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首個移動醫療監測系統上線
發布時間:2014-06-25
76歲的烏魯木齊市郵政局退休職工周秀英是一名冠心病心肌缺血癥患者。6月5日,獨自一人在家的她忽然感覺心慌、胸悶、乏力,她立即按動了手腕上的一塊“腕表”,和腕表連接的心電采集器很快就把老人的心電圖發送到新疆醫科大學一附院的醫療監測系統終端上,不到5分鐘,和老人腕表綁定的3個親情號碼全部收到了醫院的短信,說周秀英老人心臟室性過早波動,建議立即前往醫院做詳細檢查。老人的孫子接到短信,立即趕往家中,20分鐘就將老人送往醫院。老人經過救治后轉危為安。
6月18日,當記者到新疆醫科大學一附院心臟病中心采訪時,正在住院的周秀英老人說:“這次多虧了這個腕表,要不然我不知道還能不能見到大家了。”
事實上,周秀英老人手腕上戴的這塊“腕表”就是一個移動醫療監測系統的無線移動終端設備,看起來像是一塊手表,其實是一個腕式呼救定位器,既可以進行移動定位,又能測心電血壓,并有短信反饋和一鍵通話等功能。而整套系統集健康監測、呼叫定位、居家安防等功能于一體,通過終端無線報警器可進行全時安全監控,遇到突發情況可實時定位、發出求救信號,快速實施搶救治療。
當日,新疆首個移動醫療監測系統在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和自治區人民醫院建成并投入試運行。這個系統不僅可以實時監測病人生理參數,進行預警求救,還能足不出戶提供權威的醫療指導服務。
新疆醫科大學心臟病中心功能科主任技師彭伊說,我們醫院既往的監護系統都是使用在病床上的病人身上,現在引進了這一款無線醫療監測系統以后,給病人帶來了極大的方便,現在很多老年慢性病人通過這個平臺就方便多了,病人不一定到醫院來,這個系統能自動采集人的心電、血壓和脈搏等方面的數據實時傳輸到后臺,再由我們醫生進行專業分析和反饋。
新疆醫科大學一附院心臟病中心綜合心臟內科主任、主任醫師木胡牙提·烏拉斯漢說,實際上,這就相當于讓老人坐在家中看專家門診,只要有手機信號的地方均可以運用,徹底突破了傳統監測模式只能在病床使用的限制。就是健康人群也能進行監護,建立個人永久健康檔案,個人的健康信息數據就在里面了,一發現異常情況心電平臺就可以自動報警,這個已經是現在的發展趨勢。
目前,新疆醫科大學和自治區人民醫院正在完善這個移動醫療監測系統,構建社區醫療監測功能,幫助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開展工作遠程網絡心電實時監測工作,實現雙向轉診,提高社區醫院的醫療服務水平,使老百姓在基層也能享受到專家服務,逐步引導百姓有病就近治療。兩家醫院發展用戶已經達到200人。
“《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劃》就鼓勵推進基層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而借助這個平臺,我們不僅可以實時監測病人健康狀況,還可以給社區群眾直接提供醫療服務,對于社區醫院來說,可以利用大醫院的專家醫生資源給社區患者提供優質服務。對于普通百姓來說,尤其是農村醫療網點的老百姓,真正解決了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自治區人民醫院醫務部社工科副科長于飛說。
6月18日,當記者到新疆醫科大學一附院心臟病中心采訪時,正在住院的周秀英老人說:“這次多虧了這個腕表,要不然我不知道還能不能見到大家了。”
事實上,周秀英老人手腕上戴的這塊“腕表”就是一個移動醫療監測系統的無線移動終端設備,看起來像是一塊手表,其實是一個腕式呼救定位器,既可以進行移動定位,又能測心電血壓,并有短信反饋和一鍵通話等功能。而整套系統集健康監測、呼叫定位、居家安防等功能于一體,通過終端無線報警器可進行全時安全監控,遇到突發情況可實時定位、發出求救信號,快速實施搶救治療。
當日,新疆首個移動醫療監測系統在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和自治區人民醫院建成并投入試運行。這個系統不僅可以實時監測病人生理參數,進行預警求救,還能足不出戶提供權威的醫療指導服務。
新疆醫科大學心臟病中心功能科主任技師彭伊說,我們醫院既往的監護系統都是使用在病床上的病人身上,現在引進了這一款無線醫療監測系統以后,給病人帶來了極大的方便,現在很多老年慢性病人通過這個平臺就方便多了,病人不一定到醫院來,這個系統能自動采集人的心電、血壓和脈搏等方面的數據實時傳輸到后臺,再由我們醫生進行專業分析和反饋。
新疆醫科大學一附院心臟病中心綜合心臟內科主任、主任醫師木胡牙提·烏拉斯漢說,實際上,這就相當于讓老人坐在家中看專家門診,只要有手機信號的地方均可以運用,徹底突破了傳統監測模式只能在病床使用的限制。就是健康人群也能進行監護,建立個人永久健康檔案,個人的健康信息數據就在里面了,一發現異常情況心電平臺就可以自動報警,這個已經是現在的發展趨勢。
目前,新疆醫科大學和自治區人民醫院正在完善這個移動醫療監測系統,構建社區醫療監測功能,幫助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開展工作遠程網絡心電實時監測工作,實現雙向轉診,提高社區醫院的醫療服務水平,使老百姓在基層也能享受到專家服務,逐步引導百姓有病就近治療。兩家醫院發展用戶已經達到200人。
“《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劃》就鼓勵推進基層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而借助這個平臺,我們不僅可以實時監測病人健康狀況,還可以給社區群眾直接提供醫療服務,對于社區醫院來說,可以利用大醫院的專家醫生資源給社區患者提供優質服務。對于普通百姓來說,尤其是農村醫療網點的老百姓,真正解決了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自治區人民醫院醫務部社工科副科長于飛說。
上一篇: 廣州試點醫院信息系統對接大疫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