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巍:芻議基層醫院信息化發展建設
春季,乃萬物復蘇、計劃啟航之際,醫院的信息化建設亦于此時蓬勃開展。在全國范圍內,三甲醫院與基層醫院在信息化建設方面的差距不容忽視。這種差距的產生,涉及地域差異、管理水平、財政收入及人才儲備等多方面因素。近期,眾多基層醫院紛紛向筆者咨詢信息化建設相關問題。在此,筆者愿將自身所學、所思、所悟進行分享,期望能夠激發更多有益的討論與啟示。
近年來,隨著國家層面對電子病歷應用水平、互聯互通和智慧醫院等標準的發布,基層醫院在信息化建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然而,據筆者了解,大多數仍然停留在及格線水平,表明其信息化發展空間仍然較大,且整體發展相對滯后。
探討基層醫院信息化發展路徑
針對基層醫院信息化發展的情況,相關部門和機構應加強對其信息化建設的指導和支持,提高其信息化應用能力和水平,推動基層醫院實現高質量發展,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同時,基層醫院自身也應加強信息化建設,積極引進和應用先進的醫療信息技術,提高醫療服務效率和質量,滿足患者不斷增長的醫療需求。
關于基層醫院信息化的發展路徑,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對于眾多基層醫院的管理者和信息科負責人而言,同樣是一個重要議題。
綜觀基層醫院信息存在著以下幾個問題:
問題一:科室人員技能水平有限,主要停留在基礎運維層面。由于基層醫院在人力資源投入方面的限制,難以吸引和留住具備專業技能的人才。這導致許多醫院信息科在軟件運維方面過度依賴外部公司,而硬件、系統集成和網絡運維能力也僅限于基礎操作,如線纜連接和網絡測試。
問題二:應對臨床和領導層不斷增長的需求時,存在壓力和挑戰。這些需求包括運營管理數據統計、績效考核數據統計、二甲復審數據統計以及臨床科室提出的新需求等。
問題三:信息化項目的實施和交付面臨困難。往往未能達到預期效果,甚至可能無法通過驗收。
問題四:信息化項目建設缺乏整體規劃和頂層設計,主要依賴短期需求進行建設,缺乏長期規劃。
問題五:針對基層醫院就診人員對新興信息技術不太了解的情況,雖然許多醫院已經引入了自助機、預約掛號和分診叫號等系統,但在實際操作中,這些系統的有效執行和落地卻面臨著一定的困難。
針對當前面臨的問題,筆者建議基層醫院應首先對自身信息化狀況進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與評估。為達成此目的,聘請專業咨詢團隊對醫院進行系統性評估是高效且權威的途徑。通過此評估,醫院能夠精準識別存在的問題,為后續整改與規劃提供明確的方向。
引入信息化監理,加強項目監管
在明確問題的基礎上,醫院應著手整改,并制定未來五年信息化發展的戰略規劃。這一規劃需緊密結合醫院實際情況與各項指標,確保目標的合理性與可行性。
為確保信息化項目的順利推進與實施,基層醫院可考慮采納項目托管建設方式,并引入信息化監理機制。此種方式不僅有助于降低因經驗不足引發的交付風險,更能為醫院提供寶貴的學習與鍛煉機會。盡管此舉可能增加項目投入,但對于項目交付和人員能力培養的長遠效益而言,其重要性不容忽視。監理的引入在其他行業的應用已相當廣泛,其對項目成功交付的作用亦是不言而喻。
以我們與廠商簽訂的合同為例,需達到電子病歷五級、互聯互通四甲和智慧醫院三級的標準。如何確保按時滿足這些交付要求?如何有效控制項目進度?在過去,這些任務主要由信息科全權負責。然而,由于接觸新項目均為首次,信息科的項目管理人員往往僅能從同行或參觀其他醫院時獲得項目實施效果的有限了解,更多側重于項目優點,而難以獲知項目潛在的問題和困難。這種情況往往導致許多項目無法按時交付,甚至中途夭折。
