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社區衛生服務漸登“云”端
發布時間:2013-07-07
為實現醫療資源共享,提高醫療水平和效率,降低居民開支,2012年哈市在部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試點“云醫療”項目。經過建設,隨著數字化院內診療服務、居民健康信息管理、雙向轉診遠程會診等五大系統的逐步建立, 冰城社區衛生服務漸上“云”端。近日,記者走進哈市“云醫療”項目建設試點道里區安和安靜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揭開“云醫療”的神秘面紗。
身份證一刷 看病方便了
在導診臺電腦旁的識別器上刷下身份證完成自助掛號,來到診室再刷身份證,年齡、身高、體重、血型、過敏史、用藥史、既往病史等信息便全部通過社區衛生服務信 息系統顯示出來。根據描述,綜合病史,醫生快速地做出診斷,并給化驗科室下處方。在藥局再次刷下身份證,藥物便拿到手。
在安和安靜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因咳嗽前來就診的居民劉仁強對社區醫院的“云醫療”系統贊不絕口,"云醫療"究竟是啥我還搞不太懂,但現在看病真是方便多了,看病唯一的憑證就是身份證,以往必備的掛號單、病歷本全省了,問診時間也縮短,有以往就診信息作參考還避免了重復檢查,讓我不花"冤枉錢"。”取完藥,劉仁強又來到中心的健康小屋,打算做一下自助體檢,體檢分為身高、血壓、心血管功能、骨密度、中醫體質識別等7個部分,每個部分都配備了電腦、刷卡機和測量儀器。刷身份證、測量,劉仁強最終拿到一份電腦出具的健康體檢報告單。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讓劉仁強感到便捷的醫療服務便是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云醫療”項目中所建設的數字化院內診療服務系統和居民健康信息管理系統。“數字化 院內診療服務系統讓全部診療流程都在網上完成,相關數據錄入居民電子病歷。如此一來,醫生們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病情,減少就診環節和費用。"健康小屋"可以將社區居民多個體檢項目的檢查數據直接導入居民電子健康檔案,進行動態管理。”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李桂森說。
拒絕大處方 藥品零差價
采訪過程中,李桂森電腦中的社區衛生服務信息系統突然發出了“嘟嘟”的警報聲。記者看到在系統中一個金額為109元的醫生處方字體變成了紅色,并不停地閃動。“這是我們利用"云醫療"平臺建立的大處方風險限額系統。”李桂森告訴記者,為了降低社區居民用藥費用,同時防止醫生濫用藥,他們將大處方風險限額系統單次處方的最高金額限定為70元,一旦醫生開出超過70元的處方,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管理人員的電腦中就會發出相應的警報提示,及時對該處方進行調查。
該中心還建立了“云醫療”采購平臺,所有藥品采購、流通、結算,全部通過“云醫療”系統在網上完成,醫院與藥品招標方徹底“絕緣”,銷售價格全部由“云醫 療”系統在藥品采購后自動生成,電腦鎖定,杜絕人為更改,保證了藥品處方價格與采購價格一致,從源頭上遏制了醫藥購銷領域的商業賄賂行為。“通過"云醫療"系統的互通互聯技術,確保了各項制度和陽光采購機制不受人為因素干擾,藥物價格平均下降了60%左右,藥品零差價使群眾看病至少節省1/3。”李桂森說。
社區小朵“云” 期待匯成海
采訪中記者注意到,該中心采集的這些信息只能在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看到并使用,并未與其他大醫院聯網,“雙向轉診”目前還無法實現信息共享。
李桂森告訴記者,該中心承擔轄區7萬人口的服務任務,目前已收錄健康檔案6萬余份。盡管“社區云”目前只能在社區中心網內使用,但已完成基礎信息采集,并預留了“聯網接口”。
