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衛生信息化建設2014年四大規劃 八大熱點
發布時間:2014-03-26
廣東一向有改革橋頭堡之稱,其在醫療衛生領域改革也一直敢為天下先。2013年9月22日,廣東省人民政府下發了關于印發廣東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簡稱廣東衛計委)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對新機構的部門設置和人員編制做了詳細說明。2014年,廣東省醫療信息化建設會有哪些規劃?會有哪些工作任務? 3月20日在廣州中山大學附屬口腔醫院舉辦的醫院信息化建設分享會上,廣東省衛生信息網絡協會會長李奕明對以上問題進行了詳細解讀。
廣東成醫療信息化建設風向標
李奕明介紹了廣東省制定2014年醫療信息化建設規劃和任務的背景。
第一,新醫改方案提出醫療信息化是醫改的四梁八柱之一,是醫改的重要技術支撐和保障。
第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強調,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進優質醫療資源縱向流動,切實發揮信息化的支撐作用,形成深化醫改的聯動機制和強大合力。
第三,廣東省委省政府根據國家醫改提出來的具體要求,指出要建立實用共享的醫療信息系統。
第四,國務院于2013年8月印發的《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提出,要提升醫療衛生的信息化服務水平,推進優質資源共享,完善醫療管理和服務信息系統,普及應用居民健康卡、電子健康檔案等。
第五,2013年12月,國家衛計委印發的關于《加快推進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設的指導意見》中提出,信息化是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動力,人口健康信息化是國家信息化建設的重點領域和重要組成部分,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是體現國民生活質量和國家綜合實力的標志之一。
第六,今年國家發改委印發的《關于加快實施信息惠民工程有關工作的通知》,也把健康醫療信息惠民行動納入重點工作之一。
七大變化
李奕明介紹,自2009年新醫改方案頒布以來,廣東省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共出現了七大變化:首先,居民的健康意識日益增強;第二,十二五規劃中要求全省建立使用、高效的醫藥衛生體系;第三,從“智慧中國”到“智慧廣東”的建設;第四,以“大數據”、“云計算”、“商業智能”為代表的一批新理念和新技術已經體現出明顯的優勢;第五,以新醫改為導向,結合醫改工作中的側重點,根據已有的信息建設基礎,有針對性、有步驟的實施衛生信息化建設;第六,以標準化建設為抓手,從醫改全局和可持續發展著眼高度重視標準化建設,實現“高效、資源整合、互聯互通、信息共享”;第七,一定要通過應用來推動醫療信息化建設。
四大規劃、五個轉變
李奕明指出,廣東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共有四大規劃。
第一,技術創新。借助云計算、大數據、商業智能等當前醫藥衛生信息化建設的新技術為驅動力,解決當前醫藥衛生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信息共享、信息存儲、業務協同等問題。
第二,管理創新。從醫療信息化角度提出政府新的管理域,在新的信息化框架下定義管理職能,使管理職能能夠適應社會需求,適應醫改要求。
第三,流程創新。以醫藥衛生現代管理知識為依靠、以服務為宗旨整合資源優化創新業務和管理流程。如果達不到這個要求的話,就沒有生命力。
第四,服務創新。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以公共服務為重點,依托醫藥衛生現代管理知識從服務方式、服務內容上進行創新,為社會提供主動、便捷、廣泛的醫藥衛生服務。
李奕明強調,這四大總體規劃要實現五個轉變:首先在目標上由管理型轉變為公共服務型;第二是從重建設型轉變為重應用型;第三從技術驅動型轉變為業務需求驅動型;第四從單向封閉型轉變為共享交互型;第五從內容評估轉變為公共評估。
李奕明介紹,廣東省衛生信息化建設遵循五大原則:惠及居民,服務應用;政府主導,合力建設;統籌規劃,資源共享;梯度推進,務求實效;遵循標準,立足省情。
十大任務
他強調,圍繞醫療信息化建設的規劃和原則,廣東省衛生信息化建設主要有以下十大任務。
第一,構建業務管理信息體系、醫療服務信息體系、人口健康管理信息體系、構建衛生計生信息標準體系,衛生計生信息數據體系和信息技術支撐的體系的六大體系建設。
第二,推進社保卡和健康卡二卡合一,實現醫療服務一卡通。
第三,建設省醫藥“大數據”中心,建立涵蓋公共衛生、醫療服務、基本藥物制度和綜合管理等業務領域的衛生信息綜合監管和決策支持系統。
第四,積極運用“云計算”等先進技術,建設“人口健康云”,為全省提云服務和數據服務。
