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醫保一體化發展加快推進,看病就醫更便利
“現在不需要兩地來回跑,我在上海醫院看門診,刷一刷自己的醫保卡,就能直接醫保結算,這樣一來方便多了,還省下了一筆交通費。”來自浙江紹興的陳阿姨表示。
陳阿姨在退休之后隨子女居住在上海7年多了,以往在上海醫院看病需要先行墊付門診費用,再拿著單子回去紹興報銷。2020年初,她得知“長三角地區異地就醫門診直接結算”的好消息時,立刻前往當地社保中心辦理了備案手續,這樣一來在上海看病更便利了。
推進跨省異地就醫門診費用直接結算,是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的重要舉措。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四年來,參保群眾異地就醫便捷度不斷提升,基本醫保公共服務便利共享不斷推進,長三角居民的幸福感越來越強。而在這一背景之下,三省一市的醫療合作交流也在不斷加強,醫療資源融通共享的步伐也在加速。
41個城市實現異地門診醫保直接結算
長三角地區異地就醫門診直接結算工作始于2018年。
2018年起,上海市醫保局會同三省醫保部門,率先啟動異地門診費用直接結算試點工作,目前已經實現上海市16個區、長三角全部41個城市門診費用直接結算“全覆蓋”,共涉及三省一市1.2萬余家醫療機構,累計結算987.52萬人次,涉及醫療費用26.43億元。
與此同時,異地住院費用直接結算目前已經實現全部定點醫療機構“全覆蓋”,截至2022年7月底,累計結算269萬人次,涉及醫療費用721.42億元。
在政策設計上,長三角門診異地報銷設定在最迫切的人員,包括異地安置退休人員、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常駐異地工作人員、異地轉診人員優先被納入試點范圍,同時要求在當地做好備案。當前,長三角各地對于備案也越來越便利了,比如很多地方推出了網上備案,不需要專門到相關的窗口去辦理。
為了方便長三角居民,上海市醫保部門還將“跨省異地就醫在線登記備案”“流動就業人員基本醫保關系在線轉移接續”等異地就醫高頻事項,納入上海市“一網通辦”的“長三角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專欄,實現醫保高頻事項長三角區域“一網通辦”。依托全國統一醫保平臺、上海市“一網通辦”平臺實現了“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基礎信息變更”“異地就醫結算備案”等服務事項“全國通辦”。
上?;ヂ摼W醫院的發展、“數字轉型便捷就醫”服務,也讓長三角居民受益。
為解決疫情下跨省就醫的不便,上海市醫保部門大力推動互聯網醫院復診診查費、藥品費用納入異地醫保支付,截止到目前,上海已經有79家互聯網醫院實現異地結算。
另外,2022年6月30日,長三角信用就醫項目正式啟用,首批在瑞金醫院和第六人民醫院開展全流程實測。未來,長三角區域來滬就醫的參保人,在完成信用就醫簽約后,便可享受無感支付的醫保服務。
針對部分失能老人反映的“到長三角養老無法享受長護險待遇結算”等問題,上海市醫保局從2021年起牽頭試點上海市老年人入住長三角區域有分支的養老機構長護險費用延伸結算,已覆蓋江蘇、浙江兩省10個市,進一步滿足失能老人異地養老需求。
示范區率先實現醫?!巴腔?/strong>
以改革促提升,在滬蘇浙交界處的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如今,跨省“免備案”就醫已經成為了現實,“同城化”成效更顯著。
為了能進一步減輕患者負擔,示范區在門診異地就醫免備案基礎上,將免備案范圍擴大至住院、互聯網+異地就醫結算等,實現異地就醫結算全領域免備案。這樣一來,示范區內參保人員從原來需在當地備案才能異地結算,改變為在區域內醫療機構合理就診,直接結算無需辦理備案。
與女兒居住在青浦區的浙江嘉善人楊阿姨就是受益者之一。她患有高血壓,每個月要跑醫院好幾趟,跨省“免備案”就醫實施后,她直接拿著嘉善醫??ň湍苤苯釉趶偷┐髮W附屬中山醫院青浦分院看診直接報銷。
目前,這一政策已惠及示范區230余萬參保人員,并覆蓋示范區內所有85家醫療機構。
不僅如此,示范區還率先實現“醫保電子憑證一碼通”,參保人在示范區內醫療機構就診,只需在手機上激活醫保電子憑證,就能實現不帶社??唇Y算,此舉大大減少了窗口排隊和老百姓反復跑腿,優化了候診查詢、就診、繳費、查報告、取藥等就醫全流程。
此外,門診慢病異地直接結算已在示范區內實現,同時區域內4家醫療機構開通尿毒癥血透腹透的門特病異地直接結算功能。長三角(上海)智慧互聯網醫院也實現了示范區參保人員異地網上在線結算,并試行互聯網遠程特約高級專家診查等“互聯網+”醫療服務新項目。
下一步,上海市醫保部門將會積極推進長三角更大范圍的醫保公共服務便利共享,加快實現長三角區域內藥品、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三個目錄”的統一,繼續探索長三角區域藥品、耗材招采聯動,持續提高長三角群眾在一體化高質量發展中的獲得感。
來源:澎湃新聞
下一篇: 科技部:建立人工智能賦能醫療服務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