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將出臺系列文件提升基層醫療服務水平或推廣社區首診雙向轉診
新一輪314個幸福社區已開始創建
根據《廣州市人大常委會2013年監督工作計劃》,下月的市人大常委會會議將聽取和審議市政府《關于幸福社區創建工作情況的報告》。昨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吳樹堅帶隊,實地視察了荔灣區逢源街耀華社區、昌華街西關大屋社區開展幸福社區創建工作的情況,并在隨后召開了座談會。
莊悅群在匯報時說,廣州自去年10月份起開展幸福社區創建工作,至今年6月第一批26個試點社區已全部完成試點任務,新一輪314個社區的創建工作已于今年7月啟動,要求于2014年2月前完成。最終到2015年,全市50%城市社區創建成為幸福社區。市區兩級財政將為每個創建社區一次性提供30萬元的創建工作經費。
正起草文件解決提高居委會人員待遇
莊悅群在回答人大代表的提問時說:這些經費將由居委根據大多數社區居民的意愿和需要,專項用于改善社區環境、完善社區服務管理設施,加強社區硬件建設上。“在總結上一輪試點時,我們發現,居民對社區醫療需求量巨大”,莊悅群說,有鑒于此,新一輪的幸福社區創建工作中,將把財政資源優先向社區醫療傾斜。
他還具體透露,市民政局、市衛生局、市政府研究室分別起草了《關于提高我市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的調研報告》及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水平“1+3”政策文件,“推廣全科醫生、社區首診、雙向轉診等均囊括在內”,希望藉此解決長期制約基層醫療發展的突出問題。
此外,按照市人大常委會的提案要求,市民政局正起草制定《廣州市社區居委會專職人員管理辦法(試行)》,力求解決社區居委會專職人員普遍反映的待遇偏低問題。
人大代表呼吁為居委會減負
座談會上,市人大代表叢翠玲爆料:前段我們去基層調研,有居委反映,上個月光應付各種創建材料都交了200多份,這個月又有一個大檢查,疲于應付。這樣下來,社區哪還有多少精力真正用來創建幸福社區?
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回應道:幸福社區創建中不需要交太多材料,對各社區創建效果,主要是通過第三方機構實地走訪及與居民聊天形式收集滿意度等形式。
“上面千跟線,最終都歸到基層居委了。”莊悅群接過話頭稱,在幸福社區創建中已最大程度地整合了一些其他創建活動,比如智慧社區創建活動。接下來,在街道和社區體制改革中,社區行政職能將主要由服務站來承擔,以此來給居委減負。
焦點問答
條件好社區反而有補貼
會否造成新的不公平?
沈瑩(市人大代表):像今天我們看到的這種條件比較成熟的社區,在全市大概有多少?
李偉光(市民政局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處處長):比較成熟的社區,大概占了全市社區總數的10%左右。
沈瑩:現在創建的社區,普遍是條件比較成熟的社區,政府補貼30萬元資金。這相當于是全體納稅人的錢來補貼少數社區。而那些條件稍微差點的,因沒有納入創建范疇,而享受不到財政補貼,會否造成社區間的不公平?
李偉光:即使到2015年,50%社區完成創建幸福社區后,相信后面依然會有財政投入。
吳樹堅(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要注重創建資源的合理分配,加大對基礎差社區的關注和投入,讓更多居民受惠。
上一篇: 深圳遠程會診中心年底啟用 全球專家會診
下一篇: 2013年江西省醫學信息學術會在九江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