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信息化新聞一周回眸 (CHIMA HIT News 第330期)
國內新聞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發布關于印發2022年國家醫療質量安全改進目標的通知
為進一步發揮目標在促進醫療質量安全改進方面的重要作用,國家衛生健康委在2021年工作基礎上,結合年度質量安全報告數據反映的醫療質量安全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制定了《2022年國家醫療質量安全改進目標》,并指導各國家級質控中心研究制定了本專業2022年質控工作改進目標。新增了“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療完成率、非計劃重返手術室再手術率”2個國家醫療質量安全改進目,指導行業有針對性地持續開展質量改進工作。(國家衛生健康委)
推動農村基層定點醫療機構醫保信息化建設
近日,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即《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發布?!兑庖姟诽岢觯钊胪七M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實施醫保按總額付費,加強監督考核,實現結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擔。推動農村基層定點醫療機構醫保信息化建設,強化智能監控全覆蓋,加強醫療保障基金監管。落實對特殊困難群體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保的分類資助政策。有條件的地方可提供村衛生室運行經費補助,分類落實村醫養老保障、醫保等社會保障待遇。(中國政府網)
國家醫保局:全國住院費用跨省直接結算已聯網定點醫療機構5.38萬家
據國家醫保局消息,截至2022年1月底,全國住院費用跨省直接結算已聯網定點醫療機構5.38萬家。1月,全國住院費用跨省直接結算43.38萬人次,涉及醫療費用102.59億元,基金支付58.71億元,基金支付比例為57.2%;日均直接結算1.40萬人次,次均醫療費用2.36萬元,次均基金支付1.35萬元。(人民網)
2022年全國醫療管理工作電視電話會在北京召開
2月23日,2022年全國醫療管理工作電視電話會在北京召開,部署推動下一階段重點任務。會議強調,要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醫療管理工作。要堅持“三醫聯動”推進公立醫院改革,以績效考核引領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以“三個轉變、三個提高”為目標持續加強醫院管理,開創醫療管理工作新局面。(醫政醫管局)
北京部署2022年醫保工作
2月24日,北京召開2022年醫療保障工作會。會議強調,一是完善基本醫保制度政策,穩固多層次醫保體系“四梁八柱”。二是持續深化醫保改革發展,織密醫保工作機制“保障網”。三是扎實做好基金監管嚴打欺詐騙保,筑牢基金安全“防火墻”。四是提升醫保管理服務精細化水平,聯通為民惠民“暖心橋”。五是打通醫藥產業落地最后一公里,涵養營商環境“生態鏈”等。(北京醫保局)
廣東啟用新版健康申報卡和電子陪護證
2月26日起,廣東全面啟用新版預檢分診健康申報卡和電子陪護證系統。新版預檢分診健康申報卡和電子陪護證需在“粵健通”微信小程序完成注冊后申領。“粵健通”微信小程序是廣東衛生健康委建設的線上健康醫療服務平臺。市民在完成預檢分診健康申報卡申領后,可點擊粵康碼或國家防疫健康碼按鈕,直接出示健康碼信息,不需要反復切換不同軟件平臺,大幅提高醫院通行效率和流行病學調查質量。(南方日報)
福建啟動“移動醫院”巡診項目
2月25日,福建政府啟動“移動醫院”巡診項目。會議指出,福建將“移動醫院”項目與千名醫師下基層等民辦實事項目有機結合,精心策劃實施“移動醫院”巡診項目,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更好下沉共享,對解決醫療健康服務“最后一公里”問題具有重要意義。(福建日報)
山西省將實施30個5G+示范項目
3月2日消息,山西省工信廳今年推動5G基站建設,年底每萬人擁有5G基站量進入全國第一方陣,還將在5G+醫療、教育等領域培育30個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示范項目。其中,5G+醫療健康工程以陽曲縣、孝義市等5所縣域醫療集團的5G+遠程醫療試點為突破,推進5G+急診救治,實現病患體征以及病情等生命信息數據實時回傳,實現患者“上車即入院”。依托5G網絡并積極運用增強現實/虛擬現實(AR/VR)、3D打印等技術,實現醫學影像、超聲、心電等信息高速傳輸與共享。(太原日報)
《青海省“十四五”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出臺,5項重點任務和8項重大工程確立
近日,青海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青海省“十四五”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有力支撐推進健康青海建設的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更加完善,醫療服務質量明顯提高,中藏醫藥服務能力穩步提升。力爭省域內人人享有危急重癥、疑難病癥和專科醫療服務,縣域內人人就近享有公平可及、系統連續、優質高效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基層普遍具備首診分診和健康守門能力,以“一老一小”為重點的全周期健康服務能力明顯增強,基本形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上下聯動、急慢分治的就醫格局,人民健康水平持續提升。(青海新聞網)
南疆地區建成首家口腔數字化中心,浙大口腔醫院助力“最多跑一次”
近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與新疆兵團第一師醫院黨建引領對口援疆又出新舉,在南疆地區建立首家口腔數字化中心,配備了CBCT、高精度口內掃描儀、模型掃描儀、全套CAD/CAM系統以及5G椅旁遠程教學/會診系統等,充分實現東西部優質口腔資源共享,為當地及周邊患者提供舒適精準、“最多跑一次”的就診體驗。(浙江新聞)
今年前兩月,銀川有12家互聯網醫院落地
今年以來銀川市繼續深入營造一流“互聯網+醫療”發展環境,通過強化政策宣傳、前期指導、專家評審、延伸服務等舉措為互聯網醫院落地打下了堅實基礎。自1月以來,12家互聯網醫院取得了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同比增加了500%。目前全市互聯網醫療機構已達118家。(銀川市政府網站)
推動醫保DRG付費方式改革,南京參保患者次均住院費用下降13.42%
3月3日,南京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市醫保局相關負責人詳細解讀包括降低職工醫保參保單位繳費率,推進DRG(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方式改革,調整部分醫療服務項目價格等一系列措施,為企業和個人減負。目前全市98家參改醫療機構發生住院費用同比下降6.87%,醫?;鹬Ц犊傤~同比下降9.81%。此外,患者負擔有所下降。市醫保局在南京“醫保高鐵”手機云平臺開辟DRG專區模塊,按照管理層次、機構級別和時間跨度等不同維度,動態展示醫療機構住院病案分組、付費、效能、排名等120余項DRG改革相關指標參數,為促進醫保管理與醫院管理互相融合、共治共享提供了有力工具。(南京日報)
國際新聞
澳大利亞ACT推出實時處方監控系統
澳大利亞首都地區政府(ACT)推出了新的實時處方監控系統,該系統將幫助醫生和藥劑師開出或配發受監控的藥物。Canberra Script是一個基于網絡的門戶網站,將取代現有的藥品和毒物信息系統在線遠程訪問(稱為DORA),該系統將提供與濫用或誤用有關的受控藥物和一些處方藥的信息,如苯二氮卓類藥物。醫生也可以通過門戶網站尋求首席衛生官的批準,以開出受控藥物。(外網)
印度公布最新數字健康項目
印度政府近日宣布新的數字健康項目,以應對持續的新冠疫情。一個是在Ayushman Bharat Digital Health Mission(ABDM)下,連接該國數字健康生態系統的開放平臺。該平臺將包括醫療機構和設施的數字登記、唯一身份認證、統一框架等。還將推出一項全國遠程心理健康計劃,以便更好地獲得高質量的心理健康咨詢和護理服務。它將包括一個由23個遠程心理健康卓越中心組成的網絡系統,其核心是印度國家心理健康和神經科學研究所。(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