第五,建立省級人口衛生綜合管理平臺和例如市縣區級人口衛生綜合管理平臺或者人口衛生數據中心。
第六,統籌建設居民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人口信息數據庫。
第七,實施省、市、縣三級醫院遠程醫療服務,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遠程醫療、雙向轉診、遠程教育等服務。
第八,統一標準、統一組織、統一資金、統一研發配置基層醫療服務及管理應用軟件。
第九,構建基于互聯網的居民健康檔案服務系統;
第十,建設中醫藥信息系統,實現中醫藥數據的實時采集、整理、匯總和分析功能。
最后,李奕明介紹了2014年廣東省衛生信息化建設的八大任務。
第一,建設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建設內容包括基層醫療衛生管理系統、中西醫協同公共衛生管理信息系統、醫療健康公共服務信息系統、醫療衛生事業行政監督管理系統。
第二,建設金人工程。推進省級全員人口統籌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加強全員人口信息的自主采集、業務辦理采集和共享采集,加強人口與計劃生育服務管理。
第三,重點建設項目。積極啟動省級人口健康綜合管理信息平臺立項工作,加快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信息系統建設。
第四,實現信息惠民。重點建設全省預約診療服務信息系統,整合遠程醫療服務資源,推進遠程醫療信息系統建設,普及應用居民健康卡,加快實施“信息惠民”工程。
第五,建設省、地市區縣人口健康綜合管理平臺。加快升級人口健康綜合管理平臺和省、市、縣各級區域人口健康信息平臺建設,推動三級信息平臺、平臺與各級各類衛生計生機構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加快推進全行業信息共享交換和業務協同。
第六,建設衛生計生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系統。積極推進信息安全和保密工作,按照信息保密和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管理的相關規定,建設全省衛生計生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系統。
第七,建設預算管理系統項目。建設預算管理系統,推動預算管理和人口衛生服務監管信息的互聯互通,實現預算管理、基建裝備管理、業務監管和績效考核等功能,提高服務群眾、精細化管理和科學決策水平。
第八,建設省級應急指揮信息系統。積極推進廣東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系統,重點完成預測預警、信息報告、綜合研判、指揮調度、移動應急平臺和異地會商等功能建設。
廣東成醫療信息化建設風向標
李奕明介紹了廣東省制定2014年醫療信息化建設規劃和任務的背景。
第一,新醫改方案提出醫療信息化是醫改的四梁八柱之一,是醫改的重要技術支撐和保障。
第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強調,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進優質醫療資源縱向流動,切實發揮信息化的支撐作用,形成深化醫改的聯動機制和強大合力。
第三,廣東省委省政府根據國家醫改提出來的具體要求,指出要建立實用共享的醫療信息系統。
第四,國務院于2013年8月印發的《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提出,要提升醫療衛生的信息化服務水平,推進優質資源共享,完善醫療管理和服務信息系統,普及應用居民健康卡、電子健康檔案等。
第五,2013年12月,國家衛計委印發的關于《加快推進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設的指導意見》中提出,信息化是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動力,人口健康信息化是國家信息化建設的重點領域和重要組成部分,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是體現國民生活質量和國家綜合實力的標志之一。
第六,今年國家發改委印發的《關于加快實施信息惠民工程有關工作的通知》,也把健康醫療信息惠民行動納入重點工作之一。
七大變化
李奕明介紹,自2009年新醫改方案頒布以來,廣東省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共出現了七大變化:首先,居民的健康意識日益增強;第二,十二五規劃中要求全省建立使用、高效的醫藥衛生體系;第三,從“智慧中國”到“智慧廣東”的建設;第四,以“大數據”、“云計算”、“商業智能”為代表的一批新理念和新技術已經體現出明顯的優勢;第五,以新醫改為導向,結合醫改工作中的側重點,根據已有的信息建設基礎,有針對性、有步驟的實施衛生信息化建設;第六,以標準化建設為抓手,從醫改全局和可持續發展著眼高度重視標準化建設,實現“高效、資源整合、互聯互通、信息共享”;第七,一定要通過應用來推動醫療信息化建設。
