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晉軍:以“數據服務平臺”助力醫療企業數字化轉型
數字經濟時代,數據已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近年來,一系列政策相繼出臺并落實,為數據資產化的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丁笔奈濉贝髷祿a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推動行業數據資產化,2022年12月《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出臺,強調了依法依規維護數據資源資產權益,進一步推動了公共數據、企業數據、個人數據流通使用的合規高效。在此背景下,數據在醫療領域的作用日益凸顯,戰略性基礎資源作用不斷強化。醫療服務也不再局限于單純的醫療技術,而需要與信息技術相結合,利用先進的系統和數據分析來提升患者的整體醫療體驗。
美中宜和是國內頂尖的高端私立集團化醫院,在全國范圍下運營著十家醫療機構、四家月子中心,主營婦兒、生殖、醫美、運動醫學等醫療業務。截至目前,美中宜和的信息化建設已經取得里程碑的效果,于集團內部稱之為“521架構體系”,進而正在邁向數字化、智能化的建設階段。信息技術服務于業務是永恒不變的道理,沒有以業務為出發的信息技術發展都不具備生命力。美中宜和的企業發展戰略定位在數字化、智能化上,集團構建起“業務-系統一體化”的建設思想,在業務模式不斷轉型與重塑的進程中,信息化直接參與到每一個業務細節,讓業務與系統有機地生長在一起——不是二者無法分離,而是業務與系統就是一體。因而,所帶來的每一步業務行為的定義、發生、控制、評價,都天然以數字化形式在信息系統中產生結果,使企業真正完成自身業務的數字化轉型,為客人帶來更安全、更專業、更關愛的醫療服務體驗。
在這條數字化建設之路上,數據利用占據重要位置,它對于數據的完整性及精確性都有著更高的要求,完備的信息系統能使數據的實時共享和洞察成為可能,極大提高醫院業務經營與戰略決策的工作效率?;诖耍乐幸撕鸵浴皹I務-系統一體化”為指導思想,基于InterSystems IRIS醫療版數據平臺構建了成熟的“數據服務平臺”,對數據資產與價值進行了清晰的定義,同時也提升了面向醫院管理層和臨床部門的數據利用能力。
數據服務平臺在業務應用層面的特點:
業務全覆蓋、數據精確性、兼顧穩定性與實時性
在業務應用角度,美中宜和的數據服務平臺呈現出三個特點,簡述如下。
業務全覆蓋:數據服務平臺居于美中宜和“521架構體系”最上端,獲得前、中、后各個業務應用系統中的細節數據,經過統一定義的規則處理后,整合到數據服務平臺之上。在業務應用系統中,數據是有應用系統屬性的,但在數據服務平臺,數據只有業務屬性,沒有應用系統屬性,數據服務平臺中數據成為美中宜和唯一業務數據來源,服務于全集團、全業務板塊。
數據精確性:這個特點是源于業務的,美中宜和的數據服務平臺上線之初,就經過了來自臨床、管理、質控等多方面的討論和確認,保證了每一個數據源的精確性;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一旦發現問題馬上解決問題,經過若干年的運行,以及業務對數據的頻繁使用,現在數據服務平臺上的數據已經被集團各院區、各板塊廣泛接受并信任。
兼顧數據穩定性和實時性:數據倉庫技術是美中宜和數據服務平臺的核心技術之一,利用該技術實現了數據的穩定性;然而在實際數據利用中,我們也有很多實時性數據利用需求,例如,醫院管理者需要實時了解某個科室當前的接診量、排隊人數,以確定當前接診能力是否足以服務排隊的客人,從而作出管理應對;在美中宜和的數據服務平臺上嚴格區分了這兩類需求,兼顧了數據穩定性和實時性。
數據服務平臺在設計層面的特點:
指標化、可溯源、服務化、可監控、資產化
從設計層面來說,美中宜和的數據服務平臺呈現出五大核心特點,簡述如下。
指標化:在數據服務平臺上,數據是指標化可被顯性定義的。每一個數據有明確的定義邏輯,直觀展現在平臺上,包含數據來源、數據格式、計算公式、統計方式等。
