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屬醫院優化服務,專病門診達1258個,預約就診率達95.4%
北京市屬醫院預約就診率達95.4%,推出400余項改善醫療服務舉措,專病專癥門診數量已達1258個……
北京市醫管中心9月22日介紹,10年來,市屬醫院通過推行一系列惠民便民措施,不斷優化服務內涵,努力為患者實現就醫好體驗。
分時段預約精準至30分鐘
“針對患者反映強烈的門診‘三長一短’問題,北京市醫管中心近年來著力優化預約掛號流程,組織市屬醫院在行業內率先開展非急診全面預約掛號。”北京市醫管中心黨委書記、主任潘蘇彥介紹,2021年,本市市屬醫院預約就診率為95.4%,分時段預約精準至30分鐘;掛號平均用時44秒,掛號效率大幅提升;77.61%的患者認為門診大廳擁擠現象明顯好轉。
“為便利患者,市屬醫院已全部實現社保卡亮碼就醫、脫卡就醫。”潘蘇彥說,目前,北京市屬醫院已經完成智慧導醫導診、票據打印、移動支付、就診提醒、檢查結果查詢推送、處方查詢、復診預約等全鏈條服務。調查顯示,95.86%的患者對掛號服務方式的改變感到滿意。
此外,結合老年人、未成年人等患者群體就醫需求,“京醫通”推出老年人關愛版以及未成年人候補預約監護人識別功能,服務患者分別突破1100萬人次及94萬人次。
聯網診療服務超83萬人次
“根據醫院乳腺中心的不完全統計,通過線上就診,每位患者可平均節省費用3895元。”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相關負責人說,腫瘤疾病具有特殊性,患者需要長期復診和用藥,該院互聯網診療服務患者超過半數是京外患者,通過線上問診為他們節省了交通、住宿等費用,降低了就醫成本。
除了節約經濟成本外,互聯網診療還能為患者節省大量的時間成本。該負責人介紹,通過北腫云病歷APP,患者可實現線上預約、改約檢查時間,經測算超聲檢查等候時間縮短32.9%,CT檢查等候時間縮短65.7%,檢查平均等待天數縮短67.5%。
“讓信息多跑路,讓患者少跑路。”腫瘤醫院的做法,只是市屬醫院創新思路惠及患者的縮影。截至今年8月底,本市有21家市屬醫院開通互聯網診療服務,17家成功獲批互聯網醫院資質,累計在線服務患者超83萬人次。
自2017年起,北京市醫管中心在市屬醫院推行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大到智慧醫療、醫聯體建設,小到安裝坐墊、提供充電器,22家市屬醫院共推出改善醫療服務“規定動作”74項,主動創新“自選動作”328項,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讓患者切切實實地感受到暖心變化。
“一站式”服務解患者痛點
近年來,北京市醫管中心積極推動分級診療,以市屬醫院為龍頭深化區域內、醫院間的醫聯體和雙向轉診機制。
潘蘇彥介紹,本市建立了市屬醫院知名專家團隊院內分級診療工作模式,通過團隊層級轉診方式,使真正需要知名專家診療的疑難病患者得到及時診治。截至目前,已推出了7批次共217個知名專家團隊,服務患者近200萬人次,保障疑難重癥患者向“大專家”求醫問診的需求。
濕疹專病門診、糖尿病足專病門診、不安腿專病門診……通過專病專癥門診的設立、推廣,市屬醫院實現為患者提供“對癥掛號”的精準服務。截至目前,專病專癥門診數量已達1258個,服務患者累計近700萬人次。
“為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務,減少患者多科室間往返,是提高患者就醫滿意度的重點。”潘蘇彥說,目前,市屬醫院已開設疑難病多學科門診183個,專病中西醫聯合門診100個,年服務患者30萬人次。
此外,北京市屬醫院還推出了護理門診,為患者提供靜脈管理維護、傷口造口護理、健康咨詢、慢病管理等一系列護理服務。目前,市屬醫院護理門診數量已達134個,年服務患者40余萬人次。
來源:北京日報
上一篇: 醫院新一代數據中心建設研討會在福建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