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通苑首家公立三級醫院下月試運行 實行醫管分開
發布時間:2014-09-19
位于天通苑的清華長庚醫院于10月啟動試運行,數十萬天通苑居民終于可在家門口享受到公立綜合性三級醫院服務了。擁有千張床位的清華長庚醫院不僅將引入在臺灣地區極具影響力的長庚醫療服務模式,還將成為本市首家嘗試“醫管分開”的公立醫院。
一期日接診能力三千人次
清華長庚醫院得到了臺灣地區極具影響力的醫療中心之一、由臺塑企業創辦人王永慶創辦的臺灣長庚紀念醫院的大力支持。2004年,臺方與清華簽署了捐贈清華大學附屬醫院協議書,雙方合作建設現代化新模式公立醫院。今年7月,市醫管局又與清華大學簽約,清華長庚醫院正式成為市屬第22家三級大醫院。
按照計劃,醫院共分兩期建設。醫院一期10月試運行,包括門急診及病房樓、行政及動力中心樓、綜合樓,其中門急診及病房樓地上13層,地下兩層,建筑面積約10萬平方米。
一期試運行后,內科系統、外科系統、婦科、兒科、眼科、口腔科等40多個臨床醫技科室投入使用。醫院床位將達1000張,日接診能力達3000人次。據清華長庚醫院總執行長王志華介紹,醫院急診和重癥診室將稍后啟用。未來,醫院二期投用后,床位將再增加500張,日接診能力提升至5000人次。
清華長庚醫院將重點發展心臟醫學、神經醫學、肝膽外科、婦產科、整形外科;并以骨科、泌尿外科、消化內科、腫瘤科為特色專科,以運動醫學與康復醫學為未來重點發展專科,集臺灣長庚紀念醫院的醫療優勢,滿足周邊患者就醫需求。
公立醫院首嘗醫管分開
一些臺灣長庚紀念醫院的先進經驗將被引進到清華長庚醫院。該院將成為本市首家嘗試“醫管分開”的公立醫院。
清華長庚醫院將改變公立醫院“院長負責制”管理模式,建立理事會制度,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分管制,探索公立醫院改革發展新模式。
清華大學副校長姜勝耀解釋,目前國內很多公立醫院,業務水平很高的醫生擔任了科主任、院長等行政職務,繁雜的行政事務牽扯了他們大量精力,使從事醫療科研的時間被大幅擠占。“醫管分離”后,院長和醫生將把主要精力用在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和醫學教育研究中。醫院的行政管理、運營保障等事務將由專業化管理團隊完成。
最快半年內納入醫保
據介紹,清華長庚醫院試運行初期,將暫不是醫保定點醫院,尚不能使用醫保,但最快半年內,就將被納入醫保范圍。
該院有關負責人解釋,醫院正式運轉后,有關部門需要根據抗生素使用量、手術費用等數據來綜合測評,最終決定是否給予醫保權限。整個申請審批過程大約需要半年時間。
據了解,清華長庚醫院專家云集,學術委員會主席董家鴻教授來自301醫院,也是國內外知名的肝膽外科專家;醫院副院長王仲曾經在北京協和醫院工作過,擔任過協和醫院的急診科負責人;婦產科的科主任廖秦平曾經在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擔任負責人。
目前,清華長庚醫院人員已經到位,正在完善內部流程。最快下月試運行,最遲年內正式開診。
一期日接診能力三千人次
清華長庚醫院得到了臺灣地區極具影響力的醫療中心之一、由臺塑企業創辦人王永慶創辦的臺灣長庚紀念醫院的大力支持。2004年,臺方與清華簽署了捐贈清華大學附屬醫院協議書,雙方合作建設現代化新模式公立醫院。今年7月,市醫管局又與清華大學簽約,清華長庚醫院正式成為市屬第22家三級大醫院。
按照計劃,醫院共分兩期建設。醫院一期10月試運行,包括門急診及病房樓、行政及動力中心樓、綜合樓,其中門急診及病房樓地上13層,地下兩層,建筑面積約10萬平方米。
一期試運行后,內科系統、外科系統、婦科、兒科、眼科、口腔科等40多個臨床醫技科室投入使用。醫院床位將達1000張,日接診能力達3000人次。據清華長庚醫院總執行長王志華介紹,醫院急診和重癥診室將稍后啟用。未來,醫院二期投用后,床位將再增加500張,日接診能力提升至5000人次。
清華長庚醫院將重點發展心臟醫學、神經醫學、肝膽外科、婦產科、整形外科;并以骨科、泌尿外科、消化內科、腫瘤科為特色專科,以運動醫學與康復醫學為未來重點發展專科,集臺灣長庚紀念醫院的醫療優勢,滿足周邊患者就醫需求。
公立醫院首嘗醫管分開
一些臺灣長庚紀念醫院的先進經驗將被引進到清華長庚醫院。該院將成為本市首家嘗試“醫管分開”的公立醫院。
清華長庚醫院將改變公立醫院“院長負責制”管理模式,建立理事會制度,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分管制,探索公立醫院改革發展新模式。
清華大學副校長姜勝耀解釋,目前國內很多公立醫院,業務水平很高的醫生擔任了科主任、院長等行政職務,繁雜的行政事務牽扯了他們大量精力,使從事醫療科研的時間被大幅擠占。“醫管分離”后,院長和醫生將把主要精力用在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和醫學教育研究中。醫院的行政管理、運營保障等事務將由專業化管理團隊完成。
最快半年內納入醫保
據介紹,清華長庚醫院試運行初期,將暫不是醫保定點醫院,尚不能使用醫保,但最快半年內,就將被納入醫保范圍。
該院有關負責人解釋,醫院正式運轉后,有關部門需要根據抗生素使用量、手術費用等數據來綜合測評,最終決定是否給予醫保權限。整個申請審批過程大約需要半年時間。
據了解,清華長庚醫院專家云集,學術委員會主席董家鴻教授來自301醫院,也是國內外知名的肝膽外科專家;醫院副院長王仲曾經在北京協和醫院工作過,擔任過協和醫院的急診科負責人;婦產科的科主任廖秦平曾經在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擔任負責人。
目前,清華長庚醫院人員已經到位,正在完善內部流程。最快下月試運行,最遲年內正式開診。
上一篇: 青島:推進“一卡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