可溯源:數據指標可能具有嵌套關系,在整個關系樹中的數據均可以追溯到其數據源頭;這在數據利用中非常重要,通過這一能力,我們可以發現數據背后隱藏的問題。
服務化:數據服務平臺是以標準的數據服務的形式對內、對外提供數據服務的,服務的接口進行了標準化定義并對外統一發布。
可監控:數據服務平臺對整個平臺的運行狀態進行了系統化的監控設計,包含平臺調度任務、數據服務運行等,方便平臺對數據服務過程的統一管理。
資產化:當數據指標化、數據可溯源、數據服務化和平臺可監控等都實現了以后,數據資產化順理成章;在平臺上,我們可以直觀看到美中宜和的數據有哪些,數據指標有哪些,某個院區的數據資產有哪些,某個業務板塊的數據資產有哪些;可以統計出在某一時間段,某一數據資產被哪個院區、哪個業務板塊、哪個管理者所使用,以及使用次數等,從而也從一個側面體現出該數據的利用價值。
數據服務平臺的價值
自《“十四五”規劃》發布以來,中國已經加速進入數字化轉型戰略布局階段。企業面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是符合時代發展與市場要求的重要舉措。伴隨企業的“數智”轉型,信息系統定位也將逐步從工具轉變為“大腦”。以往的業務模式下,業務人員是執行主體,信息系統只是業務人員手中的工具,“工具是死的,人是活的”,人工才是業務流程中的智慧體現。在信息網絡化時代里,也僅僅是將系統On-Line化,讓數據在企業的經營生態與業務場景中流轉起來,從而實現協同化作業的規范與高效,但是工具的本質屬性是不變的。
而在數字化、智能化的建設模式下,正如“業務-系統一體化”思想所指導,信息系統不僅本身就是業務的重要組成,更是業務的核心承載形態,很多變革后帶來的新業務就天然發生在系統中,像是“魚與河流”的關系,此時系統所定義的流程與標準,都是人工必須遵循的規范。與此同時,企業為了在同質化的賽道上更好地服務客人,所提供的服務復雜度也在高度攀升。對此,我們所構建的數據服務平臺,利用其大數據分析能力,在數字化的業務模式中大放異彩,透過越來越多的業務場景,為人工提供遠超“工具”的智慧化賦能,甚至在部分場景里代替人工做出更符合客人需要的服務判斷,某種程度上實現了“人”與“工具”的調換,為企業帶來降本增效與服務能力升級的雙重效果。
此外,數據服務平臺在信息化體系建設中也是尤為重要的。在筆者眼中,美中宜和的信息化體系是一個有機整體,甚至在哲學層面上,是具備某種“生命”形態的存在。因此,就像我們看待生命體內的微妙機制一樣,我們既要依托清晰且具備高度的頂層設計去劃分系統的功能邊界,又要時刻保持各信息系統間的有機協同,而不能去割裂化建設。因此,數據服務平臺是在信息化體系整體進化、成長的進程中,“自然”脫胎而來的。數據服務平臺并不是獨立提供能力的,而是通過不斷整合各個前、中、后臺的信息系統數據,并將其重新梳理、融合后得到企業的“大數據”資產,以服務化的能力,源源不斷地提供給每一個業務系統去使用,進而通過業務系統賦能終端業務。在這一過程中,數據服務平臺充分發揮出自身的大數據能力優勢,使數據共享與利用極具便捷性,幫助業務系統能夠更專注于業務本身,最終以更低成本帶來更顯著的價值實現,形成“1+1>2”的體系化能力升級。
小結
信息化建設是一條漫長、艱辛且充滿智慧的持續化發展之路,既絕非一朝一夕之功,也不會有一勞永逸之成果。
信息化建設不僅要始終服務于業務,也須遵循其自身發展的客觀規律。置身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時代浪潮里,企業和CIO們要比以往任何時代,都更需具備耐心與毅力。數字化的本質不是系統升級,而是業務轉型,是企業業務模式的數字化重塑,是業務能力與信息化能力達到一定階段后的質變效果。“業務-系統一體化”則是貫穿美中宜和信息化發展的思想核心。
作者簡介
曹晉軍,美中宜和醫療集團CIO。醫學學士,計算機碩士。擁有20年以上醫療衛生行業工作經驗,曾領導和參與過多個數字化醫院規劃、醫院集成平臺構建、醫院信息化實施、整合型醫療服務系統構建項目實施工作。入職美中宜和前,曾在東華、IBM和埃森哲工作。
上一篇: 陳妍妍:數字化轉型助力多院區一體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