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信息化建設面臨不少難題
發布時間:2014-06-25
6月7日,由中國衛生信息學會電子病歷與醫院信息化專業委員會主辦、中日友好醫院承辦的區域協同醫療背景下的數字化醫院建設研討會在京召開。與會專家表示,信息技術是實現分級診療的重要抓手和支持,然而,在我國醫院內部與區域協同醫療信息化建設過程中,還有不少問題待解。
中國衛生信息學會電子病歷與醫院信息化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日友好醫院院長許樹強表示,目前,我國公立醫院改革已進入深水區,盡快實現分級診療的目標,是改革的重要任務。這一目標的實現需要相關政策和體制機制的支持,同時也需要信息技術作為依托。
中國衛生信息學會區域協同醫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閘北區衛生科技與信息中心主任宗文紅說,目前,我國區域衛生信息化平臺建設還缺乏配套政策及相關管理制度,如,促進信息共享及激勵政策,基于平臺的跨機構、跨區域信息共享利用的籌資補償機制。區域衛生信息化標準制定周期較長,滯后于部分地區的衛生信息化建設進展。信息安全保障方面也存在隱患,重數據采集、輕安全管理現象普遍存在,隱私安全保障制度、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均有待加強。
許樹強說,為更好地實現區域協同醫療背景下的數字化醫院建設,醫療機構層面需要搭建好自身的數據庫,然而目前,我國基層醫院的信息化水平普遍比較薄弱。他建議,基層醫院應當做好自身的信息化投入預算,并積極爭取政府、社會和企業力量的支持。
中國衛生信息學會電子病歷與醫院信息化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日友好醫院院長許樹強表示,目前,我國公立醫院改革已進入深水區,盡快實現分級診療的目標,是改革的重要任務。這一目標的實現需要相關政策和體制機制的支持,同時也需要信息技術作為依托。
中國衛生信息學會區域協同醫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閘北區衛生科技與信息中心主任宗文紅說,目前,我國區域衛生信息化平臺建設還缺乏配套政策及相關管理制度,如,促進信息共享及激勵政策,基于平臺的跨機構、跨區域信息共享利用的籌資補償機制。區域衛生信息化標準制定周期較長,滯后于部分地區的衛生信息化建設進展。信息安全保障方面也存在隱患,重數據采集、輕安全管理現象普遍存在,隱私安全保障制度、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均有待加強。
許樹強說,為更好地實現區域協同醫療背景下的數字化醫院建設,醫療機構層面需要搭建好自身的數據庫,然而目前,我國基層醫院的信息化水平普遍比較薄弱。他建議,基層醫院應當做好自身的信息化投入預算,并積極爭取政府、社會和企業力量的支持。
下一篇: 2014中華醫院信息網絡大會在大連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