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從“草棚醫院”到“5G智慧醫院”
在河北省會石家莊市區東南位置,矗立著一座主體高15層、單體建筑面積達12.3萬平米的醫療綜合大樓,樓內設計環境優美、設備先進,是集現代化與智慧化為一體的5G醫技病房綜合樓。而在五十年前,它的前身僅是一座在菜地上拓荒建成的、簡陋的草棚醫院——冶金部下屬的華山冶金醫學專科學校附屬醫院。
博醫濟世的紅色醫院:一次搬遷三次更名
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始建于1971年,經歷了一次搬遷,三次更名,每一次變遷和飛躍,都離不開醫大一院人的辛勤耕耘,他們用“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的大愛賡續著醫者的奉獻精神。
1971年華山腳下拓荒建院。河北醫大一院供圖
1971年6月26日,經過在菜地上搭建簡易席棚,這座位于華山腳下——陜西省華陰縣桃下鎮的紅色醫院正式誕生并對外開診,在第一代醫者的艱苦拓荒下,醫院當時有職工70余人,開設床位30張。
1988年2月,醫院隨華山冶金醫學專科學校遷址石家莊市,9月12日,在校園內閑置的一排平房內對外應診;1995年5月,石家莊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北醫學院、河北中醫學院三校合并為河北醫科大學,醫院更名為河北醫科大學附屬華山醫院;1996年3月26日,更名為河北醫科大學第五醫院;2002年4月10日,經上級批準,更名為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5月22日正式揭牌。
實現跨越的大學醫院:踵事增華開拓進取
醫院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并入河北醫科大學以來,尤其是2002年正式更名為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后取得了跨越式發展,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2006年,該院整體納入衛生事業編制管理;2008年,購置59畝原河北師大職技校區;2011年,經河北省評審評價領導小組和評審評價委員會會議審定,確認醫院為“三級甲等綜合醫院”;2012年5月22日,精神衛生樓落成投入使用;2015年12月18日,新醫技病房一期工程開工建設。
以學科建設為抓手,夯實醫院發展基礎。在醫院的大力支持下,一代代學科專家秉承“崇德精術,博醫濟世”的院訓精神,不斷傳承發揚、銳意進取,逐漸打造了一批享譽業界的優勢學科品牌。精神病學、老年醫學、心血管內科、心血管外科、普通外科、臨床營養學、內分泌科獲批為河北省醫學重點學科;獲評心血管內科、產科、燒傷科、骨科、普通外科、口腔專業等11個河北省臨床重點專科,腎病科、血液病科2個河北省中醫重點專科。
以科研教學為助推,提升醫院醫療質量。作為大學直屬醫院,充分發揮醫療、教學、科研三大功能,該院每年承擔河北醫科大學教學任務10000多學時;近年來,該院高度重視科教研工作,累計承擔各級科研項目1800余項,其中國家級項目31項;獲得獎勵333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17項,三等獎12項。獲批國家干細胞臨床研究機構,河北省腦老化與認知神經科學實驗室、河北省大腸癌精準診斷與治療重點實驗室、河北省腦科學與精神心理疾病重點實驗室、河北省心臟與代謝重點實驗室,河北省營養與健康重點實驗室,河北省人工智能臨床藥學技術創新中心,河北省急診急救技術創新中心,河北省精神心理健康評估與干預技術創新中心、河北省燒傷救治技術創新中心、河北省精神心理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智慧醫療臨床應用工程研究中心均掛靠該院,同時,高標準生物標本庫正式運行,大大提升救治患者的能力和水平。
這一系列開拓進取的背后,是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致力于創新醫改、服務患者的發展理念,標志著醫大一院在醫療服務、醫療技術能力和醫療質量水平等方面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感動河北的人文醫院:先心病救治播撒愛心
醫者仁心,大愛無疆。2004年,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成功為一對連體嬰兒實施了全省首例、全國第三例成功的胸腹相連分離手術,以及先心病根治手術,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反響。
