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浙江省浦江縣互聯網醫院平臺【CHIMA 2018 案例分享】
CHIMA2018醫院互聯網應用典型案例推薦
案例提交:浙江省浦江縣互聯網醫院
項目簡介
浦江縣位于浙江中部,金華市北部,面積920平方公里,轄7鎮5鄉3街道、409個行政村和20個社區,戶籍人口38萬,外來人口10萬。截止2016年末浦江縣擁有醫療衛生機構43個,床位2300張,衛生技術人員3000多人。
浦江縣衛計局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指導思想,積極響應國務院《關于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和發展的指導意見》的工作要求,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進分級診療落地,以滿足人民新期待,保障改善民生為目標,推進國家衛計委發布《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2018-2020)》,以醫聯體為載體,以互聯網+為手段,逐步擴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遠程醫療服務范圍,促進市、縣、區三級醫療機構的在線聯動,優化分配醫療資源,提升醫療服務效率和基層醫療服務能力。
浙一互聯網醫院浦江分院以實體醫院(浦江縣人民醫院)作保障,以浙大一院互聯網醫院為技術支撐,分為互聯網醫院平臺、遠程醫療平臺、遠程教學平臺、慢病管理中心四大模塊,服務網絡覆蓋3家縣級醫院、16家鄉鎮衛生院、60家緊密型村衛生室,省內率先開展了省、縣、鄉和村四級互聯互通的大膽嘗試,力爭打造成互聯網醫院在縣域整體運用的范例。患者可通過手機APP和電腦,享有視頻問診、圖文咨詢、預約復診、線上支付、診療預約、慢病隨訪、云電子病歷、雙向轉診、遠程會診等互聯網就醫新體驗。
浙一互聯網醫院浦江分院
服務對象和覆蓋范圍
面向浦江縣廣大患者、縣級醫院和鄉鎮衛生院,以及縣域周邊患者群體。
服務內容
浙一互聯網醫院浦江分院以浦江縣人民醫院為實體醫院,以“浙一互聯網醫院為技術支撐,分成互聯網醫院平臺、遠程醫療平臺、遠程教學平臺、慢病管理中心四大模塊,建立浙大一院,縣級醫院(浦江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婦幼保健院),16家鄉鎮衛生院和60家村衛生室四級聯動的診療模式。
1. 建設互聯網醫院平臺
以浦江縣人民醫院優質資源為支撐,線上虛擬院區為入口,患者可以在線完成視頻問診、圖文咨詢、預約復診、掛號費用支付、線下診療預約、云電子病歷等,打通院內及院間的醫療資源、患者數據,實現醫院與合作醫院、社區基層醫院、社會醫療機構的無縫對接,擴大醫院的服務范圍及服務觸及對象。
目前,產科、兒科、心內科、神經內科、藥事咨詢等23個科室相繼在互聯網醫院開診,已有46位副主任以上醫師在互聯網醫院坐診看病,他們利用自己碎片化時間,讓病患足不出戶也可以實現在最短的時間內,用最經濟的方式,獲得權威的診斷咨詢意見。
開展遠程門診工作
新型就診模式
2. 建設遠程醫療平臺
浙一互聯網醫院浦江分院利用多學科遠程會診系統,以浦江縣人民醫院、浦江縣中醫院、浦江婦保醫院為核心,與16家鄉鎮衛生院和60家村衛生室同步實現了遠程病理診斷、檢查檢驗結果互通、雙向轉診、遠程會診,讓病患在社區醫院用最短的時間,最經濟的開支,獲得最權威的診斷意見。
遠程會診現場
3.建設遠程教學平臺
實現在浦江縣人民醫院可查看到浙一互聯網醫院的教學視頻,浙一專家可以通過音頻和課件等方式為基層醫生提供業務培訓,教學病案討論及技術支持,使縣區醫生可隨時隨地收看,學習省級專家的專業技能,提高縣區醫療水平。
遠程教學培訓
鄉鎮衛生人員收看教學直播
4.建設慢病管理中心
涵蓋客服中心及隨訪中心,幫助醫院為院后慢病患者提供優質服務,開展慢病患者的隨訪工作,加強與慢病患者的聯系和溝通,推進人性化服務,實現醫生病人的有效互動,并為簽約患者提供醫療本身以外的常規隨訪、用藥指導、健康宣教、健康咨詢以及預約等服務,使得醫療的價值延伸。
隨訪人員培訓
?開展隨訪工作
關鍵技術
1、架構。互聯網醫院利用云計算關鍵技術,采取全云化平臺的部署方案,可實現低成本快速部署、儲存空間彈性拓展、服務器自動宕機遷移、雙線災備專業運維,云盾安全防護監控等;采用結構化、模塊化的系統設計,對外提供清晰、完整的資料和控制接口,保證系統的互操作性、兼容性、可擴展性,各應用端方便接入,保障業務服務能力。
2、電子簽名。引入第三方電子認證服務,構建互聯網醫院電子病歷移動CA認證,以手機客戶端為載體進行身份認證、數字證書管理,保證電子文書的真實合法。
實現效果
1. “雙下沉、兩提升”取得明顯成效。浙一互聯網醫院浦江分院上接浙一互聯網醫院,對接浦江中醫院、婦保院,下接各類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范圍觸及廣大農村地區,甚至偏遠山區。截止2017年底,浙大一院浦江分院的派駐專家團隊完成門診量15389人次,完成手術535例, 指導手術326例,40多項手術填補歷史空白,在省政府委托第三方評估考核中,連續兩年獲全市第一,躋入全省優秀行列,并成為全省唯一的兩家省級三甲醫院同時幫扶兩家縣級醫院的縣。向衛生院下派“雙下沉”醫生47名,開展門診6505人次。
2. 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獲得群眾初步認可。全縣家庭醫生簽約人數達113721人,占總人口30%。按照“用心、貼心、暖心”服務理念,提升服務質量,一年來服務656225人次,其中面對面服務409346人次。
3. 醫療服務質量不斷提升。以開展病歷質量評比、醫院核心制度執行情況督查、處方點評、模擬案例應急演練、崗位大練兵技術大比武、護理服務質量和禮儀服務品牌評比等六個載體為抓手,不斷提高醫院和醫護人員“以病人為中心、以醫療質量為核心”的意識,提升全縣醫療服務質量。
4. 打造全國首個縣域醫共體互聯網醫院。投資520萬元建成集遠程會診中心、互聯網門診中心、互聯網慢病管理中心、互聯網醫學教育中心為一體的浙大一院互聯網醫院浦江分院,服務涵蓋3家縣級醫院、16家鄉鎮衛生院、60家村衛生室,成為全省首個省、縣、鄉、村四級互聯互通的網絡醫院。
5.在互聯網+的助力下,通過釋放醫療機構臨床、醫技、護理等多類型醫療資源,創造高效、移動、無邊界的醫療服務能力。促進優質醫療資源共享,發揮協作醫院的優勢醫療服務水平,實現不同等級疾病的精準治療;助推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提高專家資源利用效率;學科幫扶、人才流動、協同診治、多中心研究、提高整體醫療資源水平;深度系統對接實現信息共享,使診斷更準確;專家遠程進行實時指導,實現醫療資源合理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