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醫療健康“互聯網+”藍圖即將公布
發布時間:2015-04-10
北京市衛生計生委近日召開“電子病歷共享工程項目啟動會”,醞釀公布北京醫療健康領域的“互聯網+”藍圖。
切入點:電子病歷共享
沒錯!就是我們每次去醫院看病,掛號處都要問你有沒有、沒有就得掏“五毛”買一份的藍皮小本本——病歷,要從書面潦草字跡中的“語焉不詳”,變為打破醫院之間“信息壁壘”,存儲在北京“健康云”空間上的、可追溯的個人“醫療健康檔案”。
新京報記者獲悉,早在2012年,原北京市衛生局以電子病歷為重點的綜合衛生信息化建設列入國家衛生部和財政部試點支持項目,獲得了40%的國家財政資金支持(2800萬元),加上地方政府配套的4000余萬元,開始建設基于電子病歷、居民電子健康檔案、門診統籌的衛生信息化項目。西城、海淀、順義、密云、延慶5家區縣作為試點,正在逐步完善區縣平臺建設。
本期目標:搭建居民健康信息門戶
北京市衛生計生委信息中心相關負責人透露,今年年內的目標,是初步建成以電子病歷數據庫和健康檔案為核心的市級衛生信息平臺,實現對30家醫院電子病歷數據的采集,實現對5個試點區縣社區衛生(醫療)服務機構部分居民健康檔案數據的采集,建立電子病歷數據庫,整合健康檔案數據庫,并整合5個市級公共衛生信息系統,初步建立全生命周期的居民電子健康檔案雛形。
在上述試點基礎上,今年起,北京市衛生計生委將開展醫院之間的業務協同、資源共享,促進醫療機構之間的優勢互補;推動信息資源共享;探索市級衛生信息平臺對醫院醫療行為的監督和管理,并為政府部門、居民提供綜合展現;初步建成基于北京市電子政務互聯網云平臺的居民健康信息門戶,實現對公眾參與個人健康管理的支持。
切入點:電子病歷共享
沒錯!就是我們每次去醫院看病,掛號處都要問你有沒有、沒有就得掏“五毛”買一份的藍皮小本本——病歷,要從書面潦草字跡中的“語焉不詳”,變為打破醫院之間“信息壁壘”,存儲在北京“健康云”空間上的、可追溯的個人“醫療健康檔案”。
新京報記者獲悉,早在2012年,原北京市衛生局以電子病歷為重點的綜合衛生信息化建設列入國家衛生部和財政部試點支持項目,獲得了40%的國家財政資金支持(2800萬元),加上地方政府配套的4000余萬元,開始建設基于電子病歷、居民電子健康檔案、門診統籌的衛生信息化項目。西城、海淀、順義、密云、延慶5家區縣作為試點,正在逐步完善區縣平臺建設。
本期目標:搭建居民健康信息門戶
北京市衛生計生委信息中心相關負責人透露,今年年內的目標,是初步建成以電子病歷數據庫和健康檔案為核心的市級衛生信息平臺,實現對30家醫院電子病歷數據的采集,實現對5個試點區縣社區衛生(醫療)服務機構部分居民健康檔案數據的采集,建立電子病歷數據庫,整合健康檔案數據庫,并整合5個市級公共衛生信息系統,初步建立全生命周期的居民電子健康檔案雛形。
在上述試點基礎上,今年起,北京市衛生計生委將開展醫院之間的業務協同、資源共享,促進醫療機構之間的優勢互補;推動信息資源共享;探索市級衛生信息平臺對醫院醫療行為的監督和管理,并為政府部門、居民提供綜合展現;初步建成基于北京市電子政務互聯網云平臺的居民健康信息門戶,實現對公眾參與個人健康管理的支持。
上一篇: 湖北鄂州:5月1日起施行分級診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