四大規劃、五個轉變
李奕明指出,廣東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共有四大規劃。
第一,技術創新。借助云計算、大數據、商業智能等當前醫藥衛生信息化建設的新技術為驅動力,解決當前醫藥衛生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信息共享、信息存儲、業務協同等問題。
第二,管理創新。從醫療信息化角度提出政府新的管理域,在新的信息化框架下定義管理職能,使管理職能能夠適應社會需求,適應醫改要求。
第三,流程創新。以醫藥衛生現代管理知識為依靠、以服務為宗旨整合資源優化創新業務和管理流程。如果達不到這個要求的話,就沒有生命力。
第四,服務創新。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以公共服務為重點,依托醫藥衛生現代管理知識從服務方式、服務內容上進行創新,為社會提供主動、便捷、廣泛的醫藥衛生服務。
李奕明強調,這四大總體規劃要實現五個轉變:首先在目標上由管理型轉變為公共服務型;第二是從重建設型轉變為重應用型;第三從技術驅動型轉變為業務需求驅動型;第四從單向封閉型轉變為共享交互型;第五從內容評估轉變為公共評估。
李奕明介紹,廣東省衛生信息化建設遵循五大原則:惠及居民,服務應用;政府主導,合力建設;統籌規劃,資源共享;梯度推進,務求實效;遵循標準,立足省情。
十大任務
他強調,圍繞醫療信息化建設的規劃和原則,廣東省衛生信息化建設主要有以下十大任務。
第一,構建業務管理信息體系、醫療服務信息體系、人口健康管理信息體系、構建衛生計生信息標準體系,衛生計生信息數據體系和信息技術支撐的體系的六大體系建設。
第二,推進社保卡和健康卡二卡合一,實現醫療服務一卡通。
第三,建設省醫藥“大數據”中心,建立涵蓋公共衛生、醫療服務、基本藥物制度和綜合管理等業務領域的衛生信息綜合監管和決策支持系統。
第四,積極運用“云計算”等先進技術,建設“人口健康云”,為全省提云服務和數據服務。
第五,建立省級人口衛生綜合管理平臺和例如市縣區級人口衛生綜合管理平臺或者人口衛生數據中心。
第六,統籌建設居民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人口信息數據庫。
第七,實施省、市、縣三級醫院遠程醫療服務,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遠程醫療、雙向轉診、遠程教育等服務。
第八,統一標準、統一組織、統一資金、統一研發配置基層醫療服務及管理應用軟件。
第九,構建基于互聯網的居民健康檔案服務系統;
第十,建設中醫藥信息系統,實現中醫藥數據的實時采集、整理、匯總和分析功能。
最后,李奕明介紹了2014年廣東省衛生信息化建設的八大任務。
第一,建設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建設內容包括基層醫療衛生管理系統、中西醫協同公共衛生管理信息系統、醫療健康公共服務信息系統、醫療衛生事業行政監督管理系統。
第二,建設金人工程。推進省級全員人口統籌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加強全員人口信息的自主采集、業務辦理采集和共享采集,加強人口與計劃生育服務管理。
第三,重點建設項目。積極啟動省級人口健康綜合管理信息平臺立項工作,加快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信息系統建設。
第四,實現信息惠民。重點建設全省預約診療服務信息系統,整合遠程醫療服務資源,推進遠程醫療信息系統建設,普及應用居民健康卡,加快實施“信息惠民”工程。
第五,建設省、地市區縣人口健康綜合管理平臺。加快升級人口健康綜合管理平臺和省、市、縣各級區域人口健康信息平臺建設,推動三級信息平臺、平臺與各級各類衛生計生機構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加快推進全行業信息共享交換和業務協同。
第六,建設衛生計生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系統。積極推進信息安全和保密工作,按照信息保密和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管理的相關規定,建設全省衛生計生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系統。
第七,建設預算管理系統項目。建設預算管理系統,推動預算管理和人口衛生服務監管信息的互聯互通,實現預算管理、基建裝備管理、業務監管和績效考核等功能,提高服務群眾、精細化管理和科學決策水平。
第八,建設省級應急指揮信息系統。積極推進廣東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系統,重點完成預測預警、信息報告、綜合研判、指揮調度、移動應急平臺和異地會商等功能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