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將重點打造三座醫療城
七年后,武漢每個城區有幾家醫院?多少床位?多大面積?如何讓醫療資源均衡分布?8月14日,武漢市政府常務會上,一份武漢“醫療布局圖”出爐。這份“醫療布局圖”顯示,到2020年,武漢市每千人口床位數由現在的5.7萬張增加到7.5萬張,三甲醫院也將從26個增加到50個。屆時,武漢年門診量、三甲醫院數量、人均壽命等相關指標均將進入全國前列。
每個新城區都有三甲醫院
當前,武漢90%以上的醫療服務設施集中在中心城區,新城區的好醫院屈指可數。昨日會上,武漢市規劃局負責人坦承,武漢醫療服務設施分布不均,結構失衡。近6年來,武漢醫療機構的建設基本是“原地踏步”,新建占比不足20%。
為保證醫療資源均衡分布,2011年,武漢在全國率先編制醫療衛生設施空間十年布局規劃。昨日,該規劃獲該市政府常務會原則通過。
根據規劃,黃陂、新洲、江夏、東西湖、蔡甸、漢南六大新城區,每個新城區至少各建設1家三甲醫院、1所專科醫院、1所中醫院。每個中心鎮,至少規劃一所鄉鎮衛生院,在3000人以上的中心村設置中心村衛生室,滿足農村居民30分鐘到達。
二環內不新建大中型醫院
如今,武漢二環線以內已聚集了26家三甲醫院,規劃提出,未來7年,二環線內原則上不再新建大中型醫院,重點建設衛生醫療服務中心,構建15分鐘社區醫療衛生服務圈。
在二環和三環線之間,重點在后湖、古田、四新、南湖、魯巷和楊春湖六個片區,新建8所大中型綜合醫院,改擴建武東等8所醫院,保留普仁等7所醫院,鼓勵大醫院在此設置分院。“武漢鼓勵優質社會資本和國際資本投資建設專科醫療服務機構。”武漢市衛計委負責人稱,到2020年,武漢將規劃專科醫院33所,其中新建22所,重點扶持建設器官移植、心血管、神經血管、腫瘤等重點專科。同時,武漢市不再審批200張床位以下的綜合醫院和100張床位以下的專科醫院。
三鎮打造三座特色醫療城
未來7年,武漢將重點打造光谷國際醫療城、后官湖國際健康城和盤龍城國際療養城,建成輻射中部乃至全國的現代化國際醫學科學城。
據武漢市衛計委介紹,光谷國際醫療城將打造集專科治療、醫學中心、產業研發、醫學教育為一體的國際醫療城;而后官湖重點發展保健康復、體檢等高端健康產業服務基地,同濟健康谷將落戶在此;盤龍城國際療養城則集度假療養和國際美容于一體。
另外,在公共衛生機構設置上也將更加均衡。武漢將在全市形成一個急救指揮中心,同時漢口、武昌、漢陽分別設置一個急救分中心,每個新城區設置一個急救分中心,布局66個急救站點。
據規劃局透露,該市將新增9所婦幼保健院,目前已確定的有省婦幼東湖分院;新建市精神衛生中心分院,用地面積約2.7公頃。
上一篇: 北京:實現144家醫院統一預約掛號
下一篇: 深圳市:“電子病歷”隨身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