項目監理的引入,能夠為醫院和信息科提供有力的支持。根據建設單位信息項目工程監理委托合同約定,監理內容包括“四控”(質量控制、進度控制、變更控制、成本控制)、“三管”(合同管理、信息管理、信息安全管理)、“一協調”(組織協調參建各方之間的關系)。其工作范圍從準備、實施、驗收三個階段確保信息項目質量。監理團隊擁有豐富的項目經驗、監理質量控制方法有多種,如評審、測試、旁站、抽查四種方法或選其一或四種方法交叉使用。筆者曾指導某醫院項目驗收的工作,監理單位按照項目合同查看承建單位提供的各種審核報告和測試報告內容是否齊全,再根據平時對承建單位工作情況的了解,初步判斷實施方是否已經進行了足夠的測試。主要內容如下:
● 檢查“合同”或“驗收標準”要求的所有功能。
● 檢查“合同”或“驗收標準”要求的所有質量特性。
● 檢查開發各個階段的文檔、評審結論是否齊全規范。
● 驗證功能和接口與需求規格說明的一致性。
● 檢查程序和文檔的一致性、文檔的一致性、交付的產品與“合同”或“驗收標準”要求的一致性及符合有關標準的情況。
● 審查主要的開發類文檔《需求說明書》、《概要設計說明書》、《詳細設計說明書》、《數據庫設計說明書》、《測試計劃》、《測試報告》、《項目總結報告》。
● 審查主要的管理類文檔《項目計劃書》、《質量控制計劃》、《配置管理計劃》、《用戶培訓計劃》、《質量總結報告》、《評審報告》、《會議記錄)。
項目不論大小,都必須具備上述的文檔內容,只是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重新組織。
因此,在醫院實施重大項目時引入監理機制,是一項必要且明智的決策。
此外,為提升科室管理與制度建設水平,基層醫院可借助咨詢公司或監理公司的專業力量進行指導。例如,聘請咨詢公司專家擔任醫院副院長、科室副主任等職位,或采取外聘專家模式,為醫院信息科的發展提供深入合作與指導。此舉不僅有助于解決醫院人員編制問題,還能為醫院帶來更全面、更專業的發展支持。
綜上所述,基層醫院應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采取科學、合理、高效的方法與策略,以花小錢辦大事的方式迅速提高信息化水平、提升人員能力、提升信息科在全院的地位。這是每位基層信息科主任應追求的目標。
基層醫療信息化的進步對于廣大民眾的醫療需求至關重要。目前,部分高端醫療機構在智慧服務方面已遠超基層民眾的期待。為了回應民眾對醫療服務的日益增長的需求,基層醫院的信息化建設亟需加強。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更好地保障民眾的健康福祉,提供更為全面、高效的醫療服務。
作者簡介
李巍,CHIMA委員,秦皇島市婦幼保健院醫療設備與計算機服務中心副主任,河北省醫療信息協會常務理事,河北省中醫信息學會委員,冀醫工學會醫學信息專業委員會。作者觀點僅代表個人,純屬技術交流,與供職單位無關。
CHIMA 2024大會邀請
中國醫院信息網絡大會(CHIMA 2024)將于5月16-19日在南京國際展覽中心召開,以新質生產力理論為指導,以深化應用,融合創新,用信息技術賦能醫院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邀請國家衛生健康委相關司局領導、兩院院士、國內外醫療衛生信息化領域知名專家學者、領軍人物做主旨報告。本次大會聚焦醫療信息化的技術及應用領域的核心問題,將設立信息標準與互聯互通、信息中心管理與實踐、醫院基礎設施建設等拓導課與分論壇。會議同期還將舉辦中外醫療信息網絡技術和產品展覽會,集中展示國內外知名IT廠商最新技術和最新產品。大會大咖云集,內容豐富多彩,歡迎各醫院代表和企業代表參與。點擊此處可了解大會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