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竺談衛生事業信息化:理想豐滿 現實骨感
“網絡上有句流行語叫做理想是豐滿的,現實很骨感的,用這句話來形容今天我國衛生信息化現狀不為過。”2014中國衛生論壇8月15日上午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當天上午的主論壇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竺對我國衛生事業的信息化做出了這樣的評價。
12個省份,100多個市,550多個縣建立了衛生信息平臺,4000多家二級以上醫院使用電子病歷,800多家醫院開展遠程醫療,同時,15個省份使用居民健康卡,截止2013年底,城鄉居民規范化使用電子檔案的建檔率達到83.5%,一級直報系統覆蓋100%的疾控機構、縣級以上醫院以及88%的鄉鎮衛生院。此外,我國還在大力推進藥品電子碼系統建設。陳竺表示,新一輪醫改以來,我國衛生事業的信息化事業取得長足進展,前景也不可限量。這些數字就已是最好的證據。
現如今,信息化的發展對經濟的貢獻不斷增長,2013年總產值達到12.4萬億元,同比增長12.7%,陳竺認為,信息化已經涉及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影響著現實和未來,“這是全面的、引領性的,滲透于各個領域,從來沒有一種對它有如此影響。”陳竺如是說。
“然而,不得不承認,我國醫療領域目前的信息化建設還處于比較骨感的階段。”對此,陳竺提出了“四個不足”。
一是認識不足。主要體現在認為信息化不過是決策、監管等工作的輔助手段,或者認為所謂信息化就是電腦化。
二是投入不足。中國醫院每年在信息化上的投入不到千分之五,而美國投資超過3%。
三是參與不足。社會資本參與熱情高,但因體制機制無法釋放熱情,另外,出于對隱私等問題的考慮,社會公眾參與度不高。
四是應用不足。這主要是指市場上信息化的產品很多,但是因性能、價格、政策等原因,產品應用受阻,叫好不叫座。
陳竺希望,在本次衛生論壇期間,來自各界的佼佼者不僅發表與聆聽,還能激蕩出思想的火花,啟發新鮮智慧,指導未來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