓勵研發具有中醫藥特色的智能電子病歷、智能預診隨訪等系統,提升中醫藥數據智能化采集能力。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性的智慧中醫醫院、中醫數字醫共體和臨床教學基地。優先圍繞中醫優勢專科和優勢病種開展診療全流程數據采集、使用和治理,形成應用示范。
網址:http://www.natcm.gov.cn/bangongshi/zhengcewenjian/2024-08-14/34672.html
(26)網絡數據安全管理條例 (國令第790號)
發文機構:國務院
《條例》指出,要對網絡數據實行分類分級保護,明確各類主體責任,落實網絡數據安全保障措施。要厘清安全邊界,保障數據依法有序自由流動,為促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營造良好環境。
網址: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409/content_6977767.htm
(27)關于印發門(急)診診療信息頁質量管理規定(試行)的通知(國衛辦醫政發〔2024〕16號)
發文機構: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
《規定》旨在進一步加強醫療質量管理,做好門(急)診相關信息采集,夯實醫療管理工作的數據基礎。規定主要包括3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明確醫療機構應當及時匯總保存的患者基本信息、就診過程信息、診療信息以及費用信息等4大類72項門(急)診診療信息。二是明確相關信息項的具體內涵、采集和保存要求,并制定相關信息質量與接口標準,保障信息數據規范可用。三是就醫療機構利用相關信息開展質控工作提出指導,推動醫院持續改進門(急)診管理和診療質量。
網址:http://www.nhc.gov.cn/yzygj/s7657/202409/f75b663e8eca4cccb64c2f256fec74dc.shtml
(28)關于加快推進縣級中醫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國中醫藥醫政發〔2024〕7號)
發文機構:國家中醫藥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醫保局、國家藥監局
《意見》提出完善縣級中醫醫院設置等五方面16項建設任務。要求,到2030年,縣級中醫醫院力爭實現五個100%——醫療服務能力達標率達到100%、基礎設施標準化率力爭基本達到100%、中醫類別醫師占比達標率達到100%、二級甲等達標率力爭達到100%、電子病歷系統應用水平達標率力爭達到100%。
網址:http://www.natcm.gov.cn/yizhengsi/zhengcewenjian/2024-09-12/34860.html
(29)關于印發《國家數據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的通知(發改數據〔2024〕1426號)
發文機構: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國家標準委
《建設指南》提出計劃到2026年底,基本建成國家數據標準體系,圍繞數據流通利用基礎設施、數據管理、數據服務、訓練數據集、公共數據授權運營、數據確權、數據資源定價、企業數據范式交易等方面,制修訂30多項數據領域基礎通用國家標準,形成一批標準應用示范案例,建成標準驗證和應用服務平臺,培育一批具備數據管理能力評估、數據評價、數據服務能力評估、公共數據授權運營績效評估等能力的第三方標準化服務機構。
網址: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410/content_6978809.htm
(30)關于印發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監測指標體系的通知(國衛辦基層發〔2024〕22號)
發文機構: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國家醫保局辦公室、國家中醫藥局綜合司、國家疾控局綜合司
《指標體系》圍繞“緊密型、同質化、促分工、提效能、保健康”5個方面設置了14項指標。“緊密型”為定性指標,就是要推進人事、財務、業務、藥品、信息等統一管理。《通知》強調,指標體系供縣級開展自評和省市兩級開展監測評價,國家對各省份建設情況進行動態監測。各地要加強工作指導,強化結果運用,確保縣域醫共體建設扎實推進,取得實效。
網址:http://www.nhc.gov.cn/jws/s7874/202410/30d065c0eba64205b50a4d9c528c998f.shtml
(31)關于印發衛生健康行業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參考指引的通知(國衛辦規劃函〔2024〕420號)
發文機構: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國家中醫藥局綜合司、國家疾控局綜合司
《指引》旨在推動“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的創新應用。提出,通過圖文、語音等人機交互方式,利用醫學知識圖譜和深度學習技術,提高診療精準性,優化醫患溝通,減少患者候診時間,改善就醫體驗。此外,指引還強調智能預問診的應用,通過采集患者病史信息輔助生成電子病歷,提高醫生診療效率和醫療質量。
網址:http://www.nhc.gov.cn/guihuaxxs/gongwen12/202411/647062ee76764323b29a1f0124b64400.shtml
(32)關于進一步做好醫療救助對象信息共享工作的通知(醫保辦函〔2024〕99號)
發文機構:國家醫保局辦公室、民政部辦公廳
