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服務分級評估之——醫院集成平臺在智慧服務中扮演的角色
智慧醫院建設是醫院邁向數字化時代的必由之路,國家衛生健康委也曾明確指出過它的三大工作范圍,而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務”正是其中之一。
如今在智慧服務的業務中,利用自助機或者互聯網平臺為患者提供便利可及的全程診療服務已成為醫院標配。如何在服務中確保能夠提供完整有效的數據、快速及時的服務響應和安全可靠的交互鏈路,是信息技術集成能力的直接體現,而集成平臺則在其中扮演著“調度員、搬運工、看門人”的重要角色。
智慧服務分級評估
2019年3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出臺了“醫院智慧服務分級評估標準體系(試行)”(以下簡稱“標準”),其中包括了診前服務、診中服務、診后服務、全程服務、基礎與安全這五個類別,共17個評估項目。
智慧服務分為0-5共6個等級,根據“標準”,醫院達到智慧服務4級,才算是“醫院智慧服務基本建立”,即“患者醫療信息在一定區域內實現互聯互通,醫院能夠為患者提供全流程的個性化、智能化服務,患者就診更加便利”。那想要達到智慧服務4級,醫院在17個評估項目中有9個基礎項目應當全部達標(即上圖標黃項目),而剩下8個選擇項目至少有3個項目需要達標。那醫院集成平臺又需要扮演哪些角色,具備哪些功能和特征呢?
集成平臺在醫院智慧服務中扮演的角色
從數據集成交互的角度來看,“標準”中提到的業務項目中,除了“基礎與安全”這一類外,剩下的業務可大致分為交互類業務和查詢類業務。
(1)交互類業務中,集成平臺扮演著“調度員”的角色
交互類業務,即終端用戶(如人或機器)和遠程設備(比如服務器系統)進行在線數據交互的業務。
交互類業務分為單向交互和雙向交互。單項交互如信息的主動推送,在“標準”中的“診中服務”信息推送(第四項)就提到“應患者要求,可推送檢查注意事項、用藥指導等信息”。而雙向交互如費用結算和支付則是在“標準”中的“全程服務”費用支付(第十二項)有所提及,智慧服務四級要求在這個項目中達到“支持患者使用自有移動設備查詢待繳費用,并使用移動設備繳費,包括:掛號費、診療費、藥費、預約檢查費用等”。
交互類業務建設過程中的主要難點:消息完整性、消息順序性、保證消息傳輸
在面臨不同的交互場景時,需要集成平臺靈活采用不同處理方式,才能合理調度滿足業務需求。例如在“標準”中提到了危急值信息的推送,需要保證消息數據的完整送達。這對于集成平臺數據傳輸的完整性、順序性都提出了要求。
數據的完整性和數據的保證傳輸能力需要集成平臺采用消息隊列技術,通過異步的處理方式實現。同時集成平臺還需要具備重試機制。如果消息后續處理失敗,集成平臺會負責重新嘗試給信息的接收方傳輸消息(如下圖)。
(2)查詢類業務中,集成平臺扮演著“搬運工”的角色
什么是查詢類業務?“標準”里多次提到了查詢類業務,例如“診中服務”標識與導航(第五項)作為智慧服務4級的基本項目(即必選項)就要求“患者可在移動端實時查詢相關診療科室位置及患者排隊診療情況”。
查詢類業務建設過程中的主要難點:快速響應、高并發、多系統聯合查詢
查詢類業務側重于消息的響應速度和同步高并發處理,要求響應速度快,響應時間不能超過3秒,保證高并發環境下對于查詢類業務的快速響應。
同時,查詢類業務又分為單系統查詢和多系統聯合查詢。集成平臺作為信息的“搬運工”,面對多系統聯合查詢時,需要對接數據庫、Kafka、MQ、Http等,涉及到多種數據格式(比如JSON、XML) 和標準 (如HL7 v2、v3、FHIR、互聯互通標準等),因此集成平臺需滿足不同系統的接入方式和傳輸模式,并通過ESB服務編排等方式,保證消息的高效率傳輸,降低內部信息共享的成本。
面對查詢類業務高并發和快速響應的需求,集成平臺在功能上需具備負載均衡、彈性擴展、項目精細化資源管理等特點和優勢,實現超高并發性能,充分發揮資源效能。Odin引擎根據醫療機構平臺的業務特點和規模,原生實現了集群架構和云原生分布式架構,從根本上解決高并發環境下快速響應問題。通過集群架構能實現百萬量級并發環境下消息請求毫秒級延遲,資源彈性利用率能達到80%以上。
(3)數據安全中,集成平臺扮演著“看門人”的角色
數據安全建設難點:鑒權管理、國密算法、數據實時加密
而在基礎與安全這個類別中,對智慧服務四級也有著明確的要求,其中安全管理這一項的1級要求中就提到了“對于患者信息使用具備授權機制,相關信息使用有記錄,可追溯”,2級要求中也有“系統之間進行數據交互時需要進行授權認證”,可見鑒權管理、訪問控制是實現信息數據安全管理的重要一環。
同時這一項目中智慧服務4級的基礎要求(即必須達標的要求)也包括了“互聯網環境下患者敏感數據須加密存儲,加密必須采用國產加密算法”;“互聯網環境下信息系統所有數據須進行加密傳輸”......
從上述要求中不難看出,對于數據安全,尤其是當下許多醫院開始接入外部的第三方互聯網平臺為患者提供便民服務時,集成平臺需要通過各種技術手段“看好大門”,包括:
內嵌API網關服務應用,具有鑒權管理、流量控制、黑白名單、訪問控制等API管理功能
支持國密算法(如SM3、SM4)
支持多種加密方式,實現數據的實時、雙向加密傳輸
具體案例:臺州恩澤醫療中心(集團)在對外服務項目中,提供給第三方的接口采用Odin引擎提供的對稱加密和非對稱加密相結合的方式,不僅有效保護了患者數據隱私,同時也保證數據在傳輸中的安全可靠。
結語
從數據集成交互的角度分析,集成平臺想要在醫院智慧服務建設做好“調度員、搬運工、看門人”的重要角色,需要:
根據交互類業務的需求,通過消息隊列等多種數據交換技術,保證消息傳輸的完整性、順序性;
保證高并發環境下快速響應查詢類業務,支持不同的接入系統和傳輸模式;
具備API網關并內嵌鑒權管理、訪問控制等服務應用,支持國密算法,實現數據的加密傳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