河北醫大一院黨委書記、院長趙增仁看望被救治的吉爾吉斯斯坦先心病患兒。河北醫大一院供圖
2004年8月23日,醫院和河北省婦聯、河北省少兒基金會在全省率先啟動了“救助貧困先心病兒童公益行動”,從此揭開了醫院堅守公益、愛心救治的新篇章。18年來,救助治療的患兒遍及全國各地;先心病愛心普查車走遍了156個縣市區,行程達400000公里,開辟了一條救助先心病患兒生命的“綠色通道”,累計普查35000名兒童,成功救治12000名患兒。
醫院堅守初心的公益行動得到了社會各界和來院患者的廣泛支持和贊譽,先后榮獲河北省關愛兒童貢獻獎、2009年“感動河北”年度人物唯一群體獎、河北省兒童慈善獎等榮譽稱號。2019年,先心病愛心團隊被授予“河北青年五四獎章集體”稱號;2020年,榮獲第24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王震教授獲評中央文明辦“中國好醫生”榮譽稱號。
砥礪奮進的精致醫院:掀開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黨建引領,凝心聚力。醫院全面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把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融入醫院治理各個環節,不斷促進黨建與業務融合發展,充分發揮院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促改革、保落實的領導作用。
2020年11月28日,全省首家5G醫技病房綜合樓在醫大一院正式啟用;2021年10月7日,醫院對門診樓進行搬家和全面升級,辦院規模和就醫環境得到大大提升,實現了信息化向智能化的轉變,能夠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便捷、人性化的醫療衛生服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醫院以新大樓啟用為契機,一次性購置了省內乃至全國領先的醫療設備,裝配有河北省首臺放射外科手術機器人系統——射波刀,省內領先的箱式、氣動式雙套物流系統,緊緊圍繞提高患者就醫感受和保障醫療質量安全,有力促進了醫院整體醫療環境和醫療水平的全面提升。
河北省首臺、同種最先進型號國內第一臺射波刀。河北醫大一院供圖
醫院的發展離不開“軟硬件”同時發力。近年來,醫院提出“四維度一平臺”的學科建設思路,向上進行學科整合,向下細分亞專科,向內加強學科帶頭人和人才梯隊建設,向外通過醫聯體建設進行學科管理和技術輸出,學科建設再上新臺階。目前,神經、精神、心血管、急診急救支柱專業已經形成,建立了睡眠中心、眩暈中心等多學科診療平臺。
在醫院黨委的領導下,全體職工堅守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關鍵時刻沖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醫院黨委一手抓疫情、一手抓日常,2020年初,25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圓滿完成了各項階段性工作任務。2021年石家莊疫情期間,醫院檢驗中心作為國家衛健委指定的公共檢測實驗室,承接石家莊市全員核酸檢測任務,累計完成500余萬人份檢測量,實現日檢測標本量達70萬人份。
支援湖北抗疫醫療隊出征。河北醫大一院供圖
博極醫源,精勤不倦。幾十載風雨兼程,醫大一院人奮勇爭先謀發展,繼往開來譜華章,“河北省先進集體”“全國改善醫療服務群眾滿意的醫療機構”“全國人文愛心醫院”“全國健康管理示范基地”“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全國改善醫療服務創新型醫院”“全國模范職工小家”,近兩年來,在省直醫院綜合績效考核中連續排名第一……這些榮譽和成績,正是醫大一院擁抱新時代醫療衛生改革的擔當作為。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河北醫院。河北醫大一院供圖
櫛風沐雨憶往昔,崢嶸歲月鑄輝煌,建筑面積從900平方米到近20萬平方米,職工人數從70余人到2561人,病床數從30張到2232張……征途漫漫,唯有奮斗。
醫院黨委書記、院長趙增仁表示,2022年,恰逢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更名二十周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醫院從發展歷史中汲取奮進力量,在步入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上,不斷實現新的跨越。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