《通知》從6方面提出工作措施。一是加強醫療救助信息共享管理,二是規范醫療救助待遇享受時限,三是健全信息共享工作機制,四是落實信息共享責任,五是強化基礎信息監測及核驗,六是做好信息共享工作銜接。
網址:http://www.nhsa.gov.cn/art/2024/11/7/art_104_14592.html
(33)關于加強首診和轉診服務 提升醫療服務連續性的通知(國衛辦醫政發〔2024〕21號)
發文機構: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國家中醫藥局綜合司、國家疾控局綜合司
《通知》提出,不斷增強醫療服務可及性、便捷性、連續性,推動到2025年底,緊密型醫聯體內建立順暢的雙向轉診制度,以地級市為單位建立醫療機構間轉診制度;到2027年,省域內建立醫療機構間順暢的轉診制度;到2030年,分級診療體系發揮有效作用,形成規范有序的就醫格局。
網址:http://www.nhc.gov.cn/yzygj/s3594q/202411/2618d666ac104fcaaa5e2e92548b6df3.shtml
(34)關于進一步推進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的指導意見(國衛醫政發〔2024〕37號)
發文機構: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醫保局、國家中醫藥局、國家疾控局、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衛生局
《指導意見》堅持“以保障質量安全為底線,以營造適宜制度環境為重點,以區域信息平臺建設為依托,以便利患者為導向,以滿足診療需求為根本,以接診醫師判斷為標準”的原則。從加強制度設計、強化技術支撐、加大政策保障力度、深入推動工作落實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舉措。分別明確了到2025年、2027年和2030年的任務目標,細化了緊密型醫聯體,市域,省域,京津冀、長三角、成渝等區域和全國層面的任務要求。
網址:http://www.nhc.gov.cn/yzygj/s7657/202411/630b0c398fd848f0a2ea68c9b030197d.shtml
(35)《醫院信息平臺交互標準 第1部分:總則》等12項推薦性衛生行業標準發布
發文機構:國家衛生健康委
醫院信息平臺交互標準(WS/T 846.1-11—2024)包括11部分,其中,第1部分 總則規范了標準各部分范圍與主要內容,明確了醫院信息平臺交互服務業務分類體系(即10部分69項服務),確定了各部分文檔內容結構,以及交互接口定義、消息規范等內容;確保了標準相關業務分類體系科學可行性,文檔內容結構統一規范性,接口描述、消息傳輸技術一致性。
網址:http://www.nhc.gov.cn/fzs/s7852d/202411/2594342682ca4a1f91c47d27edc154d0.shtml
(36)關于促進醫養結合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衛老齡發〔2024〕40號)
發文機構:國家衛生健康委、民政部、國家醫保局、國家中醫藥局、國家疾控局
《指導意見》提出支持將符合條件的醫養結合機構納入醫保定點范圍,將治療性康復輔助器具納入醫保支付范圍。同時提出,要推進“互聯網+醫養結合”。充分利用現有服務平臺,推進醫療、養老服務信息互聯互通和數據共享,醫養結合機構實現院內老年人醫療與養老服務信息的共享共用。支持醫養結合機構與有關醫療機構合作,開展遠程診療、慢性病管理、康復護理指導等服務,鼓勵通過互聯網醫院為老年常見病、慢性病患者復診,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探索人工智能在健康管理、健康監測、健康照護等方面的應用。
網址:http://www.nhc.gov.cn/lljks/tggg/202412/214649668bd0430980b9a78e6b758416.shtml
(37)關于印發《中醫醫院信息與數字化建設規范(2024版)》的通知(國中醫藥規財函〔2024〕259號)
發文機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建設規范(2024版)》對中醫醫院的信息化標準提出了新的要求,強調電子病歷應覆蓋所有診療環節。中醫醫院應為患者提供全流程的數字化、智能化中醫藥特色服務。
網址:http://www.natcm.gov.cn/guicaisi/zhengcewenjian/2024-12-13/35452.html
(38)關于促進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發改數據〔2024〕1836號)
發文機構: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教育部、財政部、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
《意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發展和安全,面向數據采集匯聚、計算存儲、流通交易、開發利用、安全治理和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從加強數據產業規劃布局、培育多元經營主體、加快數據技術創新、提高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水平、發展數據流通交易、強化基礎設施支撐、提高數據領域動態安全保障能力、優化產業發展環境等八個方面部署了系列政策舉措。
網址:https://www.ndrc.gov.cn/xxgk/zcfb/tz/202412/t20241230_1395341.html
來源:《中國醫院》雜志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