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西寧:“區域醫療中心+智慧醫院”提升高原古城醫療水平
建設高水平區域醫療中心、打造高質量發展人才梯隊、建成高標準智慧醫院、完善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體系……西寧市第一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院長李河洲日前表示,該院正積極探索醫療流程更加便捷、醫療服務更加高效、民眾就醫體驗持續改善的醫療服務格局。
在高原古城青海西寧,西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是西寧市第一醫療集團的總院。總院整合了大通縣人民醫院、大通縣第二人民醫院等多家醫院及數十家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百所行政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
輪轉進行產后出血、新生兒窒息等急危重癥搶救流程培訓演練,提高急性腦梗救治水平……李河洲介紹,該院以區域醫療中心為依托讓專科更專。
李河洲介紹,2022年上半年,該院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22名醫師及69名護理人員,通過省、市級母嬰保健培訓相應資質,上半年接受轉運等搶救患者17人均搶救成功,極大提高了危重孕產婦及新生兒救治能力。
同時,該院上半年卒中中心接收急性腦梗死發病24小時內住院患者174人,血管開通患者55人,再灌注治療率31.61%,再灌注率上升4.85%。
李河洲說,該院深入開展多學科診療服務,組建的新生兒科已投入運營,眼科、神經醫學中心、醫學檢驗科、骨科、電生理科的省級重點專科申報工作正在進行當中。上半年新開設了肺小結節、帶狀皰疹多學科診療門診,肺小結節多學科診療門診開診以來累計為120余名患者提供了診斷服務,帶狀皰疹多學科診療門診討論省內疑難病例23例。
而為更好地吸引、引進規培生和碩士研究生,醫院制定傾斜政策,給規培生和碩士研究生每月發放1000元的補貼。近兩年,西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引進碩士研究生16名,招聘優秀本科生133名,依托“西寧市引才聚才555計劃”“昆侖英才·高原名醫”、中組部掛職鍛煉博士項目平臺等人才項目平臺,柔性引進高層次人才10名和1個新生兒科團隊,直接引進高層次人才2名,3名掛職博士到院進行技術幫扶。
“今年醫院申報省、市級科研項目26項,審批2項省級科研項目,獲得120萬元的資金支持,共外派至華西醫科大學、西安西京醫院、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等國內知名醫院進修26人,參加各專業學術年會30人次。”李河洲表示,人才引進和梯隊培養,變輸血為造血,為醫院發展提供了強大技術支撐。
李河洲說,2021年5月12日,西寧市第一人民醫院獲批互聯網醫院執業登記資格以來,醫院不斷創新發展模式,全力推進互聯網醫院建設,未來將可實現針對出院患者和慢性病患者的線上問診、慢病續方、藥物配送到家、智能隨訪、互聯網+護理服務、醫保線上支付等基本功能。
據了解,根據醫院高質量發展規劃,專門投入5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電子病歷系統功能應用水平五級分級評價。今年陸續新上線了臨床數據中心、電子病歷質控系統、新版護理病歷系統、護理計劃系統、影像管理中心、血液透析治療和管理系統、臨床科室治療工作站、處方前置審核系統、數據挖掘、臨床決策支持系統、登錄管理系統、單病種質量管理系統、患者主索引管理系統、患者360視圖等14個系統,同時升級了合理用藥系統、手術麻醉管理系統、重癥監護管理系統、消毒追溯管理系統、優質護理推車等系統和模塊,實現診療服務環節全覆蓋。
目前,該院積極推行四級質控管理三級考核模式,著重加強了科主任管理效能及科室個人自檢自控行為落實,有效形成全員參與、齊抓共管的良好氛圍。醫院制定了《西寧市第一人民醫院2022年醫療質量安全改進目標管理實施方案》,明確了醫院十項質量安全改進目標及各質控中心改進目標,每季度對醫院10項質量改進目標進行分析、評價,進一步提升質量與安全管理水平。同時,加強日間手術、三四級手術、臨床合理用藥、DRG等管理工作。
李河洲表示,作為省級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試點,下一步,西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將依托醫療集團優勢,積極探索醫聯體“一體兩翼”建設新模式,即引入第三方專家團隊進行策劃,探索在緊密型一體化醫聯體框架下,組建城市醫療聯合體、縣域醫共體,建立與國家政策相匹配、相融合的運行新模式;探索建立集團內部“標化績效”運行機制,制定《西寧市第一醫療集團標化績效管理方案》,對25項指標進行制定標化績效操作流程。
來源:中新網
上一篇: 山東: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建設,為患者搭建早治早防醫療平臺
下一篇: 河南將建設兩大國家醫學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