據了解,目前,哈爾濱市區已完成340多萬居民的健康檔案建設,今年將建成社區衛生服務網絡,全市所有社區醫院將實行聯網。各社區醫院的健康檔案將由"死檔"變為"活檔",社區居民無論在哪個社區醫院就醫都能直接調出健康檔案和診療記錄。大醫院電子病歷聯網系統正在建設中,今年將有部分大醫院實現聯網。隨著未來“云醫療”的推廣和全面聯網,將實現居民健康信息海量數據存儲和醫療信息全部共享,一朵朵社區小“云”將匯集成“醫療云海”。
身份證一刷 看病方便了
在導診臺電腦旁的識別器上刷下身份證完成自助掛號,來到診室再刷身份證,年齡、身高、體重、血型、過敏史、用藥史、既往病史等信息便全部通過社區衛生服務信 息系統顯示出來。根據描述,綜合病史,醫生快速地做出診斷,并給化驗科室下處方。在藥局再次刷下身份證,藥物便拿到手。
在安和安靜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因咳嗽前來就診的居民劉仁強對社區醫院的“云醫療”系統贊不絕口,"云醫療"究竟是啥我還搞不太懂,但現在看病真是方便多了,看病唯一的憑證就是身份證,以往必備的掛號單、病歷本全省了,問診時間也縮短,有以往就診信息作參考還避免了重復檢查,讓我不花"冤枉錢"。”取完藥,劉仁強又來到中心的健康小屋,打算做一下自助體檢,體檢分為身高、血壓、心血管功能、骨密度、中醫體質識別等7個部分,每個部分都配備了電腦、刷卡機和測量儀器。刷身份證、測量,劉仁強最終拿到一份電腦出具的健康體檢報告單。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讓劉仁強感到便捷的醫療服務便是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云醫療”項目中所建設的數字化院內診療服務系統和居民健康信息管理系統。“數字化 院內診療服務系統讓全部診療流程都在網上完成,相關數據錄入居民電子病歷。如此一來,醫生們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病情,減少就診環節和費用。"健康小屋"可以將社區居民多個體檢項目的檢查數據直接導入居民電子健康檔案,進行動態管理。”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李桂森說。
拒絕大處方 藥品零差價
采訪過程中,李桂森電腦中的社區衛生服務信息系統突然發出了“嘟嘟”的警報聲。記者看到在系統中一個金額為109元的醫生處方字體變成了紅色,并不停地閃動。“這是我們利用"云醫療"平臺建立的大處方風險限額系統。”李桂森告訴記者,為了降低社區居民用藥費用,同時防止醫生濫用藥,他們將大處方風險限額系統單次處方的最高金額限定為70元,一旦醫生開出超過70元的處方,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管理人員的電腦中就會發出相應的警報提示,及時對該處方進行調查。
該中心還建立了“云醫療”采購平臺,所有藥品采購、流通、結算,全部通過“云醫療”系統在網上完成,醫院與藥品招標方徹底“絕緣”,銷售價格全部由“云醫 療”系統在藥品采購后自動生成,電腦鎖定,杜絕人為更改,保證了藥品處方價格與采購價格一致,從源頭上遏制了醫藥購銷領域的商業賄賂行為。“通過"云醫療"系統的互通互聯技術,確保了各項制度和陽光采購機制不受人為因素干擾,藥物價格平均下降了60%左右,藥品零差價使群眾看病至少節省1/3。”李桂森說。
社區小朵“云” 期待匯成海
采訪中記者注意到,該中心采集的這些信息只能在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看到并使用,并未與其他大醫院聯網,“雙向轉診”目前還無法實現信息共享。
李桂森告訴記者,該中心承擔轄區7萬人口的服務任務,目前已收錄健康檔案6萬余份。盡管“社區云”目前只能在社區中心網內使用,但已完成基礎信息采集,并預留了“聯網接口”。
據了解,目前,哈爾濱市區已完成340多萬居民的健康檔案建設,今年將建成社區衛生服務網絡,全市所有社區醫院將實行聯網。各社區醫院的健康檔案將由"死檔"變為"活檔",社區居民無論在哪個社區醫院就醫都能直接調出健康檔案和診療記錄。大醫院電子病歷聯網系統正在建設中,今年將有部分大醫院實現聯網。隨著未來“云醫療”的推廣和全面聯網,將實現居民健康信息海量數據存儲和醫療信息全部共享,一朵朵社區小“云”將匯集成“醫療云海”。
上一篇: 石家莊:百萬張居民健康卡免費發放