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名醫院共建兒科緩解看病難
發布時間:2013-07-17
7月11日,北京兒童醫院與復興醫院宣布聯手共建兒科病房,該院的內分泌科病房將“延伸”到復興醫院;北京積水潭醫院7月11日也宣布,該院回龍觀院區8月將開設兒科,由首兒所專家幫忙組建。兩家北京最知名的兒童專科醫院均將與綜合醫院共建兒科,此舉不僅將緩解目前兒童專科醫院的就診壓力,同時也將提高綜合醫院兒科診療水平,改變目前本市兒科醫生缺口大,水平參差不齊的現狀。
現狀
上千兒童才擁有一名兒科醫生
目前本市的兩大兒童專科醫院承擔了全市過半的兒科診療任務,兩家醫院均面臨著掛號難、住院難等問題。與此同時,一些綜合醫院的兒科又面臨著“吃不飽”的現象。
北京市衛生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本市兒童共有195萬人,常住兒童還在以每年22萬人的速度遞增。但全市兒科醫師只有1785人,護士2105人。本市每千常住人口擁有四名醫生,而每千兒童則只擁有一名醫生,兒科醫生資源緊缺。不僅如此,北京的兒科醫生還要面對大量外地患兒的就診,去年全市兒科的門診量達到1100萬人次,住院13萬人次,平均每位兒科醫生一年的門診量超過六千人次,這其中外地患兒的比例不低,兒童醫院和首兒所的患兒中有半數以上來自外地,本市兒科的壓力非常大。
為了滿足患兒的就診需求,北京市綜合醫院逐漸恢復兒科,也面臨著醫師數量不足的問題。復興醫院有關負責人表示,前幾年醫院已經開始引進兒科醫師,包括調入高年資醫師和招聘應屆畢業的兒科醫師。但應屆畢業的新人需要接受三年培訓,遠水也解不了近渴。
應對一
兒童醫院患兒可在復興醫院住院
復興醫院去年恢復了兒科病房,并與附近的北京兒童醫院合作,以兒科內分泌遺傳代謝為特色,由兒童醫院內分泌中心鞏純秀率領的團隊管理,病房主任、主治醫師及專業護士均由兒童醫院內分泌專業醫護人員擔任。
不僅如此,7月11日起,在北京兒童醫院內分泌科門診開住院證的患兒,還可以到復興醫院兒科病房住院,減少等床時間,出院后仍由兒童醫院醫師進行復診及隨訪。
今后,兒童醫院的醫生還將在復興醫院定期坐診,在復興醫院門診掛號,就可以看上兒童醫院的醫生。北京兒童醫院院長倪鑫透露,今后兒童醫院還將與其他醫院通過不同的方式進行合作。
應對二
首兒所醫生進駐積水潭回龍觀院區
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田偉昨天做客城市服務管理廣播“市民對話一把手”節目時透露,該院兒科有望在8月就對外開診,急診有望在10月開診。
由于積水潭醫院本部沒有兒科,所以為保證回龍觀院區兒科診療質量,將同首都兒科研究所合作,由首兒所專家幫著組建兒科。
田偉表示,兩院已合作很多年,積水潭醫院有小兒骨科,首兒所有普通兒科,兩院經常互相會診、合作醫療,在新的醫院也將持續該合作模式。
現狀
上千兒童才擁有一名兒科醫生
目前本市的兩大兒童專科醫院承擔了全市過半的兒科診療任務,兩家醫院均面臨著掛號難、住院難等問題。與此同時,一些綜合醫院的兒科又面臨著“吃不飽”的現象。
北京市衛生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本市兒童共有195萬人,常住兒童還在以每年22萬人的速度遞增。但全市兒科醫師只有1785人,護士2105人。本市每千常住人口擁有四名醫生,而每千兒童則只擁有一名醫生,兒科醫生資源緊缺。不僅如此,北京的兒科醫生還要面對大量外地患兒的就診,去年全市兒科的門診量達到1100萬人次,住院13萬人次,平均每位兒科醫生一年的門診量超過六千人次,這其中外地患兒的比例不低,兒童醫院和首兒所的患兒中有半數以上來自外地,本市兒科的壓力非常大。
為了滿足患兒的就診需求,北京市綜合醫院逐漸恢復兒科,也面臨著醫師數量不足的問題。復興醫院有關負責人表示,前幾年醫院已經開始引進兒科醫師,包括調入高年資醫師和招聘應屆畢業的兒科醫師。但應屆畢業的新人需要接受三年培訓,遠水也解不了近渴。
應對一
兒童醫院患兒可在復興醫院住院
復興醫院去年恢復了兒科病房,并與附近的北京兒童醫院合作,以兒科內分泌遺傳代謝為特色,由兒童醫院內分泌中心鞏純秀率領的團隊管理,病房主任、主治醫師及專業護士均由兒童醫院內分泌專業醫護人員擔任。
不僅如此,7月11日起,在北京兒童醫院內分泌科門診開住院證的患兒,還可以到復興醫院兒科病房住院,減少等床時間,出院后仍由兒童醫院醫師進行復診及隨訪。
今后,兒童醫院的醫生還將在復興醫院定期坐診,在復興醫院門診掛號,就可以看上兒童醫院的醫生。北京兒童醫院院長倪鑫透露,今后兒童醫院還將與其他醫院通過不同的方式進行合作。
應對二
首兒所醫生進駐積水潭回龍觀院區
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田偉昨天做客城市服務管理廣播“市民對話一把手”節目時透露,該院兒科有望在8月就對外開診,急診有望在10月開診。
由于積水潭醫院本部沒有兒科,所以為保證回龍觀院區兒科診療質量,將同首都兒科研究所合作,由首兒所專家幫著組建兒科。
田偉表示,兩院已合作很多年,積水潭醫院有小兒骨科,首兒所有普通兒科,兩院經常互相會診、合作醫療,在新的醫院也將持續該合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